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略) :
你單位報批的《 (略) (略) 鍍鉻生線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項目代碼:(2207-*-04-01-*)收悉。項目租賃蚌 (略) 電子信息產業園( (略) )E2# (略) 。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建設2條鍍鉻生產線,同時配套建設公輔設施、 (略) 理設施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并結合環境影響技術評估意見和建設項目環評審查協調小組意見,經研究,現提出如下審批意見:
一、在嚴格落實《報告書》及本批復提出的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風險防范措施的前提下,項目建設的不利環境影響可以得到減緩和控制。我局原則同意《報告書》環境影響評價總體結論和擬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二、項目設計、建設、運營期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相關要求,顆粒物執行《施工場地顆粒物排放標準》(DB34/4811-2024)中相關要求,防止施工揚塵污染和噪聲擾民。
(二)嚴格落實《報告書》中提出的各項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加強各類廢氣收集、處理系統的設備維護和管理,確保廢氣穩定達標排放。噴砂、打磨廢氣經布袋 (略) 理后通過排氣筒高空排放;電鍍線退鍍槽設置“負壓頂吸+側吸”的措施收集堿性廢氣,收集后通過酸堿 (略) 理再經排氣筒高空排放;電鍍線鍍鉻槽設置“負壓頂吸+側吸”的措施收集鉻酸霧廢氣,收集后通過“網格凝聚回收+還原吸收法”處理,再經排氣筒高空排放。各外排廢氣按《報告書》中所列的各項標準和要求限值執行,并按相應規定規范設置各排氣筒。
加強生產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嚴格控制各環節廢氣的無組織排放,確保各類污 (略) 內和廠界監控點達標。按《報告書》要求設置200m環境防護距離,防護距離范圍內不得規劃、新建居住、教育、醫療等環境敏感建筑物。
(三)認真落實《報告書》中提出的廢水污染防治措施。廠區排水實行“雨污分流、污污分流”, (略) 理實行“分類收集、 (略) 理”。項目產生的混合廢水、含鉻廢水、酸堿廢水分別經單管進入 (略) 集 (略) (略) 理,處理后的廢水滿足安徽省地方標準《電鍍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34/4966-2024)表1間接排放標準及蚌 (略) 工 (略) 理廠接管限值等要求后,通過專用明管接管至蚌 (略) 工 (略) 理廠 (略) 理。生活污水經隔油池、 (略) 理后直接進入 (略) 集 (略) (略) 理。按《報告書》等相關要求規范設置排污口、在線監控裝置、視頻監控系統及自控閥門,并與生態環境部門監 (略) 。
(四)認真落實《報告書》中提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略) 防滲,廢水收 (略) 、電 (略) 和危廢暫存間等劃為重 (略) 域,嚴格按照不同等級的防滲規范要求進 (略) 理。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監測制度,合理設置地下水監測井和檢漏、應急抽水系統,開展定期監測,嚴防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一旦出現地下水污染,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略) 置辦法,避免對周邊地下水環境敏感保護目標和土壤造成不利影響。
(五)選用低噪聲設備, (略) 綠化,采取消音、隔聲、吸聲、減振等措施進行噪聲治理, (略) 園區西、南邊界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的3類標準,園區東、北邊界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4a類標準。
(六)按“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原則,落實各類固體廢物的收集、處置和綜合利用措施。廢槽渣、廢槽液、化學品廢包裝材料、廢機油等為危險廢物須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相關要求,規范暫存并交有資質單 (略) 置。普通廢包裝物、廢噴砂、廢純水制備濾材等按有關規定合 (略) 置。高度重視各類固體廢物的特性和相容性,避免不相容的固體廢物混合產生不良后果。
(七)嚴格落實《報告書》中提出的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應急措施,重點做好生 (略) 、危化品倉庫、危險廢物暫存間、管線及污染防治措施等場所環境風險防范工作,嚴防泄漏事故發生。按《報告書》等相關要求設置足夠容積的事故水池和初期雨水池,生產車間設置導流渠,建立事故廢水收集、處理設施監測和預警系統,在污水總排口及雨水排口設置切斷裝置,確保初期雨水、事故廢水得到全部有 (略) 理,防止事故情況下事故廢水直接進 (略) 理廠和周邊地表水體。
加強化學品環境風險管理,按要求進行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登記,認真做好本項目涉及危險化學品的運輸、使用和儲存工作,建立化學品環境管理臺賬和信息檔案。加強危險源的設備檢修、維護以及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制定完善的環境風險事故應急預案,報生態環境部門備案,并在運行中全面落實;投入生產前進行應急培訓并開展事故模擬與應急演練檢驗,生產過程中定期組織應急演練和培訓,杜絕和防范環境風險和事故排放。
(八)提高管理運營水平,加強非正常工況的環境保護工作,對非正常工況制定污染治理應急機制并落實相應的防治措施,制定完善的檢維修操作規程,進一步降低開停車等非正常工況發生頻次及污染物排放,杜絕非正常及事故排放。一旦出現事故或發現對周邊環境產生不良影響,應立即采取包括停止生產在內的必要措施,及時清除污染,防止造成環境污染事故。
(九)進一步優化工程和環保設計,不斷提高清潔生產水平,企業清潔生產指標應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
(十)加強環境管理及監測。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環境管理機制,制定完善的環保規章制度,建立完整的企業環境管理體系。加強日常運行和維護管理,確保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強化污染源管理,制定自行監測方案,落實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按規定開展自行監測和信息公開。項目實施后最終排入外環境的污染物總量不得超過核定的總量控制指標。
(十一)在項目施工和運營過程中,應建 (略) ,加強宣傳與溝通工作,及時解決公眾擔憂的環境問題,滿足公眾合理的環境訴求。定期發布企業環境信息,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三、做好與排污許可證申領的銜接,將批準的《報告書》中環境保護措施、污染物排放清單及其他有關內容,按照排污許可技術規范要求,載入排污許可證。項目發生實際排污行為之前,你公司應當按照國家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要求申請排污許可證,不得無證排污或不按證排污。
四、項目實施中應提高設計和管理水平,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各項環境管理、污染防治、風險防范措施應一并落實。項目竣工后,你公司應當按照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方可投入生產。
五、《報告書》經批準后,若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擬采用的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應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自批復之日起滿5年,方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報告 (略) 重新審核。
六、 (略) 生 (略) 負責項目“三同時”監督檢查和日常環境監督管理工作,確保項目按《報告書》及批復要求設計、施工和投入生產。
(企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MADNUXJR7C)
(略) (略)
2025年4月23日
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公告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決定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公告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十日內提起行政復議,也可以自公告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
聯系電話:0552-*(傳真)
通訊地址: (略) (略) (略) 1166號行政審批和營商環境科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