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24年8月10日擬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作出審批意見的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對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作出批復決定。為保證此次審議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8月10日-2024年8月15日(共5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兼傳真:0834-*
通訊地址:涼山州喜德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股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擬批準的建設項目: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 | 喜德縣尼波玄武巖產業園及其配套設施建設一期項目 | 喜德縣尼波鎮 | 喜 (略) | 四川中邑 (略) | 項目位于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尼波鎮尼覺村,建設性質為新建,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建設一條1000t/h玄武巖骨料生產線,年產*噸砂石骨料。新建玄武巖鋼結構廠房,購置相關設備,配套建設項 (略) 、水電氣及雨污等基礎設施。 項目為砂石加工項目,于2023年7月4日取得了《喜德縣發展改革和經濟信息化局關于喜德縣尼波玄武巖產業園及其配套設施建設一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喜發改經信函(2023)104號),項目代碼:2106-*-04-01-*。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2019年修正版)本項目屬于C3099 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項目砂石加工不屬于其中的“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項目,屬于“允許類”項目。同時,項目的生產規模、工藝技術、裝備不屬于其中的“限制類”和“淘汰類”。項目的建設與國家現行產業政策相符。 | 一、主要環境保護措施 (一)施工期廢氣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 施工期大氣污染源主要為各類燃油動力設備與運輸機械產生含CO、NOx 廢氣;場地平整、出渣裝卸、建筑物料運輸產生的揚塵。針對污染物排放不連續且分散、處理和管理難度較大的特點,施工單位必須根據有關規定,嚴格控制施工揚塵污染,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措施包括: (1)嚴格按照《四川省建筑工程揚塵污染防治技術導則》進行施工,落實“六個 100%”、“六不準”原則。 (2)實行封閉施工:施工現場應沿四周連續設置封閉圍擋,圍擋設置應安全可靠。施工現場圍擋高度不應低于 1.8m。 (3)實行硬地坪施工:建筑工地 (略) 和建筑材料堆放地必須硬化。采用樁基礎的工地要進行硬化處理,實行硬地坪施工。工地出入口必須設置車輛沖洗、排水設施。 (4)使用預攪拌混凝土,禁止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對產生大量泥漿的施工,應當配備相應的泥漿池、泥漿溝,做到泥漿不外流,廢漿應當用密閉罐車外運。 (5)加強施工現場揚塵控制,安排員工定期灑水降塵。 (6)加強施工現場運輸車輛管理:由于水泥、棄土棄渣等均是易揚塵物質,因此運輸易撒漏物質必須裝載規范,保持密閉式運輸裝置完好和車容整潔,不得沿途飛揚、撒漏 (略) 。 (7)加強施工現場固廢的管理:露天堆放水泥、灰漿、灰膏等易揚撒的物料或 48 小時內不能清運的建筑垃圾,應當設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密閉圍欄并予以覆蓋。設專人負責施工現場的棄土、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處置、清運和堆放工作。 (8)加強施工現場煙塵控制:嚴禁在施工現場排放有毒煙塵和氣體, 不得在施工現場洗石灰、熔融瀝青,工地生活燃料應符合環保要求。綜上所述,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嚴格落實本環評提出的揚塵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揚塵,能夠滿足《四川省施工場地揚塵排放標準》(DB51/2682—2020)中的相關標準限值,使其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二)施工期廢水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 施工期廢水主要為施工人員生活廢水及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施工廢水。