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局擬受理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9月9日-2024年9月23日(10個工作日)。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上述擬作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聯系電話:0798-*
通訊地址:江 (略) 昌江區梧桐大道66號高新區生態環境局
郵編:*
項目名稱 | (略) 年產12噸青霉胺原料藥項目 |
建設地點 | 景德鎮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略) 現有廠區內 |
建設單位 | (略) |
環評機構 | 南昌 (略) |
擬受理審批公示日期 | 2024年9月9日 |
建設項目概況 | 本次項目在現有工程的基礎上進行改擴建,廠區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7°06′25.935″,北緯29°15′6.337″,計劃在104生產車間新建12t/a青霉胺生產線;改造現有各車間廢氣排放措施,取消現有*排氣筒,各車間廢氣處理措施轉為車間預處理,新建一套“一級堿噴淋+RTO焚燒裝置+一級堿噴淋”廢氣處理措施,現有各車間廢氣經預處理后合并進入“一級堿噴淋+RTO焚燒裝置+一級堿噴淋”處理后通過DA001排氣筒(25m,改建排口)排放,現有DA005、DA006改為DA002、DA003;在510生產車間新建一套三效蒸發處理裝置,高鹽廢水經三效蒸發處理后進入現有污水處理站處理。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廢氣防治措施 該項目廢氣主要有工藝廢氣、罐區廢氣、RTO燃料燃燒及過程產生廢氣、三效蒸發廢氣、危廢暫存間廢氣、污水處理站廢氣等。104生產車間工藝廢氣經“一級堿噴淋+一級水噴淋”預處理后與儲罐區廢氣、三效蒸發廢氣一并通過“一級堿噴淋+RTO焚燒裝置+一級堿噴淋”處理達標后由改建DA001(25m)排氣筒排放。鍋爐廢氣通過DA002排氣筒(18m)排放。污水處理站、危廢暫存間廢氣經“生物濾池”處理后通過DA003排氣筒(18m)排放。 2.廢水治理措施 該項目外排廢水主要為生產工藝廢水、尾氣吸收廢水、設備及地面沖洗廢水、實驗室廢水、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等。高鹽廢水經三效蒸發處理后與高濃度廢水經“高濃度調節池+鐵炭微電解+沉淀+芬頓氧化+沉淀+氣浮”處理后,與低濃度廢水、生活污水一并經“低濃度調節池+混凝沉淀+厭氧池+A/O池+二沉池+生物濾池+臭氧消毒+出水池”處理,達標后排入園區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 3.噪聲防治措施 該項目噪聲主要來源于各類生產設備、泵類、風機等,噪聲源強約80~105dB(A),采取隔聲、消聲、減振等措施并經綠化吸收及距離衰減。 4.固體廢棄物處置措施 該項目固體廢物主要為生產工藝過程產生的廢濾渣、廢活性炭、廢過濾膜、蒸餾殘液、廢濾袋、過篩渣、過濾器粉塵、廢包裝材料、廢水處理污泥、廢鹽、廢礦物油、廢分子篩、在線監測廢液、廢保溫材料、RTO廢耐火材料和生活垃圾等,其中廢濾渣、廢活性炭、廢過濾膜、蒸餾殘液、廢濾袋、過篩渣、過濾器粉塵、廢包裝材料、廢水處理污泥、廢鹽、廢礦物油和在線監測廢液屬于危險廢物,依托現有危廢暫存間暫存,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廢分子篩、廢保溫材料、RTO廢耐火材料屬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依托現有一般固廢暫存間暫存,廢分子篩、廢保溫材料由廠家回收處理,RTO廢耐火材料委外綜合利用; (略) 政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理。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頭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監控、應急響應”相結合的原則,從污染物的產生、入滲、擴散及應急響應全階段進行控制。 6.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根據《建設項目風險評價技術導則》(*)中要求,判定本項目環境風險綜合潛勢為Ⅳ。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項目涉及的*醇、鹽酸、硫酸、危險廢物等均屬于危險物質。項目主要風險源為生產工藝裝置、倉庫、儲罐區及環保設施。該項目依托廠區現有的事故應急池、初期雨水收集池,滿足相關要求。 |
公眾參與 情況 | 公眾參 (略) 絡公示、報紙公示,公示均未收到自發形式的公眾意見。 |
環評文件: (略) 年產12噸青霉胺原料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公參說明: (略) 年產12噸青霉胺原料藥項目公眾參與說明書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