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名由來:相對于洞庭湖為南。由于湘江縱貫全省,所以簡稱湘。
湖南省位于我國中部、長江中游,因大部分區(qū)域處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內(nèi)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時就有“秋風(fēng)萬里芙蓉國”之說,因此又有“芙蓉國”之稱。湖南地處東經(jīng)108°47′~114°15′、北緯24°38′~30°08′,東西直線距離最寬667公里,南北直線距離最長774公里,總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面積的2.2%,居全國各省區(qū)市第10位、中部第1位。
湖南地形為東西南三面環(huán)山,中北部低落,呈蹄形。位于石門縣境內(nèi)的壺瓶山海拔2099米,為省內(nèi)最高點,中部大都為丘陵,多寬廣的盆地和谷地,北部為洞庭湖平原,地勢低平,海撥大都在50米以下。氣候?qū)賮啛釒Ъ撅L(fēng)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嚴寒期短,年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無霜期270~310天。年日照1300~1900小時
湖南有范仲淹留下千古絕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洞庭湖,有傳續(xù)古代人文傳統(tǒng)的岳麓書院,有青年時代的毛澤東“獨立寒秋”“悵廖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桔子洲頭,更有景色奇絕的張家界,古色古香的湘西小鎮(zhèn),2000年前就已聞名天下的南岳衡山。
去湖南旅行可以看到很多好景致,但最重要的也許就在于,要細心感受那種無處不在的湘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