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環建字〔2024〕XX號
關于《本溪鋼鐵(集團) (略) 石灰石礦明山采場擴界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征求意見稿)
本溪鋼鐵(集團) (略) 石灰石礦:
你公司報送的《本溪鋼鐵(集團) (略) 石灰石礦明山采場擴界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已收悉。根據環評專家評審意見及技術評估報告結論,經我局2024年建設項目審查委員會第七次會議討論同意,現批復如下:
一、項目概況
項目位于 (略) 溪 (略) 大明山,總投資726.*元,環保投資27.*元,環保投資占比3.8%。本項目屬于改擴建項目,原有項目于2011年12月取 (略) 環境保護局出具的《關于本溪鋼鐵(集團) (略) 石灰石礦明山礦區延續開采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本環(礦)建字〔2011〕8號)。本項目建設內容為明山礦區進行深部擴界,仍為露天開采,平面礦區范圍不變,還由8個拐點界定,面積0.5067km2,標高范圍從406.1890m至139.1890m調整為406.1890m至95m,其中開采范圍為406.1890m至100m,集水泵坑占用范圍為100m至95m。項目開采石灰巖礦利用現有破礦工業場地破碎后采用現有 (略) 運輸方式外運,礦山開采規模不變,現有破碎站、工業場地等附屬設施均利舊,開采石灰巖規模*t/a(黑色冶金熔劑用石灰巖礦*t/a、水泥用石灰巖礦*t/a),設計利用儲量*t,占總保有資源量1690.*t的70.34%,服務年限6年8個月(本次設計服務年限起始時間為2022年4月1日)。
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本項目屬于“鼓勵類”,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在嚴格落實報告書和本批復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和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后,從生態環境角度,同意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所列建設項目地點、生產規模和環境保護措施進行建設。
二、項目建設應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和風險防控措施,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嚴格落實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工地周圍應當設置不低于1.8米圍擋,裝卸廢石運輸車輛應降低裝卸高度、限制車速并進行覆蓋,運輸車輛在除泥、沖洗干凈后方可駛出作業場所,易產生揚塵的物料及臨時堆場采取有效遮蓋等防塵措施,定期灑水抑塵后,施工期揚塵排放濃度應滿足《施工及堆料場地揚塵排放標準》(DB21/2642-2016) (略) 建成區揚塵排放濃度限值要求;施工期沖洗場沖洗廢水經廢水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建設過程,施工人員生 (略) (略) ;施工期噪聲通過定期進維修保養機械設備,嚴格控制施工時間,夜間禁止施工,施工廠界噪聲應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相關限值要求;施工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無法利用的建筑垃圾應收集后送至指定地點臨時堆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
(二)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本項目運營期露天采場作業采取濕式鉆孔,設置噴霧灑水設施,礦石/廢石裝卸降低高度,灑水濕潤,必要時覆蓋防塵布、 (略) ,運輸物料進行覆蓋,灑水 (略) 灑水,廠界無組織廢氣排放應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表2標準限值要求。
(三)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運營期露天采場采坑內匯水匯入至坑底集水池(1000m3)內,經沉淀池(500m3)沉淀后回用于各作業面用水、抑塵用水、綠化用水等。本項目不新增勞動定員,無新增生活污水產生。
(四)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運營期噪聲通過選用低噪聲設備、采取基礎減振等措施,廠界噪聲應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2類標準要求。
(五)嚴格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控措施。運營期產生的廢石作為建筑材料綜合利用,一般固體廢物應滿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相應標準要求。廢機油、廢油桶暫存于危廢貯存庫(48m2)內,定期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危險廢物應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理。
(六)嚴格落實生態保護及恢復措施。全面落實綠色礦山建設和管理要求,禁止破壞用地范圍外地表植被和土壤。對于施工臨時占地進行土地復墾和植被重建工作。落實項目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采用邊開采邊復墾的措施,對現有的外排土場和露天采場的邊坡進行復墾,礦山閉礦后對工業場地地表設施拆除、清運,露天采場平整,覆蓋表土,種植適合當地生長的植被。
(七)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控措施。本項目 (略) 對炸藥進行派送,委托有資質爆破部門進行爆破作業,危險貯存庫采用防風、防雨、防曬、防滲處理。本項目應建立健全安全、環境管理體系,制定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職工培訓,提高應急處理能力;修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完成備案,開展應急預案演練等。
三、你公司應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嚴格執行排污許可制度。建立企業內部生態環境管理機構和體系,明確人員、職責和制度,加強生態環境管理,推進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規范要求,開展環保設備設施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和隱患排查治理,落實安全生產各項責任措施。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落實各項環境保護措施以及環境保護設施投資,項目竣工后,須按規定程序實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并向社會進行公示。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批準后,該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生產工藝或者污染防治措施發生重大變動,且可能導致環境影響顯著變化(特別是不利環境影響加重),應當重新報批該項目環境影響文件。
五、項目日常環境監督檢查 (略) 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負責。
(略) 生態環境局
XXX月XX日
(此件公開發布)
抄送: (略) 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 (略) 生態環境服務中心、遼寧 (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