施工廢水主要來自砂石沖洗、混凝土養護、場地和設備沖洗等過程,經沉淀池沉淀后回用;生活污水經既有化糞池收集處理后還田利用。項目產生的廢水均不外排,不會對項目所在區域的水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三)施工期聲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 施工期間噪聲主要來自施工期間車輛、機械及設備產生的噪音等。治理措施: (1)施工單位應盡量選用先進的低噪聲設備,在高噪聲設備周圍設置屏障以減輕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2)施工單位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合理選用施工機械,加裝減振、消聲、吸聲設備; (3)進項安排,減少晝間施工噪聲影響時間,禁止夜間施工,如需夜間施工,應按國家相關規定及時到當地環保部門辦理夜間施工許可手續,并張貼安民告示,同時不得使用高噪聲機械設備。 (四)施工期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 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是原有建筑拆除及挖方產生的土石方以及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等。 治理措施: (1)土石方按上述措施合理利用,不產生廢渣; (2)建筑施工垃圾清運填埋或回收利用; (3)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經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綜上,在采用上述有效控制措施后,項目施工期間產生的污染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 (五)運營期廢氣的主要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 1.本項目員工不在廠區食宿,所用能源均為電能,根據項目工藝流程分析,產生的廢氣污染物主要為給料粉塵、加工粉塵、落料粉塵、料場粉塵、運輸揚塵。 治理措施本項目擬在各個倉體頂部設置密閉管道對產生的粉塵進行收集,四個成品料倉產生的粉塵經收集后采用布袋除塵器進行處理(處理效率99%),處理后的粉塵通過 15m 排氣筒 DA001 進行排放。未收集到的落料粉塵呈無組織排放。本次環評要求:在進出口旁設置 1 (略) 沖洗進出場車輛。此外,硬化廠 (略) ,并進行灑水降塵。為保證運輸車輛揚塵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建設單位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①對項 (略) 地面進行硬化,每天進行灑水降塵,還應定期維 (略) 地面; ②入場處設置車輛沖洗設施,清洗車輪泥土; ③車輛成品運輸過程,選用封閉車輛或車輛加蓋防塵帆布,不得超重、超載,沿途運輸途徑敏感目標時應減速行駛,低速通過。 1、廢水污染物產排情況及保護措施 項目營運期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車輛沖洗廢水、降塵廢水及洗砂廢水。本項目設置1個洗車廢水池、1個雨水收集池、1個污水池、1個污泥濃縮罐、1個清水池。本項目洗車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SS,通過洗車廢水池沉淀后能夠降低大部分的懸浮物,本項目洗車過程對水質要求不高,因此可以滿足回用水要求。同時,本項目洗車廢水池容積為20m3,設計停留時間2h,工作時間每天最多可處理水量為80m3 /d,洗車廢水日產生量為16.16m3 /d,洗車廢水池容積可滿足生產需求,回用可行。本項目洗砂廢水產生量為 853.94 m3 /d,降塵廢水產生量為 18.588m3 /d,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 SS,經本項目污水池收集,由本項目設置的污泥濃縮罐+板框壓濾機濾出清水后暫存于清水池回用于洗砂工序,經過處理后能降低大部分的懸浮物,本項目洗砂及降塵用水對水質要求不高,可以滿足回用要求。同時本項目污水池容積為 250m3,設計停留時間 2h,工作時間每天最多可處理水量為 1000m3 /d,洗砂及降塵廢水日產生量為 872.528m3 /d,污水池容積可滿足生產需求,回用可行。本項目初期雨水由雨水收集池收集沉淀后,用于洗砂或洗車,由于本項目洗砂、車輛沖洗等用水對水質要求不高,經處理后的雨水滿足用水要求,因此生產廢水全部回收再使用,不外排。本項目位于谷底區域,兩側山體植被茂盛,土地利用類型基本為林地及草地。