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15
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省道S246線康溪至大嶺段改線工程
建設單位:仁化縣交通運輸局
建設地點:起點位于武深高速仁化收費站出入口,終點位于大嶺村S246線(G535共線)與工業大道交叉口
建設性質:改擴建
項目概要:項目起點位于武深高速仁化收費站出入口,起點樁號為K42+935.688,跨越錦江向西南方向延伸,終點位于大嶺村S246線(G535共線)與工業大道交叉口,終點樁號為K51+626.554,項目起點為東經113°45′54.*″,北緯25°7′43.*″,終點為東經113°42′16.*″,北緯25°5′33.*″。其中樁號K43+207至樁號K44+888 (略) 段,樁號K42+935.688~K43+207和樁號K44+888~K51+626.554 (略) 段。
道路全長8.69km,雙向四車道,路基寬23.0m,鋪筑水 (略) 面, (略) 建設,設計速度60km/h,全線平面交叉16處,涵洞28道,主線新建大橋180.6m/1座,拆除重建中橋30.6m/1座。
二、建設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仁化縣交通運輸局
聯系地址:仁化縣丹霞大道116號
聯 系 人:溫工
聯系電話:*
三、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編制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
環評單位: (略) 智 (略)
聯系人:鄧小姐
聯系電話:0751-*
郵箱:*@*q.com
四、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1)水環境影響:本工程對水環境的污染 (略) 面徑流對沿線河流等自然水體的污染。根據國家環??偩秩A南環科所對 (略) 面徑流污染情況的試驗,結果表明,降雨歷時40~60分鐘之后,路面基本被沖洗干凈,路面徑流污染物的濃度相對穩定在較低水平。
根據項目兩座橋梁的防洪報告的結論可知,項目橋梁不會改變康溪河及錦江的整體河勢。
(2)大氣環境影響:廢氣主要為汽車尾氣。項目 (略) ,類比同類工程,營運期汽車尾氣排放可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及2018年修改單二級標準的要求。營運期機動車尾氣經大氣擴散和綠化吸收后,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3)生態環境影響: (略) 不封閉,基本不會干擾沿線動物的正?;顒?,也不會對其生活直線段隨高度的增加而逐漸增加,在非平直線段的隨高度的增加而逐漸衰減;
敏感點不同距離水平方向預測結果可知: (略) 中心線20m范圍內在近、中、遠期的夜間噪聲值超過4a類標準限值,最大超標值為5.92dB(A),距路中心線20~46.5m范圍內在近、中、遠期的晝夜間噪聲值均達到4a類標準限值,距路中心線46.5~100m在近、中、遠期的晝夜間噪聲值均達到2類標準限值。
五、預防或減輕不良影響的對策或措施
1.廢水治理措施
路面排水通過橫坡向兩側邊溝或排水溝 (略) 基排水系統匯集后排到附近河溝。對于設置有中央分隔 (略) 段,由于中分帶為波形梁護欄防護,超高段雨水沿橫坡穿過中央分隔帶,在超高段內側 (略) 基排水系統匯集后排到附近河溝。嚴禁各種泄漏、散裝超載 (略) ,運貨車輛需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以防止一切運輸物灑落對沿線環境(水、氣等)產生影響。制定應急預案,降低污染事故的環境影響,并安裝提示運輸有毒、易燃、易爆物品車輛慢行的警告牌。
2.廢氣治理措施
嚴格機動車管理,加強機動車監測與維修,控制交通污染源強度。 (略) 面, (略) 揚塵。 (略) 綠化,發揮植被對環境空氣的凈化功能。
3.噪聲治理措施
綜合考慮項目沿線各敏感點特征、道路特點、所需的降噪效果以及各種降噪措施適用的條件等各種因素的基礎上,本著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同時又兼顧公平的原則,本次環評主要推薦采用以隔聲窗為主的降噪措施,同時在營運期對各敏感點進行跟蹤監測。
針對采取隔聲窗作為主要降噪措施的敏感點,建設單位必須在征得敏感點同意的前提下安裝;若不同意安裝隔聲窗,可采取其他措施:如在征得敏感點同意情況下對現有窗戶進行改造升級,提高隔聲量;或者協商決定具體采用何種降噪,確保敏感點室內聲環境滿足《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相關標準的要求。
針對噪聲問題,建立群眾意見的定期回訪制度和敏感點噪聲定期監測制度,注意聽取人群的意見和感受,在采取報告提出的環保措施后,若有敏感點人群反映噪聲擾民或投訴,可進行跟蹤監測,需核查噪聲超標的原因,其導致超標的主要責任需根據監測結果和敏感點實際周圍環境特征,追加保護措施,切實保護周邊敏感點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少受影響。
4.生態防治措施
(略) 建成后,對永久占用的土地,應盡早進行補償綠化。臨時用地施工結束后必須及時清理、松土、平整恢復其原有使用功能或者綠化。按設計要求完善水土保持措施。。
六、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1、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根據國家環??偩秩A南環科所對 (略) 面徑流污染情況的試驗,結果表明,通常從降雨初期到形成徑流的30分鐘內,雨水中的懸浮物和油類物質的濃度比較高,30分鐘之后,其濃度隨著降雨歷時的延長下降較快,降雨歷時40~60分鐘之后,路面基本被沖洗干凈,路面徑流污染物的濃度相對穩定在較低水平。
