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地名由來:是指現在的河南省陜縣西南陜陌以西的地區稱陜西。簡稱陜。古代時是秦國領土,又簡稱秦。
陜西省簡稱“陜”或“秦”,位于中國內陸腹地,地處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居于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國大地原點在陜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全省總面積為20.58萬平方公里。
悠久的歷史,給陜西地上地下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司馬遷墓、勉縣諸葛亮墓、明代西安城墻、佛教凈土宗的祖庭香積寺、大慈恩寺、西安市化覺巷清真寺、法門寺以及出土文物、大雁塔、小雁塔、扶風法門寺塔、高陵三陽寺塔、涇陽的崇文寺塔、彬縣大佛寺石窟、耀縣藥王山摩崖造像、子長縣鐘山石窟以及藍田縣水陸庵雕塑、西安碑林、耀縣碑林、略陽碑林、摩巖題刻的代表陜南的石門棧道題刻、著名石刻昭陵六駿、漢茂陵石刻、唐乾陵石刻和唐橋陵石刻。以及繁榮富庶的絲綢之路。
還有眾多的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唐代藝術館、咸陽博物館、漢中市博物館、碑林博物館、半坡遺十博物館、乾陵博物館、臨潼華清宮、耀州窯遺十博物館、司馬遷紀念館以及延安革命紀念館、西安事變紀念館等。
其自然景觀也極為豐富,由我國地理上南北分界線的秦嶺有秦嶺以北的黃土高原以及渭河谷地;有險峻的華山;秀麗幽靜的終南山;富有浪漫色彩的驪山。這一切都給陜西蒙上了一幅美麗而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