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位于四川盆地南緣,地處西南腹地,川、滇、黔三省結合部,居于國家確立的建設重要能源、原材料生產基地的攀西——六盤水地區與長江連結的主要交匯點,也是長江經濟帶的組成部分,并是長江經濟帶西延的理想生長點。全市轄1區9縣,幅員面積13283平方公里,人口504萬,有漢、苗、回、彝、滿、藏等21個民族。
宜賓立體氣候明顯,農業資源豐富。全市有農作物800多種,樹種1000余種,天然香料植物329種,中藥材1737種,禽畜和水產品180種,樟油年產占全國的70%,為國家外貿樟油最大基地。全市森林覆蓋率已達34.03%。宜賓水利資源豐富。境內有大小河流600條,年水流量2448億立方米,江河水能可開發量708萬千瓦。水資源總量占全省的54.3%,人均量為全省的11.6倍、全國的19.8倍。
宜賓市礦產資源富集,已發現的礦產種類有44種,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7種。全市煤炭資源總量達53億噸;硫鐵礦資源15億噸;巖鹽資源初步推算在100億噸以上;天然氣資源252億立方米。此外還有大量的玻璃用石英砂巖、優質石灰巖、綠豆巖、玄武巖、磷塊巖、銅等資源。其中,硫鐵礦、煤、玻璃用石英砂巖等礦產保有儲量名列全省第一位。全市共有礦產地305處,探明D級以上儲量的為206處,其中:煤礦56處,天然氣31處,金屬礦產36處,非金屬礦產83處。以礦產規模劃分:大型礦區23個,中型礦區37個,大、中型礦區共計60個,占全市探明儲量礦區總數的29%。
宜賓是一個以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兼美的川南重鎮。自然景觀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處,省級風景名勝區5處;人文景觀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座,省級文化古鎮2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0余處。宜賓是四川省四個旅游優先發展地區之一,也是四川省四條旅游精品線路之一。宜賓已形成了蜀南竹海為主題的“竹文化”生態游:以五糧液為主題的“酒文化”名城游;以僰人懸棺為主題的文化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