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審議,我局擬于近日內批準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入河排污口設置,現就論證報告相關情況予以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在公 (略) 來信來電進行反映。
聯系地址:婁底市婁星區 (略) ;郵編: *** ;聯系電話:0738- *** 。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入河排污口設置批復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 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入河排污口設置論證報告 |
設置地點 | 婁底市 (略) 福家灣漣水北岸 (東經112°2′3.94″,北緯27°45′ *** ″) |
建設單位 | 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
論證單位 | 湖南欣鑫 (略) |
入河排污口概況 | (1)入河排污口分類:混合廢污水入河排污口; (2)建設性質:建成; (3)排放方式:連續; (4)入河方式:水泥箱涵管道; (5)排污口規模: *** .364m3/d、 *** 6萬m3/a; (6)污水排放標準:婁底 (略) 理廠:《 (略) 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 -2002)及其修改單中表1中的一級A標準;華菱安賽樂 (略) :《鋼鐵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 -2012及2020年修改單)中表2新建企業直接排放冷軋(車間或生產設施廢水排放口)標準; (7)排入水體基本情況:入河排污口設置在漣水,漣水由西向東匯入水府廟水庫,水質目標為III類。 |
主要影響分析及水環境保護措施 | 一、主要影響分析 (1)對下游水功能區水質影響分析 根據預測結果可知,廢水非正常排放情況下,廢水排放至漣水,形成的混合過程段各水質預測因子COD、氨氮不能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標準,將形成一條長污染帶,對漣水的影響較大。因此婁底 (略) 理廠和華菱安賽樂 (略) 應嚴格避免非正常排放情況發生,以免對漣水河產生較大影響。 根據《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HJ819-2017)中“廢水排放量大于100噸/天的,應安裝自動測流設施并開展流量自動監測”,故本項目婁底 (略) 理廠需設置在線監測系統和應急措施,確保不對河流產生影響。 華菱安賽樂 (略) (略) 理系統設有濃酸事故池(V=120m3)、酸性廢水調節池(V=800m3?/font>2),事故狀態下即 (略) 理系統停運,這些廢水也會在這些貯存池中,不會造成事故外排流出。同時, (略) 理系統均設有調節池, (略) 區1座有效容積2000m3,事故狀態下,可以有效收集事故廢水,不會造成事故外排流出。并且,廠區總排口設置在線監測系統,一旦發現超標排放,總排口將立即停止廢水外排,可以有效控制外排廢水對外環境的影響。 (略) 理系統出口安裝在線監測裝置,在線監測因子為:流量、pH、Cr6+、總Cr。在廠區外排廢水總排口設有在線監測系統在線監測因子為:pH、COD、六價鉻。 本次婁底 (略) 理廠建設將顯著的削減規劃收水范圍內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中污染物排放量,對于減輕水環境污染、改善水域環境質量、進而實現流域治理、保護區域內的生態環境、實現水功能區水質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此,論證排污口的廢污水排放對論證范圍內漣水水質產生影響較小,不會改變論證范圍內漣水的水質類別。 (2)對水生態影響分析 (略) 理達標后的尾水排放在一定范圍內對水生生態造成影響,在短距離水體中氮、磷等營養物質增加,加重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同時浮游藻類增多,影響水體透光度,改變了水生生物的生存條件,對水生生態有一定的影響。尾水污染物質可以在生態系統中發生滲濾、蒸發、凝聚、吸附、解析、擴散、沉降、放射性蛻變等許多物理過程,伴隨著這些物理過程,生態系統的某些因子的物理性質發生改變,從而影響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導致各種生態效應的發生。 入河排污口未設置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重要濕地以及魚類“三場”和洄游通道,設置入河排污口不存在生態制約因素,符合水生態保護要求。此外本工程的建設消減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排入漣水的污染量,對改善水功能區的水質,實現水功能區的水質目標有利,可保護流域的水生態環境。 (略) 述,入河排污口不會對漣水的水生態環境產生明顯不利影響。 (3)對地下水影響分析 項目入河排污口污水排放量為 *** .364m3/d,入河排污 (略) 理達標排放(正常排放) (略) 理直接排放(非正常排放)相比,漣水水質將得到一定的改善。本項目排污口入河方式為水泥箱涵管道,不會入滲地下含水層對地下水系統乃至地下水水質產生影響。 本項目實施后,不取用地下水,排放尾水不排入地下水;對地下水的影響主要是項目運營過程中管網發生滲漏。 根據項目建設地水文地質資料可知,貯存在收集管網中污水發生滲漏時,大量的單個污染物溶質質點通過孔隙在地下水中發生運移,上層滯水埋藏于黏性土層中,黏性土層滲透性較差,因此流速較小,污染物以分子擴散的水動力彌散形式在地下水中緩慢行進。