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園街道辦事處成立于1987年,位于朝陽區東北部,東起客四路北端——靜安西街——柳芳北街——左家莊西街與左家莊街道相鄰;南以柳芳南里社區與東城區接壤;西以輕軌13號線與和平街街道相望;北自三環路太陽宮橋——壩河橋——壩河中心線與太陽宮鄉交界。南北最長2.5公里,東西寬1.44公里,轄域面積約2.5平方公里。
轄區內現有社區居委會8個,居民樓196棟,其中高層建筑數量102棟,總戶數20936戶,常住人口47979人。居民中有漢、蒙、回、藏、維、黎、壯、鮮、滿、侗、傣、納西、東鄉、達斡爾、白、土家、苗、畬、布衣、哈尼、錫伯、彝、瑤等23個民族,其中漢族占96.6%。
地區現有流動人口18115人,分別來自河北、河南、四川、安徽等30個省、直轄市。
香河園地區通訊設施現代化,市政設施完善,水、電、氣、暖均有可靠保證。轄區有兩條河流均屬排污河,一條屬區河道管理所管理的西壩河流經我地區全長3300米,平均寬度13米;一條屬市河湖管理處管理的東土城溝河,流經我地區1000米,平均寬度10米。轄區內公路四通八達,有十幾條市區公共線路,其中市屬道路1條(北三環東路),區屬道路8條(靜安西街、左西街、柳芳北街、柳芳街、壩河南路、七圣路、七圣南路、壩河中街),7個自然小區內道路38條。轄區建立垃圾樓6個,環衛公廁7所。
地區總的綠化面積為85萬平方米。其中區管綠地面積27.1萬平方米,居住小區綠地40萬平方米,單位自管綠地17.9萬平方米。地區綠化覆蓋率達34.6%,地區人口按照60,000人計算,人均綠化面積14.2平方米。
街道建有社區服務中心(位于柳芳南里15號樓,電話84512800)和社區文體中心(位于柳芳北里甲15號樓南側,電話64660005)。兩處共占地1200平方米,設有普通教室、多功能廳、多媒體教室、圖書閱覽室、少兒活動室、形體訓練室等。地區教育資源含幼兒園6所,小學4所,中學3所,培訓機構4所。目前,地區有煤炭總醫院、太陽宮醫院2所醫療機構,社區衛生中心1所,社區衛生站2個,無體育場館。地區標志性文物為“誥封碑”。
近年來,隨著人口的增長車輛逐年增多,地區已擁有4000余輛機動車,為此,街道工委、辦事處積極整合資源籌備資金,在原有的交通基礎設施的基礎上,為居民拓寬路面、修建車棚、施劃車位、建立標識。
轄域內有社會單位1000余家。街道工委、辦事處十分重視區域經濟的發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改造投資環境,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轄區內有中國國際展覽公司、皇家大飯店、燕豐商場、朝陽百貨大樓、家樂福商場、重慶飯店、遠方飯店等知名企業。其中,區域經濟的龍頭是展覽行業,展覽業帶動了周邊地區商業、餐飲業、服務業蓬勃發展。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是服務業、總部經濟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8%以上。
未來五年,街道工委、辦事處將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增強黨組織號召力、凝聚力、戰斗力,提高服務群眾的意識和本領,努力把班子建設成為能夠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具有較強的執行能力、決策能力、推動能力和應對復雜局面能力的戰斗集體,使之真正成為本地區各級組織和各項工作的堅強領導核心;努力把公務員隊伍建設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依法履行政府職能的重要骨干力量;努力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成為能夠發揮政治領導作用,把握社區建設方向的科學決策機構;努力把社區居委會建設成為自覺接受黨的領導,代表居民群眾意愿,依法管理社區事務的群眾性自治組織;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城市承載力進一步提高,城市基礎建設更加健全,城市管理有效創新,城市文明和市民素質明顯提高,資源節約型、自主創新型、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取得初步成效,生態型社區建設成效更加明顯;進一步加快和諧建設,以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建設和諧文化、增強社會創造活力、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民主法制進一步完善、社會就業比較充分,社會利益得到有效協調、社會管理格局基本形成,推進本地區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協調發展,初步實現地區公共服務均等化,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增強,生活品質進一步提高。努力把街道社區建成政治穩定、經濟發達、科技進步、文化繁榮,生活便利,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秩序良好、社會安定的文明和諧社區。
辦事處通訊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南里26號樓
聯系電話:64677044郵政編號:100028
乘車路線:乘地鐵2號線東直門站下車換乘966路、18路公共汽車到國展中心站下車即可到達;另乘坐公共汽車300路、302路、731路、367路、特8路等靜安莊站下車均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