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清遠新 (略) 年產5萬噸熱鍍鋅鋼鐵構件建設項目、 (略) 綠能環保發電項目摻燒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技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技術評估意見等,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局擬對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批準決定。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3-05-05至2023-05-10(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局反映。
聯系地址: (略) (略) 政 (略) 生態環境局窗口,郵編:*
聯系電話:0763-*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及有關利害關系人可對我局擬作出的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 清遠新 (略) 年產5萬噸熱鍍鋅鋼鐵構件建設項目 | (略) 綠能環保發電項目摻燒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技改項目 |
建設單位: | 清遠新 (略) | (略) (略) |
建設地點: | (略) 清新區禾云鎮工業園內(中心地理位置坐標:東經112°54′29.170″E,北緯23°53′39.170″N) | (略) 清城區飛來峽鎮天堂山國營林場, (略) 綠能環保發電項目現有廠區內 (廠區中心地理坐標:113°19"53.867",23°50"27.771") |
環評機構: | (略) | 廣州 (略) |
項目概況: | 本項目占地面積為3903.02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474.25平方米,主要從事熱鍍鋅鋼鐵構件的生產及銷售,年產熱鍍鋅鋼鐵構件5萬噸,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200萬元,占總投資比2.5%。 | 技改項 (略) 清城區飛來峽鎮天堂山國營林場, (略)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現有廠區內,焚燒發電廠現配備有3臺750t/d機械爐排爐,設計生活垃圾入爐焚燒處理能力為2250t。 本次技改項目擬在不影響生活垃圾處理、不改變焚燒爐的前提下摻燒處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380t/d(含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污泥67.5t/d),摻燒比例最大不超過16.9%。技改不改變現有的焚燒發電系統和相應的環保、公用和輔助工程等,不新增設備。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一)廢水:項目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經市政污水管網排入禾云污水處理;生產廢水收集后經廠內自建污水處理設施(中和+混凝沉淀+壓濾)回用于水洗工序,不外排;助鍍廢液經除鐵設施(中和+氧化沉淀+壓濾)處理后回用于助鍍池內,不外排。 (二)廢氣:熱鍍鋅1號生產線中酸洗房廢氣經2級堿液噴淋塔處理后由15m高的排氣筒DA001達標排放;熱鍍鋅1號生產線中熱浸鋅工序產生的廢氣經脈沖除塵器+水噴淋處理后由15m高的排氣筒DA002達標排放;熱鍍鋅1號生產線中天然氣燃燒廢氣由20m高排氣筒DA003達標排放;熱鍍鋅2號生產線中天然氣燃燒廢氣由20m高排氣筒DA004達標排放;熱鍍鋅2號生產線中熱浸鋅工序產生的廢氣經脈沖除塵器+水噴淋處理后由15m高的排氣筒DA005達標排放;熱鍍鋅2號生產線中酸洗房廢氣經2級堿液噴淋塔處理后由15m高的排氣筒DA006達標排放。 (三)聲環境:項目車間合理布局,并采取有效的減振、隔聲等降噪措施。確保廠界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限值要求。 (四)固廢:按照分類收集和綜合利用的原則,落實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處理處置設施,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危險廢物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應綜合利用或妥善處理處置。 (五)合理劃分防滲區域,并嚴格采取防滲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土壤環境。 (六)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建立健全環境事故應急體系,加強污染防治設施的管理和維護,設置足夠容積的事故應急池。 | (1)廢氣:本次技改項目焚燒爐煙氣依托現有煙氣凈化系統“SNCR爐內脫硝+半干式脫酸+干法噴射+活性炭吸附+布袋險塵”組合工藝進行處理后通過120m高煙囪排放。針對容易產生惡臭的垃圾儲坑、垃圾卸料大廳、高濃度污水處理站等區域,采取密封、負壓、臭氣抽入爐膛內作為焚燒爐助燃空氣高溫焚燒分解的措施,配備活性炭除臭裝置以處理焚燒爐停爐期間的惡臭污染物。 (2)廢水:技改項目不會增加全廠廢水的產生,不涉及廢水收集及處理系統工藝的變更,廢水污染防治措施與現有工程保持一致,廠內一共設置4套污水處理系統,分質處理項目產生的污水。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采用“調節池+預處理+厭氧反應器UASB+二級硝化反硝化+外置式MBR+NF納濾膜+RO反滲透膜”工藝,處理垃圾滲濾液、飛灰穩定物填埋場淋濾液、洗車廢水、初期雨水和垃圾卸料平臺沖洗水,設計處理規模為800m3/d。生產生活污水處理系統采用“調節池+缺氧池+外置式MBR膜系統”工藝處理生活污水、車間清洗廢水、化驗室排水、設備反沖洗排水、垃圾車引橋沖洗排水、地磅區域沖洗廢水等,設計處理規模為120m3/d。冷卻塔排水處理系統采用“調節池+籃式過濾器+TUF+反滲透”工藝處理冷卻塔排污水,設計處理規模為550m3/d。餐廚污水厭氧處理系統采用“中溫、濕式兩相厭氧”工藝預處理餐廚污水,設計處理規模為200m3/d,預處理后依托滲濾液處理系統進行進一步處理。項目內所有廢水經處理后全部于廠區內作中水回用,不外排,因此項目運營基本不對周邊地表水造成影響。 (3)噪聲:本次技改項目無新增土建工程和生產設備,主要生產設施均保持與現有工程一致,本次技改后,項目對周邊聲環境影響與技改前保持一致。在采取現有降噪措施的前提下,技改前后營運期對聲環境影響在環境可接受范圍內。 (4)固體廢物:本次技改項目僅改變焚燒原料種類及入爐量,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在貯存過程中無滲濾液產生,不新增廢水處理污泥,因此固廢污染物與現有工程基本保持一致,處理措施不變。現有工程爐渣由由清遠 (略) 在本項目用地范圍內建設的“ (略) 綠能環保發電項目配套爐渣綜合利用項目”進行綜合利用,飛灰經穩定化處理后運送至項目內的飛灰穩定物填埋場填埋處置,爐渣和飛灰均可以得到妥善處置。本次評價分析認為,在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后,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均可以得到妥善處置,不會對外環境造成顯著的污染影響。 (5)地下水、土壤:項目采取合理劃分防滲區域,并采取嚴格防滲措施。通過源頭、過程防控、污染監控等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土壤環境。 (6)環境風險:建設單位已建立較為完善的風險防范措施,在后續的運營過程中應加強原輔料在儲運及焚燒過程中的管理;加強車間通風和設備預防性維修,防止有害物質“跑冒滴漏”;制訂更加完善的風險應急預案并按時演練。一旦發生環境風險事故,及時疏散廠內及周邊企業人員,切斷有關閥門。在落實本環評及應急預案提出的各項風險防范措施后,技改項目對環境影響在可接受范圍內。 |
公眾參與情況: | 該項目報告書編制階段采取網絡公示、報紙公示、張貼公示等方式開展了公眾參與工作。我局在受理公告期間未收到公眾反饋意見。 | 該項目報告書編制階段采取網絡公示、報紙公示、張貼公示等方式開展了公眾參與工作。我局在受理公告期間未收到公眾反饋意見。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