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規劃總則
1.1 規劃目的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更好的適應 (略) 發展需求,統籌謀 (略) 域生態保護和開發建設的關系,對 (略) 周邊土 (略) 和功能重塑,控制 (略) 域內的各項建設合理有序地展開,促進城鄉 (略) 域協調發展,特編制< (略) 牟山鎮 (略) 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下一步規劃實施提供法定依據.
1.2 規劃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
4,<城市規劃編制辦法>(2006)
5,<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條例>(2024)
6,< (略) 國土空間規劃條例>(2021)
7,<浙江省國土空間 (略) 分類指南(試行)>(2021)
8,< (略) 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規定>(2014)
9,< (略) 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導則(試行)>(2008)
10,< (略) 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導則>(2016)
11,< (略) 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5)
12,< (略)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
13,< (略) 牟山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評審稿)
14,< (略) 牟山鎮河道規劃報告>(2010年)
15,< (略) 牟山鎮青港村實用性村莊規劃>
16,其它各類相關規劃
17,其它相關法律,法規等
1.3 規劃范圍
本次規劃范圍為牟山鎮青港村,具體位置 (略) 以北的納入開發邊界的歷史遺 (略) 域,分別為原青江采石場7.83公頃,原姚西采石場10.97公頃,規劃總用地面積18.80公頃.研究范圍適當擴大至周邊現狀山體.
1.4 規劃期限
本規劃確定的規劃期限與< (略) 牟山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相一致,規劃期限為2024年-2035年.
02 功能定位和規劃結構
2.1功能定位
依托牟山特色農業產業,生態環境,文化資源等要素,結合礦地特有地質環境條件,發展農產品研發展銷,康養度假,觀光體驗等功能為一體的農旅項目.
2.2發展目標
礦山綜合開發利用樣本典范
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示范點
2.3規劃結構
規劃形成"一軸一帶一片多點"的規劃結構.
一軸:指 (略) 形成的田園生態觀光軸;
一帶:指聯系東 (略) 塊的山體生態游憩帶;
一片:礦山綜合開發利用片;
多點:休閑集散廣場,休閑公園, (略) ,登山觀光點等.
03 控制單元規劃
3.1控制原則
控制單元提出"總量控制,分量平衡,彈性開發"的控制原則.
3.2 單元劃分
(略) 劃分1個控制單元,單元編號QG-01.
3.3 控制內容
(略) 總用地面積18.80公頃,建設用地面積8.76公頃,總建設容量為7.(略)平方米.在建設過程中,控制單元的總建設容量不得突破.
04 用地規劃
規劃建設用地面積8.76公頃,占總用地面積的46.60%.規劃非建設用地面積10.04公頃,主要為農林用地,占總用地面積的53.40%.
4.1 商業服務業用地(B)
規劃商業用地4.83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55.14%.
4.2 交通運輸用地(S)
(略) 與交通設施用地面積1.85公頃,占建設用地的21.12%.規 (略) 用地1.31公頃;規劃社會停車場 (略) ,用地面積0.54公頃.
4.3 綠地及開場空間用地(G)
規劃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面積2.08公頃,占建設用地的23.74%.其中公園綠地1.34公頃,防護綠地0.43公頃,廣場用地0.31公頃.公園綠地包括塊狀綠 (略) 帶狀綠地,防護綠地主要邊坡防護綠地,廣場用地位 (略) 塊中部,結合治理后地勢進行設置.
05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5.1 規劃原則
(略) 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規劃配套設施遵循"分級配套,共建共享;分類實施,公益優先;因地制宜,彈性指導"的原則.
5.2 配套要求
(略) 公共服務設施規 (略) 級進行配置,考慮本 (略) 是以商業服務業功能為主,公共設施主要包括文化體育,市政公用兩項設施.
06 綠地與公共開放空間規劃
6.1綠地規劃
挖掘礦坑獨特的場地特性,通過生態修復,功能再生,空間整合,打造多層次的綠地系統.規劃綠地及開敞空間用地2.08公頃,占規劃建設用地的23.74%,其中公園綠地1.34公頃,防護綠地0.43公頃,廣場用地0.31公頃.
6.2水系規劃
(略) 水系主要是東地塊西側的景觀水體,可結合沿線公園綠地,打造連續豐富的空間景觀.
6.3開放空間設計導則
本區開放空間主要為兩個層次,開放空間廊道和開放空間節點.
開放空間廊道主要是以東地塊的集散廣場為主,并結合周邊山體,水體形成連續的游憩景觀廊道.
重要的開放空間節點主要是規 (略) 公園,分別為西地塊的入口景觀節點和東地塊的邊坡公園節點.
6.4慢行系統設計導則
(略) 慢行系統主要由商 (略) ,綠地景 (略) ,登 (略) .