周邊林地主要是以榿木、高山櫟為主的喬木林和以灌狀櫟為主的灌木林,項目周邊 500m 范圍內林地面積約 43.516hm2,林地面積較大,滿足生活污水消納需求。 項目廠區進行封閉建設,滿足環保要求,為減少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評價要求采用如下措施: 1)合理布局:所有產噪設備均布置在廠房車間內,將如破碎機、篩分機、制砂機等進行單獨封閉,利用廠房進行隔聲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2)設備減震降噪措施:對高噪聲設備設置減震基礎。如振動篩、破碎機等進行柔性連接,設置隔聲房,以減小其振動影響,盡量減小噪聲對外環境的影響。 3)加強管理:建立設備定期維護,保養的管理制度,以防止設備故障形成的非正常生產噪聲,同時確保環保措施發揮最佳有效的功能;加強職工環保意識教育,提倡文明生產,防止人為噪聲。4)生產時間安排: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夜間(22:00~次日06:00)不生產,盡量減小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綜上,在采取上述噪聲防治措施后,再經距離衰減,廠界噪聲能夠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2 類標準限值要求。 5)車輛運輸噪聲排放及治理措施 項目營運期成品外運車輛較多,車輛運輸過程中產生的交通噪聲, (略) 上行駛車輛的發動機產生噪聲、車輛行駛引起的氣流湍動、排氣系統、 (略) 面的摩擦等也會產生噪聲以 (略) 路面平整度等原因,行駛的車輛發生振動所產生的噪聲。 交通噪聲削減措施:本次環評要求建設單位加強運輸人員管理,盡量減少汽車鳴笛、限值運輸時速,根據項目運行情況規范運輸調度,嚴 (略) (略) 車輛, (略) 線,采用 (略) 線進行運輸,夜間(20:00~次日 06:00)不進行運輸作業等措施,運輸噪聲對環境影響較小。此外,本項目要求運輸車輛從廠區運輸至 (略) 程中車速不超過40km/h,車輛交通噪聲不會對周邊環境產生較大影響。綜上,在采取上述噪聲防治措施后,再經距離衰減,廠界噪聲能夠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2 類標準限值要求,同時項目 (略) 運輸車輛增加,根據現場調查, (略) 周圍主要為林地、草地,對周圍敏感點影響不明顯。鑒 (略) 已運行多年,本項目投運后增加的運輸車輛對于省道段沿線敏感點影響相對較小。 2.運營期土壤的主要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 項目正常工況下廢氣經無組織排放至土壤環境。本項目廠區做好了分區防滲工作,可有效防治對土壤的直接入滲影響。本項目產生顆粒為主要成分為碳酸鈣,不會改變明顯改變周圍土壤環境。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建設項目土壤環境保護措施主要從土壤環境質量現狀保障措施、源頭控制措施、過程防控措施三方面進行,本項目擬采取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如下。(1)源頭控制措施 本項目不暫存機油,危險廢物為廢機油等。存儲過程中應避免泄漏、滴漏進入土壤造成污染,具體措施為:危廢暫存間等車間采用封閉、地面防滲處理,定期檢查廢氣處理設施,保障廢氣各污染物達標排放。(2)過程防控措施 本項目主要土壤環境影響表現在液態化學品泄漏造成存儲區地面漫流影響,以及存儲、表面處理過程滲入途徑影響,針對以上可能影響過程,采取各存儲區裙角圍擋,收集邊溝等措施避免地面漫流影響。同時,針對滲入途徑影響采取相應防滲措施,具體為:本項目廠區內除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擬采取一般地面硬化,可滿足簡單防滲要求;污水處理車間、事故應急池、洗車廢水池、一般固廢暫存間、雨水收集池和沉淀池,采取等效黏土防滲層Mb≥1.5m,滲透系數 K≤10-7cm/s,可滿足一般防滲要求;危廢暫存間進行重點防滲,采取等效黏土防滲層(MB≥6.0m,K≤1×10-10cm/s)+2mm 厚 HDPE 膜+金屬托盤,本項目在生產車間四周設置綠化區,大氣沉降廢氣經周圍綠色植物吸附后,可有效改善土壤環境。綜上所述,本項目廠區按要求做相應源頭控制和過程防控措施,優化地面布局,定期對廠區地面進行維護和修整,滿足分區防滲要求,本項目粉塵主要成分為碳酸鈣,車間顆粒物無組織排放采取車間封閉及設置噴霧的措施,經大氣沉降后可由周圍植物進行吸附,對區域土壤環境不會造成明顯影響。 3.運營期地下水的主要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項目正常情況下不會對區域地下水造成污染影響,但在事故狀態下生產車間、危廢暫存間等發生泄漏將可能對地下水產生影響。為此,建成后廠區擬采用如下措施: (1)源頭控制措施 加強生產過程中污染物跑、冒、滴、漏,同時應加強對防滲工程的檢查,若發現防滲密封材料老化或損壞,應及時維護保養。