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生態環境局岷縣分局
2024年5月20日受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本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2024年5月20日我局受理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現將受理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5月20日-2024年5月24日(5個工作日)。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全文鏈接 |
1 | X519 岷縣至橋上(岷縣三中至清水橋鄉鎮通三 (略) )改造工程 | (略) 岷縣 | 岷 (略) 建設養護站 | 甘肅鼎聯 (略) | 見附件1 |
注: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的有關規定,上述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不含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內容。
公眾反饋意見聯系方式: (略) 生態環境局岷縣分局 郵編:*
電話(傳真):0932-* 地 址: (略) 岷 (略) (略) 內
附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X519 岷縣至橋上(岷縣三中至清水橋鄉鎮 (略) )改造工程)公示稿(1).pdf
2024年5月 (略) 生態環境局岷縣分局擬審批建設項目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局擬對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5月27日至2024年5月31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要求聽證。
電話:0932-*
傳真:0932-*
通訊地址: (略) 岷 (略) 生態環境局岷縣分局
郵編:*
2024年5月 (略) 生態環境局岷縣分局擬審批建設項目公示表
序號 | 項目 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 單位 | 環評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環境保護措施承諾文件(文件鏈接) | 公眾參與情況 |
1 | X519 岷縣至橋上(岷縣三中至清水橋鄉鎮通三 (略) )改造工程 | (略) 岷縣 | 岷 (略) 建設養護站 | 甘肅鼎聯 (略) | (略) 線全長 11.560km;全線瀝 (略) 面 *m2;涵洞 20 道,其中完全利用 7 道,修復利用 11 道,拆除重建 2 道;平面交叉 15 處,其中 (略) 交叉 3 處, (略) 接入 12 處;設置交通標志70 塊,交通標線3233.440m2。 波形梁護欄 828m,輪廓標 116 個,太陽能爆閃燈 9 個,道口標柱 68 個,里程碑12個。 | 1.施工期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為最大限度的降低項目施工場地揚塵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本項目施工期間提出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如下: (1)施工單位將揚塵防治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制定揚塵污染防治方案,建筑施工、城區 (略) 建設場地,嚴格落實 “現場圍擋、工地物料堆放及 土方覆蓋、施工場地砂化或硬 化、出入工地車輛沖洗、現場 濕法作業、渣土運輸車輛密 閉”6 個 100%防塵措施。 2.施工期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廢污水主要為生產廢水和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 施工廢水主要為車輛清洗廢水,在施工車輛清洗處設置沉淀池。清洗的廢水排入沉淀池內,經沉淀處理后進行回收利用或用于灑水降塵。 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來自施工人員,因此主要廢污水為洗漱廢水,不外排。 3.施工期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1)降低設備噪聲:盡量采用低噪聲設備;裝卸車輛進出場地應限速;加強機械設備、運輸車輛的保養維修,使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2)合理安排時間:根據季節制定作息時間,合理安排施工計劃,避免高噪聲設備同時施工、持續作業,禁止夜間施工。 (3)優化操作方式:對于位置相對固定的設備,盡量置于操作間內。 (4)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降低人為噪聲。 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減輕施工噪聲影響,并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規定的限值,措施可行。 4.施工期固體廢物防治措施 項目建筑垃圾主要 (略) 、舊涵洞及拆除的邊溝、舊路基層等,舊路基層 4740m3,用于“十里鎮 2024 年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項目填方; (略) 面 300m3,清運至住建部門指定區域;舊涵洞、邊溝等產生量約 160m3,清運至住建部門指定區域。 整個項目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為 0.025t/d,設垃圾收集桶收集,施工期產生的生活垃圾經收集后交由當地環衛部門集中處置 。 5.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5.1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1)加強施工管理,認真搞好施工組織設計,科學規劃施工場地,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將施工措施計劃做深做細。 (2)加強施工人員環境保護教育,各種施工活動應嚴格控制在施工區域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破壞。 (3)施工機械和施工人員要按照施工總體平面布置圖進行作業,不得亂占土地,施工機械、土石及其它建筑材料不得亂停亂放。 5.2水源地保護措施 由于項目穿越水源保護區段兩側村莊密集,路邊排水溝渠不僅排放雨水, (略) 房屋臨散生活污水排放, (略) 段村民出行要求,不能設置防撞護欄或防撞墻。根據高程,全線終點高,起點低,沿線排水往起點處自流,水源地下游靠近縣城區域,村莊密集,兩側農田均為基本農田,沒有設置應急池的條件。穿越水源地段為 K1+650~K3+668 段,項目在 K3+781.5 (略) 面徑流引入排洪溝,在水源地下游設置 2 座 90m3的事故應急池,項目 (略) 段路面徑流可進入收集系統,公路兩側排水渠在穿越水源地 2018m 長度內不設置排水出口, (略) 面徑流不進入水源保護區,同時穿越后按照高程,排水渠水源下游引入事故應急池中,不會影響水源水質。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