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至清光緒二年(1876年),屬和平縣分設四圖的仁義圖(彭鎮、村鎮、馬塘、東水、楊洞、糧溪等地)。
清光緒三年(1877年),實行保安局約制,和平縣城設總局,下設8個分局,彭寨其中之一。
民國初,沿襲舊制。
民國十年(1918年),和平縣劃為33個保衛團區,彭寨、安坳各屬一區。
民國十七年(1928年),和平縣設治安委員會,下分設5個區治安委員會,彭寨、安坳屬第三區(彭寨、林寨、古寨、東水、貝墩)。
民國二十年(1931年),和平縣設立11個自治區、2個鎮(時保衛團制仍存在至民國二十一年二月始撤),彭寨屬第三區(高山鄉,糧溪鄉、馬塘鄉、彭鎮鄉),安坳屬第十一區(瀧溪鄉、水西鄉、安坳鄉)。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和平縣設立5個聯鄉辦事處,彭寨屬第四聯鄉辦事處,轄彭鎮、糧溪、高山、馬塘、貝墩、石村、河唇、安坳、古寨。
民國三十年(1941年)九月,將36個鄉鎮改為24個鄉鎮,安坳屬古寨鄉,彭寨單列一鄉。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六月,和平縣設4個區,1個鎮20個鄉。
彭寨區轄彭寨鄉、貝墩鄉、古寨鄉、糧溪鄉,安坳隸屬貝墩鄉。
1952年,屬和平縣第五區(含糧溪鎮)。
1958年10月,撤銷鄉鎮成立東山、四聯、彭寨、俐東,浰江、九連等5個人民公社。
1959年,四聯人民公社分為彭寨、貝墩2個人民公社。
1961年,貝墩人民公社分為貝墩、古寨、安坳3個人民公社。
1963年,彭寨人民公社分為彭寨、糧溪2個人民公社。
1983年,人民公社改為區公所。
1987年,撤區改鎮,彭寨為鎮,安坳為鄉。
1994年4月8日,安坳等10個鄉改為鎮。
2003年6月13日,安坳鎮并入彭寨鎮,鎮名沿用彭寨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