07 道路交通及豎向規劃
7. (略) 系統
1,對外交通
(略) 內東,西兩地塊各經由一條寬7~15米的村道(其中東側村道寬7~11米,西側村道寬7~15米)經 (略) (寬6~9米), (略) (寬6~9米), (略) (寬6~9米)等與S319省道, (略) 實現連接.
2, (略) 網結構
(略) 內東,西兩地塊內各規劃一 (略) 支路,其中東地 (略) (環路一)寬10米,西地 (略) (環路二)寬8米.
3,道路等級
(略) (略) 等 (略) ,設計速度為20公里/小時.
7.2公共交通
1,公交首末站
(略) 內未規劃公交首末站.
2,公交停靠站
考 (略) 內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擬沿村道一 (略) 路口,村道二 (略) 路口各規劃一對公交停靠站.
7.3交通設施
1,城市公共停車場
(略) 東,西兩地塊的東南角各 (略) 公共停車場.
2,路內停車位
(略) (略) 均 (略) 內停車位.
3,建筑物配建停車位
(略) 內所有建設項目的配建停車位均應按現行停車配建要求及標準執行.
4,加油加氣站
(略) 內未規劃加油加氣站.
7.4出入口規劃及豎向
(略) 內地塊出入口開設應按<城市建筑工程停車場(庫)設置規則和配建標準>(2023版)相關的要求控制和執行.
(略) 東,西兩地塊已有專門的生態環境治理提升工程的方案,分別為< (略) 牟山鎮青港村原青江采石場生態環境治理提升工程初步設計報批稿>(即東地塊),< (略) 原姚西采石場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勘查及治理設計方案>(即西地塊).設計方案對兩地塊的場地標高均有規劃,東地塊規劃標高為10米~15米,西地塊規劃標高為17米~25米.
(略) (略) 線設計 (略) 縱坡的控制要求,確 (略) (略) 和地塊豎向標高:
1, (略) 對外交通依托兩條村道,其 (略) (略) (略) 縱坡坡度按不大于8%控制.
2, (略) (略) 縱坡坡度按不大于3.5%控制,縱坡坡長按不小于60米控制.
3, (略) 內基地車行 (略) 縱坡坡度按不大于2.5%控制.
4,東地 (略) 標高范圍9.5米~15米,西地 (略) 標高范圍16.4米~23.4米.
5,道路沿線各地塊的地坪標高按高 (略) (略) 段標高15-25cm控制.
08市政公用設施規劃
8.1 給水工程
1,需水量測算
經測算,至規劃期末,本區規劃最高日需水量為255.75噸,按照日變化系數1.3計,則平均日用水量為196.73噸/日.本區總建設用地為8.76公頃,單位建設用地最高日用水量為2919.52噸/平方公里.
3,供水設施規劃
根據< (略) 給水工程專項規劃(2022-2035)>, (略) 給水由馬渚-渚山水廠供應,水廠總規模為12.(略)噸/日.水源為四明湖水庫.
4, (略)
本區域給水管道由青港 (略) 上DN300的給水管道入. (略) 塊兩塊用地豎向標高已經超出水廠供水水壓范圍,建議地塊內設置增加泵站或高位水箱,為區塊供水.在地塊的沉淀池的適合位置設置消防取水口.室外消火栓間距規劃不大于120米.
8.2 排水工程
1,排水體制
規劃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雨水工程
雨水根據分散,合理,就近的排放原則,分片排入附近水體.地塊為采石場生態環境治理后用地,豎向變化較大,且四周為山體,規劃地塊雨水采用排水溝的方式排除雨水.
東側地 (略) 匯水總面積約(略)平方米, (略) 的暴雨計算公式得出地塊10分鐘的暴雨量為5681m3,現狀地塊保留的沉淀池總蓄水量為(略)m3,能滿足地塊排水要求.
西側地 (略) 匯水總面積約(略)平方米, (略) 的暴雨計算公式得出地塊10分鐘的暴雨量為2310m3,現狀地塊西南側小池塘的總蓄水量為5742m3,能滿足地塊排水要求.
本區塊的規劃建設以不對水生態造成嚴重影響為原則,雨水徑流控制標準主要為綜合徑流系數的確定,一般按照不超過0.6進行控制;應嚴格執行規劃控制的綜合徑流系數,綜合徑流系數高于0. (略) 應采用滲透,調蓄等措施. (略) 的硬化地面中,透水性地面的比例不應小于40%.
4,污水工程
(1)污水量預測
以產污系數0.9,截污系數1.0,綠化澆水直接滲入河道計.根據以上預測,至規劃期末,本區平均日污水總量為182.54噸/日.
(2)污水排放系統
本區地塊經收集后分別排入附近村莊的 (略) 理系統中.
(3)其他
為確 (略) (略) 理廠的良好運行, (略) (略) 的給類污,廢水應嚴格滿足< (略) 下水道水質標準>((略))中規定的限值.