2、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本項目工程所在地空間開闊,利于污染源擴散,而且營運 (略) 中央分隔綠化帶、人行道綠化帶,以及邊坡綠化,類比同類工程,營運期汽車尾氣排放可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及2018年修改單二級標準的要求。營運期機動車尾氣經大氣擴散和綠化吸收后,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隨著我國執行單車排放標準的不斷提高,單車尾氣的排放量將會不斷降低,運輸車種構成比例將更為優化,逐步減少高能耗、高排污的車種比例,汽車尾氣排放將大大降低, (略) 汽車尾氣對沿線兩側環境空氣的影響范圍將會縮小,公路對沿線空氣質量帶來的影響輕微。
根據導則要求,三級評價項目不進行進一步預測與評價,只對污染物排放量進行核算,本項目廠界外無超標點,無需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3、聲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本項目所在區域噪聲執行1類、2類和4a類聲環境功能區要求,敏感點的室內噪聲執行《建筑環境通用規范》(*)相關限值。從預測結果可以看出,在采取了相應處理措施后噪聲影響值明顯下降,廠界噪聲符合相應功能區標準值,因此本項目對周圍聲環境影響不大。
4、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①工程建成后,道路不封閉,基本不會干擾沿線動物的正?;顒樱膊粫ζ渖盍曅栽斐纱蟮母淖?。
②隨著運營時間的延續, (略) 的綠化帶逐步定型、成熟,該區域的植物生態系統重新得以構筑,形成了新的群落景觀,從而增加了物種的多樣性。這對沿線區域的植物生態系統來說,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③項目建 (略) 沿線進行綠化, (略) 沿線綠化面積,減少項目永久占地對植被的影響。道路營運期間,隨著時間的延續,路旁護坡的綠化草皮覆蓋完全,兩側行道樹逐步成材、綠樹成蔭。這些將彌補因施工而破壞的植被的損失,并重新補回植物的各種生態效應。
④工程在一定范圍內會對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響,但工程影響區較小,僅在局部地區有較小的不利影響。通過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可減小運營期的不利影響。
綜合上述分析,本工程營運期對周邊生態環境影響較小。
5、環境風險評價結論
根據本報告前述分析可知,本項目營運期環境風險主要為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的撞車、翻車等事故,造成化學品泄漏到大氣環境或周邊水體,造成環境污染。其中,對于運輸有毒氣體的車輛泄漏事故,因其排放總量小,只要人員及時撤離到一定的距離就可避免傷亡,對已經排泄到空氣中的有毒氣體只能靠周圍大氣的擴散、稀釋來逐漸降低有毒氣體的濃度;對于環境風險最大的是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地表水體,尤其是敏感水體。通過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及管理措施,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略) 、仁化縣應急預案進行銜接,實現環境風險聯動應急機制,則本項目營期環境風險是可以接受的。
七、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項目符合國家和廣東省相關產業政策,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符合三線一單管控要求,選址合理;建設單位對項目產生的各種污染物,提出了有效的環保治理措施;經過預測評價,正常排放不會導致環境質量超標,環境質量保持在現有功能標準內,項目建設和運營對環境的影響在可接受范圍內;項目環境風險在可控制范圍;公眾調查結果未收到反饋意見;項目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
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省道S246線康溪至大嶺段改線工程建設是可行的。。
八、征求公共意見的主要內容
1、為讓公眾對項目環境影響有更深入的了解,公眾可查閱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見附件,紙質版可聯系我司或環評單位獲得;
2、本項目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包括項目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范圍內的所有居民及單位;
3、項目公眾 (略) 絡鏈接見生 (略) 站:(http://**_*.html),也可見本公示附件,均可下載填寫
4、公眾可以通過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在10個工作日內將填寫的公 (略) ,反映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有關的意見和建議;我公司和環評單位將對反映的意見認真核實、對待,對良好建議我們將積極采納,并貫穿于整個建設過程中。
公示時間為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0個工作日,懇請公眾提出寶貴意見。
仁化縣交通運輸局
2024年7月15日
附件一:《省道S246線康溪至大嶺段改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附件二:公眾意見表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