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局擬對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審批意見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12月6日-2024年12月12日(5個工作日)。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聯系電話:0355-*
電子郵箱:*@*63.com
通訊地址:太行西街4 (略) 行政審批中心三樓E06窗口
項目名稱:襄 (略) 新建廢灰渣及矸石綜合利用土地復墾項目
建設地點: (略) 襄垣縣化巖嶺村西南側
建設單位:襄 (略)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略)
一、建設項目概況:
襄 (略) 新建廢灰渣及矸石綜合利用土地復墾項 (略) 襄垣縣化巖嶺村西南,占地面積4.9889hm2,擬利用煤矸石、粉煤灰作為填充材料對荒溝進行土地復墾, (略) 為煤矸 (略) ,南區為粉煤 (略) ,總庫容為13.*m3。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壩體工程、防滲工程、截排水工程、填充工程、護坡工程、復墾工程、輔助工程等。項目總投資*元,其中環保投資*元。
2020年3月12日,襄垣縣行政審批 (略) 出具了該項目的備案證明(襄審管專發〔2020〕18號),項目代碼:2020-*-77-03-*。
2022年8月2日,襄垣縣人民政府出具了《關于同意襄垣縣“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批復》(襄政函〔2022〕22號),將化巖嶺土地復墾項目列入了“十四五”襄垣縣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程。
2024年4月10日,襄垣縣 (略) 出具了《關于對襄 (略) 廢灰渣煤矸石工程項目土地復墾方案的復核意見》(襄自然資函〔2024〕70號)。
二、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一)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土方工程作業應輔以灑水降塵措施,施工物料、臨時堆土等采取灑水或苫蓋措施;煤矸石、粉煤灰回填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分區分層作業,層層壓實,最大程度減少揚塵。回填作業配備灑水車及移動式霧炮機;粉煤灰調濕后使用密封罐車運 (略) ; (略) 。確保周邊無組織粉塵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無組織排放濃度限值要求。
(二)加強地表水環境保護工作。洗車廢水、設備沖洗廢水經沉淀后循環使用,不得外排。 (略) 按照設計要求修筑排水系統,包括截洪溝、排水溝、雨水導排系統、滲濾液收集池和消力池等,保證雨水通過截水溝及消力池排出場外。
(三)嚴格落實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略) 做好防滲措施,煤矸 (略) 應達到I類一般工業固廢防滲要求,粉煤 (略) 應達到Ⅱ類一般工業固廢的防滲要求。根據環評報告及相關規范要求,按照監測計劃定期開展地下水及土壤環境監測。
(四)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選用低噪設備、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采用降低車速、限制鳴笛、綠化隔聲等措施,確保場界噪聲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相關限值要求。
(五)做好固 (略) 理處置工作。基礎建設過程產生的建筑垃圾送當地建筑 (略) 置;合理調配開挖土方,全部用于場地平 (略) 回填覆土。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后由環 (略) 置;產生的危險廢物包括廢礦物油等,集中收集至危廢貯存點,定期交有資質單 (略) 理處置。
(六)認真落實生態補償、恢復措施。嚴格按照施工設計方案合理劃 (略) 域,做好土方平衡,禁止隨地取土,杜絕不必要的植被破壞。回填完成后,坡面、平臺及時覆土, (略) 、 (略) 修復為喬木林地;邊坡恢復為灌木林地。結合土地復墾方案等要求,做好占地范圍內的生態恢復。
(七)加強環境綜合治理、管理工作。設置專職管理人員,建立健全各項環境管理制度。加強入場填充物管控,分區填充,入場煤矸石、粉煤灰需分別滿足I類、Ⅱ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相應標準,嚴禁危險廢物進入項目場地。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做好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管理措施。
三、公眾參與情況
1、2024年3月21日在襄垣縣 (略) 站對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進行了第一次公示。
2、2024年6月19日通過襄垣縣 (略) 站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信息第二次公示,同時在周邊的新莊村、化巖嶺村張貼了公告,進行10個工作日公示。2024年6月24日和7月2日出版的報紙《襄垣》報分別對本項目進行了兩次報紙公示。
3、2024年9月9日,通過襄垣縣 (略) 站進行了報批前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
在公示期間未收到反對意見。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