改革開放二十年以來,特別是92年-同志南巡途經馬橋以來,全鎮經濟和社會取得長足的發展,1990年和1995年兩次榮獲“全國最佳鄉鎮稱號”,獲得了代表全國鄉鎮最高榮譽的“大地杯”。
這里,有140家工業企業,10家集團公司,56家外資企業,有代表都市型農業的現代化園藝場。
這里,是國家建設部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是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鎮,還連續三次被評為上海市“雙擁”模范鎮。
這里,還有齊全的文化體育設施:高爾夫球場、室內外網球場、溫水游泳池、保齡球館、體育場,也有設施良好的學校、醫院。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馬橋鎮上榜。
2022年11月,生態環境部命名馬橋鎮為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馬橋鎮榜上有名。
2021年7月,馬橋鎮被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命名為2021—2023年度“上海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20年4月,馬橋鎮被命名為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鎮。
2018年5月,馬橋鎮被命名為2016-2017年度上海市文明鎮。
清宣統二年(1910)設置馬橋鄉,民國時期曾置鎮。
1950—1953年,設馬橋區。
1958年,地境編入群力人民公社。
1959年,成立馬橋人民公社。
1982年,境內彭渡、金星、紫興、友好、紫藤等大隊劃入閔行區。
1984年就社設鄉,改為馬橋鄉。
1992年,原閔行區、上??h“撤二建一”,屬新的閔行區。
1993年,撤鄉建鎮,稱馬橋鎮。
地名沿用至今。
掃碼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