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 (略) (略) 鋁質船舶建造及船舶修理、拆解改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審查意見的函
(略) (略) :
你公司報來的《 (略) (略) 鋁質船舶建造及船舶修理、拆解改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項目代碼2408-(略)-04-02-(略))已收悉。項目位于 (略) 樅陽縣樅 (略) 135號,使用的岸線起點坐標為:X=(略).811,Y=(略).442,中點坐標為:X=(略).261,Y=(略).285,終點坐標為:X=(略).942,Y=(略).841。項目總投資(略)元,項目在 (略) 內建設,按照CB/T3001-2020標準,將4號船臺改建為三級IV類修船船臺;將3號船臺改建為拆船船臺;按照CB/T3000-2019要求,將倉庫改建為三級鋁質一般船舶建造車間;并完善輔助工程、儲運工程、公用工程和環保工程。項目建成投產后,造船產能由(略)噸/年調整為5.(略)噸/年,新增修船產能(略)噸/年、拆船產能(略)噸/年、鋁質一般船舶建造產能0.(略)噸/年。經研究,現提出如下審批意見:
一、項目符合《銅陵港總體規劃(2035年修訂)》、 (略) “三線一單”生態 (略) 管控要求,并符合相關產業政策規定。在落實《報告書》提出的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環境風險防范措施,以及本批復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后,工程建設導致的不利生態環境影響可以得到緩解和控制。管委會原則同意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總體評價結論和擬采取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二、項目設計、建設及運行管理應重點做好的工作
(一)嚴格落實各項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規劃在長江枯水期內完成。施工廢水經隔油、 (略) 理后回用于生產,生活污水依托現 (略) (略) 理,建筑垃圾嚴禁置于航道中,施工結束后及時清場。運營 (略) 初期 (略) 域初期雨水通過規范布設的管線分別有效收集至4座初期雨水收集池(有效容積分別為45立方米、50立方米、55立方米、120立方米)收集,初期雨水通過初 (略) 理裝置(隔油+沉淀)處理,生活污水經化糞 (略) 理達到接管標準后均納入樅陽縣 (略) 理廠。外排廢水執行樅陽縣 (略) 理廠接管標準,樅陽縣 (略) 理廠尾水排放執行《城 (略) 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略))中一級A標準。新增艙底含油污水等由有資質的船舶污染物接 (略) 理,新增的除銹廢水經自帶 (略) 理裝置(隔油+沉淀)處理后回用。
(二)切實加強全廠廢氣收集、處理系統設計建設和維護管理。施工期嚴格按照《報告書》要求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采取建筑施工“圍、蓋、灑、洗”等措施,項目施工做到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路面硬化、土方開挖濕法作業、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等“六個百分之百”,嚴格控制粉塵排放。運營期室內噴涂產生的VOCs經“密閉負壓+集氣罩+二級活性炭吸附”處理后,通過15m排氣筒(DA001)排放;室外噴涂產生的VOCs經“圍擋+移動式活性炭吸附” (略) 理后無組織排放;切割產生的顆粒物經“ (略) 圍擋+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無組織排放;除銹由“噴砂除銹”調整為“高壓水除銹”;焊接煙塵通過移動式焊接煙塵 (略) 理后無組織排放。顆粒物和有機廢氣等有組織排放 (略) 地方標準《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1/933-2015)表1標準,無組織排 (略) 地方標準《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1/933-2015)表3標準。
(三)規范固 (略) 理處置。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對固體廢物進行分類收集、 (略) 置。施工期建筑垃圾分類收集存放并采取遮蓋措施,盡量回用,其余部分及時清運至指定消納場所;生活垃圾集中收集, (略) 政環衛部 (略) 理;運營期廢鋼材、廢家具電器、廢塑料、廢電線、導航雷達、廢玻璃、木作件、機械設備,外售綜合利用;剩余燃油經收集后由物資回收部門回收利用; (略) 回收利用;廢油泥、油柜油箱、漆渣、廢機油、廢潤滑油、廢電子器件等,委托有資 (略) 理;收集塵、含油廢抹布和手套與生活垃圾一并送環衛部門統一清運。廠內一般固廢暫存場所須符合《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略))中相關要求,一般固體廢物進行綜合利用應按照《安徽省固體廢物源頭管控實施辦法》要求進行申報登記;危險廢物經分類收集后暫存于危廢暫存庫,并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
(四)施工期安排好作業時間,噪聲排放需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略))中相關標準。運營期選用低噪聲設備,采用建筑隔聲、基礎減振等綜合降噪措施,噪聲排放須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略))4類標準。
(五)施工期加強對施工人員管理,施工結束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及時對裸露土地進行植被回復。運營期 (略) 綠化和植被保護,同時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落實各項生態保護措施,切實保護水域生態環境和水生生物;嚴禁向長江傾倒廢物,艙底含油廢水轉運做好臺賬記錄備查。
(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規范設置污染物排放口和固體廢物堆放場所并設立標志牌,規范配置跟蹤監測井、 (略) 。按照根據《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總則》(H942-2018)、《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HJ1124—2020)和《報告書》提出的環境管理及監測計劃,開展環境監測,依法向社會公開監測結果。加強入廠及拆解船舶管理工作,防范船舶事故風險。按照《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環保部公告2016年第74號)要求,細化并落實環境風險防范 (略) 置措施。設置1座有效容積為120m3(4#初期雨水收集池兼)的事故池,配備風險應急物資,修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報生態環境部門備案,定期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防范環境風險。
三、根據《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總則》(H942-2018)、《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HJ1124—2020)等技術規范,經樅陽縣生 (略) 核定,全廠廢氣經治理后主要污染物VOCs有組織排放總量為0.1t/a。
四、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應依照《排污許可管理條例》規定,及時申領排污許可證;并按規定程序實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
五、按照《報告書》明確的生產工藝進行生產,若項目的建設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污染防治、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由樅陽縣生 (略) 、安徽樅陽經 (略) 管理委員會建設和 (略) 負責該項目事中事后監督管理。
(建設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略)51C)
安徽樅陽經 (略) 管理委員會
2025年3月14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