廠區孔隙承壓水含水層為粉質黏土層,防滲性能較好,通過項目建設地場地地 (略) 理,廠區地面水泥硬化,污水管道按規范施工防止滲漏, (略) 區周圍地下水造成污染。 (4)對第三者權益影響分析 對取水戶的影響:根據調查,論證范圍內漣水現無工業生產取水口及生活取水口。 對周邊農業用水的影響:正常排放情況下,項目設置入河排污口排放的污水水質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21),區域水質能滿足農業用水要求,不會對周邊農業用水產生不利影響。 若入河排污 (略) 理過的污水排入漣水,將對水功能區水質、生態以及第三者權益三方面產生一定影響。但只要建設單位對入 (略) 理,嚴格控制污水水質達標排放,則不會對江河水功能區水質、生態以及第三者權益三方面產生不良影響。 綜上分析,本項目入河排污口的設置對第三者影響不大。 (5)對防洪通航影響分析 本入河排污口設計防洪標準采用2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根據調查及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灌溉渠自建成至今,未出現過由于強降雨的影響發生倒灌現象,且建設單位委托第三方編制了防洪論證報告,建設單位應該按照防洪論證報告要求建設和設計,建設和設計防洪標準滿足規范與規定要求,排污口岸邊排放,排污渠道均設有一定坡度,基本不會對河流行洪及防洪產生影響,符合防洪要求。本入河排污口位置無航運需求,入河方式符合排污口設置管理要求,本工程排污口設置符合防洪要求、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 (略) 門規定條件,滿足水功能區水質保護目標要求。 (6)對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影響分析 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湘潭市和 (略) ,公園跨婁底、湘潭兩市,分屬婁星區、經開區、雙峰縣、湘鄉市四縣(市、區),地理坐標為約為東經112°12′ *** ″~112°13′4.26″,北緯27°41′5.93″~27°41′ *** ″,總面積 *** 公頃,其中:濕地面積 *** 公頃,水域面積5591公頃。公園呈不規則的帶狀分布,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3-8公里不等;西起婁底市內漣水天王寺,東止湘鄉市洋潭水庫大壩;南起雙峰縣側水鎮洛陽灣,北止婁底市西陽河的石橋邊。 婁底 (略) 理廠的排污口原為華菱安賽樂 (略) 設立的排污口,現婁底 (略) 理廠與已經排水多年的華菱安賽樂 (略) 項目共用一個排污口。 根據現場探勘,婁底 (略) 理廠設在婁底市苦株山街以北,與婁益 (略) 西北角, (略) 理廠不位于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內;其尾水經7100m水泥箱涵管道排入漣水(水質目標為III類),排污口位置屬于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規劃保育區內,根據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結果可知,正常工況下,排污口各預測因子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I類標準,未出現超標。 2014年6月華菱安賽樂 (略) 項目進行生產,入河排污口通過辦理了相關環保手 (略) 理后的污水。2014年12月31日,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通 (略) 2014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其入河排污口建設使用早于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之前,本次婁底 (略) 理廠入河排污口依托華菱安賽樂 (略) 項目的入河排污口排放尾水,不新增排污口,且華菱安賽樂 (略) 項目依托現有排污口已排水多年,并沒有對區域生態環境和水質造成污染影響。同時,本項目屬 (略) 理廠項目,項目的建設和運行能夠大幅降低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漣水河污染負荷,對漣水河水質及周邊生態環境保護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略) 述,婁底 (略) 理廠不與對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相沖突,其建成和運行反而對水府廟濕地公園保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項目的運行對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影響小。 此外,為進一步降低項目排污對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的影響,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①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宣傳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保護的理念,提高工作人員的濕地保護意識;禁止越界活動;加強監督管理。 ②禁止工作人員在濕地狩獵、捕撈、采集野生動植物。 (略) 理廠運營管理, (略) 理廠外排尾水穩定達標排放,盡量減少事故排放的發生。 二、水環境保護措施 1、環境管理措施 (1)污染源控制 婁底 (略) (略) 理的污水的水質水量有不確定性。為 (略) 理工程的正常運行,一定要做好水污染源的源頭控制和管理。