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治理撫州市臨川區崇仁水(官田堤除險加固)防洪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擬批準情況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對中小河 (略) 臨川區崇仁水(官田堤除險加固)防洪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作出批復決定。現將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
公示期:2024年6月28日-2024年7月2日(3個工作日)。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上述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聯系電話:0794-*
通訊地址:臨川區上頓 (略) 403號臨川生態環境局 郵 編: *
項目名稱 | 中小河 (略) 臨川區崇仁水(官田堤除險加固)防洪工程 |
建設地點 | (略) 臨川區溫泉鎮張家村、官田村、劉家村 |
環評機構 | 江西省 (略) |
建設項目概況 | 本工程為原址維修加固,建設范圍均位于現狀水利用地范圍,不新增永久征地。綜合治理河道長度6.2km,加固堤防長4.05km,加固培厚3.67km,護岸固腳長2.60km,C15砼生態矩陣鉸接式護坡長1.70km,臨水坡草皮護坡長2.35km,背水坡全部為草皮護, (略) 面長3.67km,拆除重建自排閘2座、新建自排閘1座,改建提灌站房2座,新建便民上堤臺階8處。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⑴土地資源保護 ①對地表上層20cm厚的高肥力土壤腐殖質層進行剝離和保存,作為工程建設結束后地表植被補償恢復和景觀綠化工程所需的耕植土。 ②工程結束后,應及時對臨時用地上的建筑物進行拆除,并立即進行生態修復 措施,杜絕人為荒置導致的水土流失和土壤養分流失。 ⑵植被資源保護 ①項目建設占用部分人工裁植作物,施工進行前,應首先將這些作物進行移植,嚴禁隨意破壞。 ②加強施工期管理,嚴格控制施工活動范圍,嚴禁施工人員及施工機械隨意破壞當地植被。 ⑶保持與防護 ①主體工程設計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對施工期破壞的河道兩側綠化景觀帶按原標準及時修復, (略) 景觀的協調性。 ②臨時占地的水土保持設計 采用排水土溝作為施工作業場地的臨時排水設施,土溝終端連接臨時修建的集水池,經沉淀以后回用于礫料清洗、降塵用水等工程施工場地是工人活動區,要防止人為侵蝕。臨時建筑設施在建筑時,應在場地四周布設臨時排水土溝和臨時土質沉砂池,攔蓄施工過程中流失的土壤。 ③表土臨時堆置區的水保持設計為了保護寶貴的表土資源,在工程施工前必須將表土剝離,剝離后將其堆放在表土堆放區進行防護,以便施工結束之后,用于場地植被恢復。 2、廢氣 本項目施工期廢氣主要為施工場地揚塵、施工機械燃油廢氣、取土場廢氣。 (1)施工場地揚塵防治措施 為減少施工揚塵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要求建設單位在施工期間應當按照《江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略) 揚塵污染技術規范》(HJ/T393-2007)的要求進行施工,施工期采取的具體措施要求如下: 1)施工場地做到工地周邊圍擋、物料裸土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之百”。地基開挖、樁基施工渣土運輸等施工階段,采取灑水、覆蓋、沖洗等防塵措施:建筑工地四周建設噴淋設施,嚴控揚塵污染;嚴格執行揚塵治理“紅黃綠”監督管理制度,視頻監控揚塵在線監 (略) 管理。 2)控制揚塵污染。加強渣土車運輸監管,車輛必須全部安裝衛星定位系統杜絕超速、超高裝載、 (略) 、拋灑泄漏等現象。運輸車輛應保持工況良好采取遮蓋、密閉措施;及時清 (略) 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定時灑水壓塵減少運輸揚塵。 3)加強物料堆場揚塵監管。施工現場盡量實施建材料統一堆放管理,采取密存儲:設置圍擋或堆砌圍墻或采用防塵布苦蓋,并盡量減少搬運環節,搬運時防止包裝袋破裂。筑路材料堆放地點選在環境敏感點下風向。遇惡劣天氣加蓬覆蓋,必要時設圍欄,并定時灑水防塵。減少堆存量并及時利用。 (2)施工機械燃油廢氣防治措施 各種燃油施工機械在施工及運輸過程中均排放一定數量的廢氣,主要污染物以 NOx、CO為主。由于本工程施工大部分為運送建筑垃圾及原材料、施工機械,施工機械排放的廢氣和運輸車輛尾氣的污染源較分散,且是流動性的,其影響也較分散和暫時的。另一方面,本項目施工場地開闊,擴散條件良好,在選用尾氣排放達標的施工機械、運輸車輛,安排專人加強施工機械維護,確保機械設備正常運行的前提下,施工機械、運輸車輛廢氣不會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造成明顯影響。 (3) (略) 線揚塵防治措施 1)定期對運輸車輛進出的主干道進行灑水清掃,灑水頻次為每天 4-5次,保持車 (略) 面的清潔和濕潤,以減少汽 (略) 面接觸摩擦而引起的地面揚塵污染:車輛進出工地盡量減緩行駛車速:加強運輸管理,堅持文明裝卸,裝卸完成后應及時清掃車廂。 2)檢查裝車質量,渣土運輸車輛應采取密閉車斗,保證運輸途中物料不沿途泄漏、散落或飛揚,減少運輸揚塵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完善排水設施,防止泥土粘帶。 ⑷取土場廢氣防治措施 ①取土場出入口進可能配備車輛清洗設施,嚴禁車輛帶泥出場。 ②土方的運輸車輛應用蓬布蓋嚴, (略) 拋灑和減少運輸的二次揚塵產生,并且運輸車輛進入 (略) 段應低速行駛,減輕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3、廢水 項目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通過租用民房既有設施收集利用,不外排;項目施工廢水經隔油沉淀處理后尾水回用,不外排。 4、噪聲 ①合理安排生產施工計劃,工程建設時間應盡量避免在夜間22: 00~06:00及午間休息時間(12:00~14: 00)進行,禁止高噪聲設備夜間作業。夜間22:00~6:00,如需施工,應向有關部門申報,獲批準后方可進行,并告知附近居民,取得其諒解;同時應盡量縮短居民區附近的高強度噪聲設備的施工時間減少對居民的影響。 ②合理布置施工布局,高噪聲源設備如混凝攪拌機等設置盡量遠離聲環境敏感目標。 ③采用先進的低噪聲設備和工藝,降低源強。 ④加強各設備的維護保養,發生故障應及時維修,保持機械潤滑,緊固各部件,降低運行振動噪聲。 ⑤整體設備應安放穩固,并與地面保持良好接觸,振動大的機械設備應使用減振機座降低噪聲。 5、固體廢物 (1)施工期生活垃圾 本項目施工人員居住依托周邊民房,生活垃圾統 (略) 政環衛部門統處置 (2)隔油沉淀池上層浮油 收集后暫存于危廢貯存罐,定期交由資質單位處理。 (3)建筑垃圾 本項目拆除的建筑垃圾可回收的部分進行分揀后回收利用,剩余部分送至政府部門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場填埋處置。 本項目工程按計劃和施工的操作規程,嚴格控制,盡量減少余下的物料,若有余下的物料,將其有序地存放好,砂土、石灰等設圍擋和加蓋苦布,妥善保管,全部清運至棄渣場后由渣土部門統一調配處理。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