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名由來:古代設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個州,取前兩個州的頭一個字就是福建。明朝設福建省,因是閩族人居住地區,所以簡稱閩。
建,簡稱“閩”,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陸地平面形狀似一斜長方形,東西最大間距約480千米,南北最大間距約530千米。全省大部分屬中亞熱帶,閩東南部分地區屬南亞熱帶。土地總面積12.4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千米。陸地海岸線長達3752千米,位居全國第二位;海岸線曲折率1∶7.01,居全國第一位。森林覆蓋率居全國首位。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于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隔海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福建屬于中國華東地區。福建是中國著名僑鄉,旅居世界各地的閩籍華人華僑1088萬人。其中,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這三地的閩籍華人華僑最多。福建與臺灣源遠流長,關系最為密切,臺灣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于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唐上元元年設福建節度使,轄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唐開元21年(733年)設“福建經略使”,始稱“福建”。南宋設有1府5州2軍,故又稱“八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