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地名由來: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烏拉城(今吉林市),滿語吉林是『沿』的意思,烏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著松花江的城市,后來建省時,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簡稱吉。
吉林是吉林烏拉的簡稱,滿語意為沿江,即沿著松花江的意思。松花江是黑龍江的主要支流,發源自長白山天池西北,是省內最大的河游,其流域為東北平原腹地,沃野千里。上游水力資源豐富,可供發電,中游可以通航,沿江更是重要的工農業區。松花江帶來的沖積土形成松遼平原,自該省中部延伸向西部,與黑龍江的松嫩平原和遼寧的遼河平原相接。
吉林省地勢呈東南高西北低。從東到西自然形成東部長白山地原始森林、東中部低山丘陵次生植被、中部松遼平原、西部草原濕地4個生態區。生態環境呈多樣、系統性和可恢復性特點,且保護較好。全省建立29個自然保護區,其中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占總國土面積的10.3%。全省森林覆蓋率達42.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5個百分點。省內大小河流200多條,分屬松花江、遼河、鴨綠江、圖們江、綏芬河水系。松花江、遼河兩大水系流域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78.6%。小流域治理成績斐然。
吉林省是“黑土地之鄉”。耕地面積400.5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1.1%。人均耕地0.15公頃,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中部松遼平原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素有“黃金玉米帶”、“大豆之鄉”之稱,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吉林省是中國重要的林業基地。非金屬礦藏豐富。已探明儲量礦產資源83種,油母頁巖、硅藻土、硅灰石、鎂、鉬以及石油等儲量均居國內前列。吉林省是中國“八大牧區”之一。草地總面積217.7萬公頃,其中未退化草地面積108.53萬公頃,是中國商品牛和細毛羊主產區之一。吉林省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長白山是中國重要的野生物種基因庫和野生藥材基地。有珍貴毛皮動物紫貂、水獺、猞猁、東北虎、金錢豹等,名貴藥源動物鹿茸、田雞、林蛙以及珍貴特產人參、松茸、黑木耳、山蘑、蕨菜等。人參、貂皮、鹿茸堪稱“東北三寶”。人參產品產量居全國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