(略) 環境衛生著手,及 (略) (略) 面,杜絕各類垃圾隨意丟棄,堆放,盡量減少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城市管理部門應加強雨水口管理,嚴禁向雨水口傾倒各類垃圾,嚴禁各類污,廢水排 (略) 管網,加強對各類新 (略) 建設監督,杜絕雨污管混接現象.
8.3 電力工程
1,負荷預測
根據各類建設用地單位建筑面積負荷密度指標進行測算,本區用電負荷預測0.(略)千瓦,同時率以0.8計,本區用電負荷為0.(略)千瓦.本區總建設用地為8.76公頃,單位建設用地最高用電負荷為3.(略)千瓦/平方公里.
2,電 (略)
根據用電負荷預測和電力部門相關規劃, (略) 不再設置110KV變電所,由現狀110KV峨眉變提供電源.
8.4郵政通信工程
1,發展目標
至規劃期末,本區郵電通信總體水平達到發達國家的同期水平; (略) 加速向綜合化,寬帶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發展可視電話,寬帶可視圖文,寬帶無線通訊及多媒體通信等寬帶業務;基本實現光纜到戶,到桌面, (略) 上應用系統.新建成高 (略) 絡,形成主體型,高科技,現代化,大容量的 (略) 絡,實 (略) 邊,光纜到大樓,光纜到用戶. (略) 采用管道敷設形式,電信線材應以光纜為主.
完善郵政設施的布點, (略) 合理,技術先進,功能齊全,迅速方便的 (略) 絡,開展多種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水平.
2,裝機量預測
經測算,至規劃 (略) 固定電話用戶需求量為49門.
3,通 (略)
進 (略) (略) 建設,規劃建議由政府統一 (略) 絡,有線電視,中國電信,聯通,移動,網通等同類弱電管道納入統一管理,由相關各部門向鎮政府購買
或由各部門出資委托鎮政府統一建造,管網建設走集約 (略) ,同類性質弱電管道位于同一管位,節約地下空間資源.
(略) 采用管道敷設形式, (略) (略) 建設同步,要求各類通訊 (略) 內占用同一管位,以節約地下空間資源.
8.5燃氣工程
1, 用氣量預測
因 (略) 山區,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燃氣管道鋪設不便,且地塊用氣量不大,本地塊用氣由瓶裝液化氣提供.
8.6管線綜合
(略) 各類管線布置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略) 單側布置時, (略) 中心線以西,以北,安排布置雨水管,給水管,中水管,電力管(溝); (略) 中心線以東,以南安排布置污水管,通信管,燃氣管,熱力管.
當管線之間遇到矛盾時,應按照下 (略) 理:臨時管線避讓永久管;小管線避讓大管線;壓力管避讓重力自流管線;可彎曲管線避讓不可彎曲管線.
河底敷設的工程管線應選擇在穩定河段,埋設深度應按不妨礙河道的整治和管線安全的原則確定.
8.7環衛工程規劃
1,垃圾量預測
根據< (略) 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規劃(2021-2035)>,生活垃圾產量采用人均指標法預測.人均日產垃圾量指標按1.1千克計, (略) 最高旅游人口按照1000人計算,則至2035年, (略) 最高日產生活垃圾量為1.10噸.
2,垃圾 (略) 理方式
(略) 垃圾 (略) (略) 理,由小曹娥垃 (略) 理 (略) 理.
3,環衛設施規劃
(1)垃圾轉運站
(略) 不設置垃圾轉運站.
(2)垃圾收集點
垃圾分類收集方式應 (略) 理相適應.
(3)公廁
(略) 在東地塊和西地塊快各設置公廁一座,每座廁所建筑面積30-50平方米.
09 防災規劃
9.1 防洪排澇規劃
1,防洪標準
防洪標準:近期按20年一遇,并與湖塘江,牟山江,青山港江等河流防洪規劃相銜接,遠期防洪規劃標準按50年一遇控制.
2,排澇標準
準按20年一遇,24小時暴雨24小時排出.
9.2 消防規劃
9.2.1消防站點布置
(略) 內不新增消防站, (略) 域消防站,配備若干消防器材.
9.3 人防規劃
規劃東地塊廣場,用于進行人流疏散.
規劃利用 (略) , (略) 塊 (略) 為疏散主通道,災時 (略) ,319省道方向疏散.
9.4 抗震規劃
9.4.1 設防標準
(略) 均屬 (略) ,極少地震,歷史上沒有大的地震紀錄,為國家地震6 (略) .根據<中國地震 (略) 劃圖>((略))的規定,本區地震動參數為小于0.05g(Ⅵ度),屬 (略) .
9.5 地質災害防治
(略) 無地質災害中 (略) .應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御工作,完善地質災害 (略) 絡,認真做好監測預警預報,特別是泥石流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加強宣傳教育和相關知識培訓,提高廣大干部群眾防災,救災和互救能力.做好預防工作,防止人類工程活動引發地質災害.建立生態監測體系,定期對礦地邊坡的生態環境進行監測和評估.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