接管區域內的餐飲污水必須 (略) 理,達到接管標準的規定后進入污水管網;外排的工業廢水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質、不涉及重金屬物質,工業 (略) 理后達到接管標準的規定后進入污水管網。 (2)管網維護措施 為 (略) 理工程的穩定運行,應加強管網的維護和管理,防止泥砂沉積堵塞影響管道過水能力。 截流管網銜接應防止泄漏,避免帶來污染地下水和淘空地基等環境問題。 (3)廠內運行管理 ①在保證出水水質的條件下, (略) 理廠高效運轉,減少運行費用,提高能源利用率,應 (略) (略) 的運行管理。 ②專業培訓 運營公司在運行過程中由專 (略) 理廠的運營,對操作人員必須進行專業化培訓和考核, (略) 理廠運行準備工作的必要條件,特別是對主要操作人員進行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培訓。 ③加強常規化驗分析 常規化驗 (略) 理廠 (略) 分之一。 (略) 理廠的操作人員,必須根據水質變化情況,及時改變運行狀況,實現最佳運行條件,減少運轉費用,做到達標排放。 ④建立較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 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既 (略) 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標志,也是提高操作水平,及時發現事故隱患的重要手段。同時應加強自動化儀器儀表的維護管理。 ⑤建立一個完整的管理機構和制訂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 (略) 理廠應 (略) 長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責權清晰的管理體系。 (3)入河排污口規范化管理 入河排污口設置單位應設立標識牌,并在接入廢污水 (略) 設置監測井或明渠段取樣點;安裝監測 (略) 排放的廢污水量、主要污染物質量的自動監測設備,與 (略) 門的水資源管理信息平臺聯網,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將排污口基本情況和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質量、入河排污口位置圖以及定期報表資料進行歸檔,建立入河排污口檔案。 (4)建立信息報送制度 入河排污口設置單位定期(每年2月1日前) (略) 門如實報送上一年度入河排污口有關情況的報表。 (略) 門每年按照規定的審批權限,對排污口開展監督性檢查和年審工作,不定期組織排污口第三方監督性監測,并向上 (略) 門報告排水水質、水量及污染物排放狀況的統計報表。 2、水生態保護措施 (1)加強水質監測設施的監督和管理 (略) 理工程運行率達到100%,避免發生非正常排放,加強生產管理,防止跑、冒、滴、漏, (略) 理系統正常運行。建立了完善的運行管理檔案。 (略) 理工程是治理改善水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確保工程按照設計要求運行和管理,是工程發揮正常效益的基本保障,是對區域水生態的保護。根據本排水方案特點,建議從以下方面加強監督和管理。 (略) 理廠尾水排放口斷面: (略) 理廠在線監測數據,定期獲取,分析評價。主 (略) (略) 理工藝效果是否達到要求,發現未能達到要求,應及時進行督查,并實施工藝改進。 ②地方政府、 (略) 門、 (略) 門應加強運行監督管理,并實施污水排放關鍵節點水質監測,并根據水質監測結果指導相關措施的落實和改進。 (2)加大尾水回用力度 (略) 理廠尾水回用力度,是最為直接的一種節污減排手段,可以大大降低入生態濕地污染物量,同時為市政建設提供水源。 (略) 理廠設計出水水質達《 (略) 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 -2002)及其修改單中表1中的一級A標準,水質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span>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 -2020)中城市綠化、車輛沖洗、建筑施工、沖廁等用水標準要求。 本次論證建議建設單位積極建設中水回用系統, (略) 理廠的 (略) 可用于鎮區綠化、公廁沖洗水、附近河流水系的生態補水以及周邊農田灌溉用水等回用水。一方面緩解下游水功能區的負荷,另一方面減少鎮區對于新鮮水的消耗。 (3)河流生態治理方案 本次論證建議建設單位在漣水上選取以下生態治理方案。 ①生態護岸工程 對漣水等有硬質護坡的河道段落進行改造,同時,在允許的情況下,可對漣水的護岸設為生態護岸。 ②植被緩沖帶 可在漣水兩岸修整植被,增加植被層次,豐富植被物種,豐富植被生態系統。分別沿河道種植植被隔離帶,改善水 *** 生態環境,提升區域生物多樣性,從而提升河流的生態功能。河岸植被不僅能起到保護河流,還可以提供 (略) 的生態作用;采取喬灌結合,進行合理的配置,通過種植 *** 生植物帶、挺水植物帶、沉水植物帶,拋石和人工魚巢等措施營造水生生物生境。 為了削減入河污染物負荷,可在良溪河采 (略) 理措施: ①水生植物對水體營養物質具有吸收分解作用,對重金屬等污染物質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同時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增加水體的溶解氧。可考慮在入河排污口下游河段選擇不影響防洪安全的水生植物進行種植,進一步提高對入河污 (略) 理能力。 ②還可以通過對漣水進行底泥清淤恢復河床多孔質化;進行護岸改造采用生態護岸技術建設生態河堤,為水生生物重建生息地環境;修復河岸帶植被和濕地群落保護和提高河道的生物多樣性等河流生態措施提高河流的生態功能,提升河流自身的凈化能力,有效降低入河污染物負荷。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