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審服環字〔2024〕41號
關于岐山縣常安順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標準化
畜牧產業園(二期)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岐山縣常安順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
你單位報來《關于報批〈岐山縣常安順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標準化畜牧產業園(二期)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申請》及相關材料收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經我局研究,現批復如下。
一、本項目位于岐山縣雍川鎮何家村,建設性質為擴建。本次擴建項目不新增占地,利用現有項目北區空閑場地進行建設,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18米×50米豬舍15棟,全自動給料塔15套,配套建設管理房1棟及其他輔助設施。本項目建成后年出欄育肥生豬*頭,本次擴建項目建成后廠區總養殖規模為年出欄生豬*頭。項目總投資*元,其中環保投資259.*元,占項目總投資的12.99%。
經審查,在全面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和本批復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后,該項目所產生的不利生態環境影響能夠得到一定緩解和控制。我局原則同意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總體結論和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二、項目在建設和運行管理中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項目應符合動物防疫相關規定,養殖場與周邊居住區留有一定的防護距離,該區域內不得設置學校、醫院、長期居住區。場界四周要設置一定寬度的喬木隔離林帶,減少氣味和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二)嚴格落實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優化施工場地布設、施工方式、施工工藝,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減緩施工期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對施工現場和建筑物體應分別采取圍欄、覆蓋遮蔽等措施,并依照《 (略) 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落實揚塵防治措施,確保施工場地揚塵滿足《施工場界揚塵排放限值》(DB61/1078-2017)。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聲擾民,施工期噪聲須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要求。
(三)對有組織、無組織廢氣進行收集、控制和治理。嚴格按照《報告書》要求,落實并優化各項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合理設置排氣筒,確保大氣污染物排放滿足或優于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要求。糞污采用干清糞處理工藝,日產日清;豬舍設置通風換氣系統,定期噴灑生物除臭劑;低氮飼料喂養;糞污處理區池體采用地下全封閉結構等措施控制無組織排放。堆肥發酵區產生的惡臭氣體采取噴灑除臭劑,臭氣經密閉收集后送至生物除塵塔處理后經15m排氣筒達標排放。沼氣燃燒廢氣須集中收集處理后達標排放。食堂油煙采用油煙凈化器處理后通過專用煙囪排放。養殖場廠界臭氣濃度須滿足《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表7中集約化畜禽養殖業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廠界H2S、NH3須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表1中二級標準;沼氣燃燒廢氣須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二級標準;食堂油煙排放須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中的標準要求。
(四)加強水環境保護。依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污污分流、分質處理”的原則,設置雨水、 (略) ,擴建糞污處理系統,須確保糞污處理能力和標準滿足項目建成后運營需要。本項目液體糞污經黑膜沼氣池厭氧發酵無害化處理后液體糞污進行綜合利用,應符合《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GB/T*-2018)《畜禽糞便還田技術規范》(GB/T*-2010)相關要求,配套土地面積應達到《畜禽糞污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要求的最小面積。
根據《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的要求,在畜禽養殖場與還田利用的農田之間應建立有效的 (略) 絡,通過車載或管道形式將處理(處置)后的污水輸送至農田。要加強管理,嚴格控制污水輸送沿途的棄、撒和跑、冒、滴、漏。同時畜禽養殖場糞污排入農田前必須進行沼液暫存處理,廠區需建設沼液暫存池,以解決農田在非灌溉期間 (略) 問題,貯存池的貯存期不得低于當地農作物生產用肥的最大間隔時間和冬季封凍期或雨季最長降雨期,一般不得小于30天的排放總量。采取分區防治措施,設置地下水監控井,定期對監控井取水監測,確保項目區域生產用水不因項目建設而受到影響。
(五)落實隔聲降噪措施。選用先進低噪聲的生產設備,并采取有效的隔音、減震和降噪措施,確保項目廠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2類標準要求。
(六)做好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項目豬糞便、沼渣好氧堆肥發酵后作為固體肥料原料外售;病死豬尸體廠區冷庫儲存,定期送相關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處置,無害化處置執行農業部關于印發《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的通知(農醫發〔2017〕25號)《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81-2001);廢脫硫劑由供貨廠家回收;醫療廢棄物暫存于醫療廢物貯存間,定期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置;生活垃圾設垃圾收集桶統一收集后,由專人運送至生活垃圾暫存點,由環衛部門定期統一清運處理;廢油脂收集后交由有餐廚垃圾處理資質單位處理。嚴格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2023)要求,規范固體廢物貯存場所管理。
(七)制定環境風險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加強物料儲存管理、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管理,落實各種應急設施、設備與器材等,強化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管理,確保環境安全。
(八)落實報告書提出的環境管理和環境監測計劃,嚴格落實廢氣、噪聲、地下水等各項污染物的監控方案和環境監測工作,建立污染源與環境監測技術檔案。
三、項目建設應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項目建成后,須按規定時間和程序實施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四、你單位是建設項目選址、建設、運營全過程落實環境保護措施、公開環境信息的主體,應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等要求公開建設項目環評信息,暢通公眾參與、監督渠道,保障可能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的公眾環境權益。
五、你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時限在項目投入使用并產生實際排污行為之前重新申領排污許可證,并嚴格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的污染物排放種類、濃度、總量等排污。
六、《報告書》經批準后,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生產工藝和環境保護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應當重新報批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七、按照原環境保護部《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事中事后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環發〔2015〕163號)和《關于加強審管聯動提升事中事后監管效能的實施意見》(寶辦發〔2022〕14號)規定, (略) 生態環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該項目的事中事后監管工作。
(略) 行政審批服務局
2024年6月19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