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市轄鎮。1957年為桂貞鄉,1958年更名聯盟公社,1959年更名二甲公社,1983年設鎮。位于市境東南部,距市府20公里。面積17.8平方公里,人口2.7萬。通呂公路過境,二甲河、通海河縱橫境內。轄副業、定心橋、三甲、田螺山、新坡、水流鎮、八甲、木行頭、新市、圩洪、興甲鎮、九甲壩、石橋村、吳家埭14個村委會和中心、交通、新市3個居委會。農業種植水稻、小麥、油菜、薄荷等。企業產品有安培瓶、鋼材、化工等。藍花印布1986年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遠銷海外。名勝古跡有香光寺。
2023年1月,江蘇省愛衛辦命名二甲鎮為2022年江蘇省健康鎮。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二甲鎮上榜。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二甲鎮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二甲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二甲鎮榜上有名。
2018年3月,江蘇省環保廳公布二甲鎮為首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
二甲鎮的形成可追溯至清代初期,當時眾多開荒者來到通州東部沿海燒鹽墾荒,逐漸在現二甲鎮附近東南一帶形成以交易土布、糧油為主的集市——“南安鎮”。
由于交通不便,后來集市慢慢轉移至為防止海潮內灌的西壩(二甲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新的集鎮。
1952年與海洪、六甲兩鄉合建二甲鎮。
1958年二甲鎮和桂貞鄉合并成聯盟人民公社。
1961年鎮社分治,建二甲鎮。
2000年袁灶、余西、余北三鄉并入二甲鎮。
名稱未變,沿用至今。
掃碼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