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略)
關于2025年4月15日擬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作出審查意見的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我局擬對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書)作出批復決定。為保證此次審議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書)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4月15日-2025年4月21日(共5個工作日)。
電 話:0825-#
地 址: (略) (略) 228號 (略) 行政審批科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一、擬批準的建設項目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 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 報告表(表)提出的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 | 金淺225井組鉆井工程 | (略) 大英縣 | 中國石 (略) (略) 致密油氣勘探開發項目部 | 重慶精創 (略) | 項目實施分為三個階段:鉆前工程、鉆井工程、完井測試工程;鉆前工程建設內容為新建井場(109m×42m)、道路、 (略) (450m2,含巖 (略) 150m2)、應急池(500m3)、燃燒池及設備基礎等工程,臨時占地約#m2。鉆井工程建設內容為新建2口單井(金淺225井、金淺225-1-H1井),井別均為勘探井,井型均為水平井,目的層位均為沙溪廟組,井深分別為3090m和3148m,其中水平段均為1400m。項目使用1臺ZJ40D鉆機鉆井,采用“清水+水基+油基”鉆井液方案進行鉆進,其中導管段(0-50m)使用清水鉆,一開(50m-400m)使用水基鉆井液,二開(400m-目的層)使用油基鉆井液。鉆井過程中包括有下套管和水泥固井等作業,完井測試主要包括洗井、射孔、壓裂、試氣及工程完工后設備的搬遷和井場清理等過程。 | 主要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一)生態保護措施 1、項目井場外西側設置耕植 (略) ,鉆前施工應做好表土保護工作。基礎開挖前,應預先剝離表層熟土,堆放于井場外西南側的耕植土堆場內,用于完鉆后臨時用地的回填、復墾、生態恢復表土。 2、耕植 (略) 嚴格控制在臨時用地紅線內,四周修筑臨時排水溝,排導地表徑流,排水溝末端接入排沉砂井。在表土臨時堆場周圍設置擋土墻,表面采用彩布條覆蓋,減小水土流失。 3、道路工程用條石護基,并修建排水溝,路面采用碎石鋪墊,防止雨水沖刷。井場周圍設置擋土、水墻,井場內設施基礎采用水泥砼,其余地面均為碎石鋪墊。井場內外設置排水、截水溝,減少雨水對施工場地沖刷,排水溝兩側及溝底均為水泥砂漿抹面 4、井場施工過程中,文明施工,有序作業,減少臨時占地面積;盡量縮短施工期,使土壤暴露時間縮短;施工結束后,立即采取植被恢復措施,如人工綠化、植物護坡等;表土臨時堆放場應選擇較平整的場地,且場地使用后盡快恢復植被。 5、井場表面硬化,進行雨污分流;設置擋墻、排水溝;其它 (略) 場地表面鋪一層碎石有效地防止雨水沖刷,周場圍修臨時截排水溝,井場擋土墻可有效減少水土流失。 6、放噴管線出口位置修建燃燒池,減小熱輻射對植被的影響。 7、施工過程中,文明施工,有序作業,減少臨時占地面積;盡量縮短施工期,使土壤暴露時間縮短;施工結束后,立即采取植被恢復措施,如人工綠化、植物護坡等;表土臨時堆放場應選擇較平整的場地,且場地使用后盡快恢復植被。 8、項目占地范圍內分布有少量林地,用地單位應當向所在地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后,按照管理權限報上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再由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辦理土地征占用審批手續,并按照規定標準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或采取異地補償的方式進行保護。施工期加強對周邊林地的保護,制止破壞林地、林木的行為、清除可能的火災隱患,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對發生嚴重的病蟲害、火災或其他自然災害,應當立即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和林業行政主管部門,采取措施進行防治。 9、施工期應采取標語、廣播、電視、講座等形式,廣泛開展林地管護要求、環境道德、生態意識、生態保護知識及森林效能等方面的宣傳教育。 10、施工期加強施工管理,保護植物的生境條件,杜絕對征地范圍以外的林地產生不利影響的任何行為。 11、完鉆后及時對井場以及臨時設施( (略) ) (略) 等,進行生態恢復。完鉆后對燃燒池進行覆土回填,種植普通雜草綠化恢復生態,覆土回填底層采用的礫石覆蓋回填,回填厚度為30cm;中間層采用厚度為15cm的粗砂石土回填;頂層采用厚度為35cm的預先剝離的表土進行覆蓋(取土來自井場設置的耕植土堆放場)。對臨時建筑進行拆除,對臨時用地進行整治,對臨時工房等進行覆土,并采取種植植被等生態恢復措施。 