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通榆縣2024年排 (略) 建設工程 |
| (略) 通榆縣開 (略) 、 (略) 、 (略) 、 (略) 、 (略) (略) 。 | | *.72 |
| 通榆縣城鎮公共事業管理處 | | 田玉柱 |
| *.88 | | 115 |
| 2025-09-30 |
| 改建 |
| |
| 吉林省通榆縣2024年排 (略) 建設工程 規劃投資*.*元,本次建設共實施六項工程: 1、新發街東區排水防澇管線工程 本項目鋪設雨水DN800鋼筋混凝土管約981米,DN1000鋼筋混凝土管約443米,DN1500鋼筋混凝土管約541米,DN400鋼筋混凝土管約433米;鋪設排水DN600鋼筋混凝土管約1683米,DN800鋼筋混凝土管約294米,DN1000鋼筋混凝土管約1311米; 2、 (略) 排水管線防澇工程 其中排水管道鋪設DN1200鋼筋混凝土管約2223米,285米頂管施工;雨水管道鋪設DN1000鋼筋混凝土管約1511米,282米頂管施工,DN2200鋼筋混凝土管約約714米。 3、鐵西雨水泵站出水管線排水防澇工程 新建DN1500壓力管線約5890米,閥門井6座,排氣井1座,排泥井1座。 4、2號雨水泵站進水管線排水防澇工程 本工程為通榆縣新發街 (略) 交匯,進2號雨水泵站排水管道改造,擬重新鋪設排水管。本項目鋪設雨水DN1500鋼筋混凝土管231米,DN300鋼筋混凝土管140米;鋪設排水DN1200鋼筋混凝土管125米。 5、1號排水泵站建設工程 為了承接長青街DN1000管道內排水,擬在長青街與生態大街交匯處設置一排水泵站,處理規模為*m3/d,提升后接入生態大街新設計管線,最后接入現有泵站。 6、一體化泵站建設工程 (略) (略) 口設置一一體化泵站, (略) 內排水,揚程3m,水泵選用潛污泵,兩用一備。 (略) (略) 口設置一一體化泵站,承 (略) 內排水,揚程3m,選用潛污泵,兩用一備。施工生活區配套建設防滲旱廁和封閉式防滲化糞池各一座。 |
| | | |
| 有環保措施: 施工中產生的施工揚塵和汽車尾氣采取圍擋圍護、施工現場灑水、施工物料遮蓋、加強車輛保養減少尾氣排放、杜絕超載、減少揚塵措施后通過自然擴散排放至大氣環境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隨著施工期的逐步進展而消退。 |
| 生活污水 有環保措施: 施工中產生的生活污水采取排入防滲旱廁經化糞池預處理措施后通過定期清運排放至城 (略) 進入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 生產廢水 有環保措施: 施工中產生的物料清洗和泥漿廢水采取沉淀處理措施后通過回用于施工工序,噴灑場地排放至循環利用的施工現場,降低取水成本。 其他措施: 施工機械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含油廢水,通過隔油池隔油的方式進行收集、處理,上層油脂集中收集委托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回收后統一處理,下層清液用于施工場地灑水抑塵。 |
| 環保措施: 施工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可利用的回收利用。挖方棄土部分用于場地回填。多余的棄土和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運至指定的垃圾堆放點,由環衛部門負責(通過垃圾中轉站)運送到垃圾處理場統一處理。 |
| 有環保措施: 施工期的噪聲是由施工機械、設備和工程運輸車輛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施工中采取設置隔聲帶、減少大量高噪聲設備集中使用、夜間不使用高噪聲設備、在規定時段禁止施工(早6:00以前;中午11:30-14:00;晚22:00以后)等噪聲治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可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的排放限值 |
| 有環保措施: 本項目所在地現為一般建設用地,不占生態紅線,周圍沒有環境敏感點,本次建設不涉及砍伐,不改變土地使用性質。垃圾分類回收、集中處理,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
| |
| |
|
備案回執:該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已經完成備案,備案號:*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