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縣始終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 (略) 關于法治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現報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準確把握法治建設正確方向。一是深入學法治思想。健全完善常態化學法治思想精神實質。全年全縣共舉辦法治思想專題講座1次,縣政府常務會會前學法12次,全縣各級各部門開展法治學臺事項梳理填報率、發布率均達到100%;“放管服”改革情況。截至目前,我縣發布政務服務事項(略)條,網上可辦占比99.98%,即辦事項占比55.72%, (略) 辦率81.11%,累計接待辦事群眾約19.(略)人次。
(三)打造“三化一流”營商環境,扎實推動經濟社會高質發展。一是以宣傳引導為營商環境造勢。不斷擦亮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新名片,組織相關部門深入企業、鄉鎮、村組,面對面向廣大群眾宣傳和解讀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與實際成效,進一步擴大社會公眾對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的知曉率和認同感。2024年,全縣共為企業辦實事3000余件。二是切實提高政務服務效能。政務服務中心多措并舉,全力推進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做到“讓 (略) ,企業和群眾少跑腿”,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推進6項惠民便企示范應用場景和高頻特色服務事項:其中,4項高頻特色服務項目(幫辦導辦、上門辦、景區預約、志愿活動)已在“湘易辦”上線,并投入使用;2項惠企便民服務場景(電子證照云服務和健康管家),也已投入應用。三是以“法治支撐”贏得企業安心。一方面,依法辦事“有力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一是落實“三集中三到位”。共進駐37個部門,其中,25個部門入駐政務中心,12個部門授權政務中心綜合窗口,大廳可辦事項1558項。制定《沅陵縣政務服務中心關于2023年度省優化營商環境評價問題的整改提升方案》。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推行“信易批”服務機制,上報省級“信易+惠民便企場景申報表”,全年實現涉企辦件192件、涉工程辦件135件、涉自然人辦件2082件;信用承諾48個、合同履約58個、信用核查271個,完成“湘易貸”走訪企業7家。另一方面,柔性執法“有溫度”。全縣主要行政執法單位的300余項“柔性執法清單” (略) 公布,行政罰沒收入保持往年整體水平(無異常增長情況)。建立民營企業法律服務“綠色通道”,依托“三源共治”平臺,將訴訟服務和多元解紛觸角延伸到基層的“神經末梢”。
(四)踐行法治為民宗旨,切實維護社會和 (略) 。一是發揮人民調解“防線”作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推進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強化人民調解在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廣大群眾首選人民調解解決糾紛意識。一年來,全縣人民調解共排查出矛盾糾紛隱患(略)起,調解2730起,調解成功2686起,調解成功率98.3%;鐵腕整治社會治安亂象,有效打擊違法犯罪活動, (略) 平安穩定,全縣信訪工作源頭治理和信訪工作法治化穩步推進,全市基層政法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我縣召開。二是規范行政復議與應訴。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行政應訴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提升和擴大行政復議的社會知曉度和影響力,切實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持續加強行政應訴工作,堅持一案一研判、復雜案件跟蹤研判,做到答辯意見形式規范、說理充分,證據清單依據明確、事實確鑿。2024年,已受理72件,已辦結復議案件65件,糾錯率為40%;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相關制度,認真做好答辯舉證工作,支持和配合行政審判工作。全年縣級政府共收到行政應訴案件一審14件、二審6件,各單位各部門出庭應訴率達100%。三是精準落實“八五”普法。年初對普法責任制單位開展履職測評,確保年度普法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創新普法形式,招聘多名在校大學生兼任普法專職(責)副所長,組織開展各類普法宣傳活動35余場次,免費發放宣傳資料(略)余份;創新普法形式,充分發揮新媒體法治宣傳作用, (略) 打造“短視頻普法”普法名片。四是不斷完善公共法律服務。踐行法治為民,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發揮 (略) 作用,加強規范化建設, (略) 發揮作用。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今年解答群眾來訪、來電咨詢700余人次。“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服務持續升級,縣鄉村三級法律顧問“e服務微信群”建設全覆蓋,共培養“法律明白人”骨干500余人,農村法治基礎進一步夯實。
二、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法治意識還有不足。個別單位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落實不到位,沒有親自參加探討部署、推動落實法治建設工作,缺乏親自部署、親自主抓的意識;個別鄉鎮對法治建設相關概念混淆不清,將法治建設工作等同于普法工作,認為法治建設工作就是司法所的工作;部分行政執法隊(略)混編混崗,實際執法人員僅占編制數量的部分,執法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全年開展執法頻次極低。
(二)“放管服”改革還需深化。個別單位對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緊迫性重要性艱巨性認識不足,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重視還不夠、主要領導親自研究解決問題不多和工作抓而不緊、抓而不準、抓而不實等問題。
(三)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還待加強。部分領導干部依法決策意識不強,依法決策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執行力度不夠,行政執法公示不符合要求,執法程序不夠規范。
三、2025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工作打算
(一)以法治理論為遵循,持續加強各項決策部署落地。深入貫徹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部署要求,扎實推進依法行政,抓好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落實,完成“一規劃兩方案”的驗收評估,強化法治督察的結果運用,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關鍵少數”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穩定、深化改革、化解矛盾、防范風險和推動發展的能力。
(二)以改革發展為動力,切實提升行政執法質效。創新執法方式,加強執法司法協作配合,落實教育原則,廣泛推行包容審慎執法,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范等柔性執法方式,推動執法力度溫度“雙融合”,實現“三效”合一;強力推進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簡單粗暴執法、野蠻執法、逐利執法等突出問題整治,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三)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堅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入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全力解決企業資金、供地、用能、用工等問題;進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著力降低政務服務、項目審批、資源要素等成本, (略) 場主體負擔;推動政務誠信、 (略) 場行為、嚴管涉企執法收費,建設高 (略) 場體系。
(四)以人民利益為根本,扎實推進基層依法治理。建立健全矛盾糾紛事前預防、摸排研判、多元化解等機制,確保矛盾糾紛源頭實質化解;深入落實“三高四新?法治護航”三年行動,健全重大風險管控閉環機制,確 (略) 穩定,社會公平正義,人民安居樂業。
沅陵縣人民政府
2025年2月5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