12、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盡量不占或者少占耕地,完鉆后應對損毀的土地及時進行復墾;工程應按照土地復墾方案的相關要求進行,復墾后應滿足《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TD/T1036-2013)規定要求。 (二)水環境保護措施 1、施工廢水經隔 (略) 理后回用于場地灑水,不外排;施工期間生活污水產生量小,鉆前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依托周邊農戶的廁所收集后用作農肥,不外排;鉆井期間項目生活污水經環保廁 (略) 理后罐車拉運至隆盛 (略) 理廠或其他就近的有接收能力且環保手續齊備的生 (略) 理廠(站) (略) 理達標后外排。 2、井場采取“雨污分流”。鉆井階段產生的方井雨水泵入循環系統用作鉆井泥漿配制,完井階段方井雨水泵入重疊液罐內用作壓裂液配制。井場外的雨水通過四周修建的截排水溝排入自然水系。 3、清潔 (略) 域共設置4個40m3的廢水罐,廢水罐總容積160m3。鉆井廢 (略) 理后大部分回用,剩余鉆井廢水暫存于廢水罐,定 (略) (略) 或其 (略) 處置。洗井廢水、壓裂返排液返排至應急池內,經中和、沉 (略) 理后,泵入重疊液罐內暫存,回用于壓裂液配置,剩余無法回用的壓返 (略) 置定期拉運 (略) (略) 或其 (略) 處置。 (三)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1、備用柴油發電機廢氣污染防治措施。擬建項目柴油發電機采用環保達標合格的成套產品,使用優質輕質柴油,經設備自 (略) (略) 理后由設備自帶排氣筒排放。 2、油基泥漿鉆井廢氣污染防治措施。油基泥漿不在現場配制,油基巖屑采用噸袋密封保存,減少廢氣無組織排放。 3、凝析油罐揮發廢氣污染防治措施。致密氣回收過程,撬裝氣液分離產生的凝析油經凝析油罐密閉暫存,基本無廢氣揮發,凝析油裝車過程有極少量廢氣揮發,無組織排放。 4、撬裝天然氣燃燒廢氣污染防治措施。真空相變爐產生的天然氣燃燒廢氣經自帶10m排氣筒排放。 5、測試放噴廢氣污染防治措施。測試放噴階段產氣量較低時及事故放噴時,將致密氣引至燃燒池進行點火放噴,修建燃燒池及擋墻減低輻射影響;產氣量較高時通過臨時一體化撬裝裝置收集后外運利用。 6、施工粉塵污染防治措施。通過硬化地面,井場進出口采取沖洗、灑水等措施控制揚塵。對露天堆放易揚撒的物料予以覆蓋。對開挖施工作業面(點)灑水降塵。臨時表土堆場灑水、覆蓋降塵。密閉運輸渣土、砂石等易撒漏揚散物質等措施,減少粉塵逸散。 (四)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運輸設備等車 (略) 線行駛,盡量減少鳴笛。鉆前工程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免午休期間施工,禁止夜間施工。加強設備維護, (略) ,高噪聲設備盡量遠離周邊居民建筑。 在鉆井過程中主要采取的噪聲防治措施: (略) 電,柴油發電機修建單獨發電房,設備安裝基礎敷設減振墊層和阻尼涂料,減振降噪。燃燒池設置三面建3.5m的圍墻。施工期間加強管理,做好設備日常維護。對受影響的農戶,采取租賃房屋、臨時撤離等方式。 (五)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水基鉆井巖屑、廢水基泥漿及沉淀罐污泥收 (略) 內脫水、 (略) 理后(含水率控制在60%且不呈流動態)暫存于巖 (略) ,定期外運三臺縣蘆溪鎮廣發萬合頁巖機磚廠或其他環保手續齊全且具 (略) 理能力的單位資源化利用; 油基巖屑、油基泥漿、頂替泥漿、廢油、廢油桶及廢棉紗/手套、含油污泥暫存于巖 (略) 內的危廢貯存庫(采取“六防”措施),交由四川省 (略) 或其他 (略) 置資質 (略) 置; 廢防滲材料產生于場地清理,無需暫存,完鉆后交由四川省 (略) 或其他 (略) 置資質 (略) 置; 廢包裝材料定期外售給廢品回收站,生活垃圾交由環 (略) 置。 施工完成后,對臨 (略) 域場地進行清理,不得遺留施工垃圾。 (六)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源頭控制。采取先進的鉆井方案和鉆井液體系,對鉆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泥漿漏失的情況,采用強鉆方式快速鉆穿漏失層達到固井層位。選用合理泥漿密度,實現近平衡壓力鉆井,降低泥漿環空壓耗,降低泥漿激動壓力,從而降低井筒中泥漿動壓力,減小泥漿漏失量。工程導管段利用清水鉆井液迅速鉆進,在套管的保護下能有效地保護淺層地下水。選用清潔泥漿體系進行鉆探,在鉆遇含水層時采取邊打邊下套管的方式,避免穿透含水層;每開鉆井結束后的固井作業可有效封隔地層與套管之間的環空,防治污染地下水等。 規范設置巖 (略) :采用庫房形式設置,滿足防滲漏、防雨淋、防揚塵等環境保護要求。 2、分區防滲。方井、鉆 (略) 域、泥漿循 (略) 域、 (略) 域、燃燒池(含分離排水池、排水溝)、應急池、 (略) 、隔油池、發電房基礎、 (略) 、材 (略) 等區域設為重 (略) ,防滲性能應不低于150mm混凝土或2mm厚高密度聚#烯膜、滲透系數不大于10-10cm/s,或采取鋪設滲透系數不大于10-10cm/s、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的防滲措施;除重 (略) 域的其 (略) 域、井場四周清污分流截排水溝、環保廁所、集 (略) 域為一 (略) ,等效黏土防滲層厚度大于等于1.5m,滲透系數小于等于10-7cm/s。重點防滲和一般防 (略) 域為簡 (略) ,采用水泥硬化地面。 3、加強鉆井廢水管理,防止出現廢水滲漏、外溢或應急池垮塌等事故。 (略) 定期進行地下水監測,以及時 (略) 地下水狀況,一旦發生污染,及時采取應急、補救措施。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