對工藝、管道、設備、污水儲存及處理構筑物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將污染物泄漏的環境風險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2)分區防治措施 本次環評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防滲分區原則,將本項目各功能單元所處的位置劃分為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簡單防滲區三類地下水污染防治區域。重點防滲區包括:危廢暫存間。各區域防滲要求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 -2023)中 6.1 節的要求進行防滲處理,等效黏土防滲層(MB≥6.0m,K≤1×10-10cm/s)+2mm 厚HDPE 膜+金屬托盤一般防滲區包括:污水處理車間、事故應急池、洗車廢水池、一般固廢暫存間、雨水收集池和沉淀池,等效黏土防滲層Mb≥1.5 m,K≤1.0×10-7 cm/s。 簡單防滲區包括:除重點、一般防滲區以外,采用一般地面硬化。 4.運營期固體廢棄物的主要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本項目固體廢物包括一般固廢和危險廢物,具體產生情況如下: 1、一般固廢 (1)生活垃圾 本項目按照每位職工每天產生0.5kg 生活垃圾,年工作250 天,本項目職工 31 人,則全年生活垃圾的產生量約為 3.875t/a。治理措施: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當地環衛部門清運處置。(2)底泥 本項目營運期收集池產生泥砂主要為洗砂廢水經收集池,污泥罐收集沉淀,洗車廢水進入洗車池沉淀,所產生底泥約*.314t/a。治理措施:底泥定期清掏,經壓濾機壓濾后曬干,運輸至附近玄武巖礦山用作礦山復墾。 2、危險廢物 (1)廢機油桶 廢機油桶產生量約為1 個,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 年版)》,廢機油桶屬于“其他生產、銷售、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廢礦物油及沾染礦物油的廢棄包裝物”,廢物類別為 HW08,廢物代碼:900-249-08。治理措施:收集后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并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置。(2)含油抹布、手套 設備檢修時將產生廢油抹布等危險廢棄物,產生量約為0.005 t/a。查閱《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 年版)》得知,廢抹布屬于其中“HW49其他廢物中 900-041-49,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險廢物的廢棄包裝物、容器、過濾吸附介質;”本項目廢抹布屬于 HW49。治理措施:環評要求對廢油抹布等臨時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定期交由有資質單位清運處置。 (3)廢機油 項目對生產設備進行保養,更換機油,廢機油產生量為0.2 t/a。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 年版)》,該廢物屬于HW08 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非特定行業,900-249-08 “其他生產、銷售、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廢礦物油及沾染礦物油的廢棄包裝物”。 治理措施:環評要求以上廢物按危廢管理要求進行暫存、轉移和運輸,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后,定期交由有資質單位清運處置。 (六)風險防范措施及應急要求 1)廢機油風險防范措施 ①做好廢機油的收集儲存措施,保證危廢暫存間處于陰涼,保證處于潮濕的環境; ②做好廠區的防滲、防雨淋、防流失的設施;③危廢暫存間做好禁火、禁煙的標志,做好防火設施,設置滅火器等。 2)廢水泄漏風險防范措施 加強管理,做好污水池、事故應急池等水池的基礎建設和防滲情況。若發生池體泄漏,及時處理,及時止漏。 3)應急要求 生產中無論預防工作如何周密,風險事故總是難以根本杜絕,制定風險事故應急預案的目的是要迅速而有效地將事故損失減至最小。根據上述環境風險事故分析,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和制定演練計劃,每年進行一次綜合演練和相應的單項應急演練,安排專門部門負責編制演練計劃。演練內容包括:模擬事故、報警、啟動預案、治安保衛、物資供應、搶險搶修、傷員救護、后勤宣傳報道、社區聯絡通知、外部救援聯絡通知、向政府部門報告等內容。 |
喜喜德生態環境局
2024年8月9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