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市生態環境局關于2024年1月30日擬作出4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查意見的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2024年1月30日我局擬對4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1月30日-2024年2月4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5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要求聽證。
聯系電話:*(兼傳真) 郵編:*
聯系地址: (略) 振興區愛河大街121- (略) 公共行政服務中心生態環境局窗口
表1 擬審查環評文件基本情況公示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單位 | 建設地點 | 環評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聯系電話 |
1 | (略) (略) 鎂精粉浮選項目 | (略) (略) | (略) (略) 弟兄山鎮陳家村八組 | (略) 益環 (略) | 本項 (略) 弟兄山鎮陳家村八組,原廠為鐵選廠項目,成立于2004年,投產運營時間為2007年7月至2011年12月,2012年1月停產。由于鐵精粉銷路不暢等原因, (略) 被收購并更名為 (略) ,擬拆除鐵精粉生產線,改為新建設1條鎂精粉浮選生產線,新增濕式球磨機、分級機、浮選機、濃縮機及過濾機等設備,年產鎂精粉5萬t/a。項目無新增占地面積,總占地面積為42679.8m2,其中選廠占地面積為17481.8m2,尾礦庫占地面積為25198m2?,F狀尾礦庫壩高為19m,總庫容15萬m3,剩余庫容為4.2萬m3,剩余有效庫容為3.36萬m3,剩余服務年限2.69年。尾礦庫期滿后,尾礦經壓濾系統處理后,作為建筑材料綜合利用。 | 一、主要污染物1.廢氣:裝卸廢氣、投料廢氣及尾礦庫干灘揚塵;2.廢水:生產廢水(選礦工藝廢水、尾礦庫回水、尾礦壓濾廢水)、生活污水;3.噪聲:設備噪聲;4.固廢:一般固體廢物(收集塵、廢布袋、落地灰、尾礦渣、沉淀渣)、危險廢物(廢潤滑油、廢油桶)、生活垃圾。 二、污染防治措施1.廢氣:原料、成品在密閉原料庫、成品庫中存儲、裝卸,灑水抑塵;投料廢氣經集氣罩收集后由1臺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經1根15m高排氣筒有組織排放;尾礦庫干灘揚塵采取多管放礦、灑水抑塵等措施,降低揚塵產生。2.廢水:生產濃縮廢水及過濾廢水經三級沉淀池處理后回用作為選礦工藝用水,不外排。尾礦壓濾廢水排入容積為300立方米蓄水池,沉淀處理后回用作為選礦工藝用水,不外排。尾礦庫回水排入容積為300立方米集水池,泵回選廠回用作為選礦工藝用水,不外排。3.噪聲:用低噪聲設備,采取減震、隔聲等措施,降低噪聲影響。4.固廢:收集塵、落地灰統一收集后回用,不外排;廢布袋統一由廠家回收利用;尾礦渣在尾礦庫服務期限內排入尾礦庫,尾礦庫服務期滿后經壓濾系統處理后,作為建筑材料綜合利用;廢潤滑油、廢油桶暫存于危廢貯存點,定期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置;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 0415-* |
2 | (略) 三 (略) (冶金熔劑用石灰巖)改擴建項目 | (略) 三 (略) | (略) (略) 賽馬鎮賽馬村梨樹溝~石灰窯溝 | 沈陽 (略) | 本項 (略) 賽馬鎮賽馬村梨樹溝~石灰窯溝,礦區面積61.98公頃,現存2處露天采場、3處堆料場、1處廢石場、1處工業場地、1處表土場,采用露天開采方式,開采礦種為石灰巖,生產規模為30萬噸/年。礦山于2007年12月編制完成《 (略) 三 (略) 年開采3萬噸石灰石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于2008年1月 (略) 環境保護局的批復;于2014年8月編制了《 (略) 三 (略) 石灰巖礦提高產能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于2014年10月24日 (略) 環境保護局的批復。本次項目為擴建,擴建后面積不變,礦區范圍由8個拐點組成,面積為61.98公頃,擴建項目新增斜坡道占地、工業場地、臨時廢石場選址,均位于礦區內原露采已有損毀范圍內,采礦方式由露天開采轉為地下開采,開采標高為+450m~+50m,首期開采160m以上水平,開采規模由30萬噸/年提升至100萬噸每年,服務年限為44年。 | 一、主要污染物1.廢氣:井下開采粉塵、礦石堆存裝卸粉塵、廢石堆存裝卸粉塵及運輸道路揚塵;2.廢水:采場匯集雨水、生活污水;3.噪聲:空壓機、通風機設備噪聲等;4.固廢:廢石、廢機油、廢油桶、生活垃圾。 二、污染防治措施1.廢氣:通過濕式鑿巖,灑水抑塵,保持原礦石濕潤,抑制開采粉塵;堆場采用苫布覆蓋,裝卸過程采取灑水降塵措施,降低礦石及廢石堆存裝卸粉塵;運輸道路定期灑水,車輛減速慢行,覆蓋苫布,降低運輸揚塵。2.廢水:采場匯集雨水用水泵抽排至工業場地地表高位水池(容積為600m3),經沉淀后供給井下生產、灑水抑塵、綠化等回用;生活污水排入現有防滲化糞池內,定期清掏。3.噪聲:空壓機安裝消聲器、基礎減振并布置在空壓機房內;通風機采取基礎減振及建筑隔聲等措施,降低噪聲影響。4.固廢:運營期第一年廢石臨時堆放,定期外售綜合利用,第二年開始廢石不升井,全部回填井下采空區;危險廢物暫存庫內,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回收處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5.生態保護:本項目不新增破壞面積,項目建設期及運營期對礦區不再利用的已損毀區域進行生態恢復,建設期對采場1、采場2、堆料場2、堆料場3以及堆料場1部分區域進行恢復,總計恢復面積為9.2925公頃;礦山運營期逐步對露天采場1、采場2及運營期第2年的廢石場等不再利用的已損毀區域進行生態恢復,總計恢復面積為17.5667公頃,恢復為喬木林地;礦山服務期滿后,對礦區剩余所有損毀區域進行生態恢復,總計恢復面積為7.8212公頃。 | 0415-* |
3 | 青城子鎮集中供暖29MW鍋爐擴建及環保設施升級改造項目 | (略) 青城子鎮人民政府 | (略) (略) 青城子鎮麻泡社區 | 丹東 (略) (略) | 該項 (略) 青城子鎮麻泡社區,現有1臺29MW燃煤鍋爐及1臺14MW燃煤備用鍋爐,并各配備一套“多管陶瓷除塵+濕式脫硫除塵”設施。因供熱面積、供暖負荷增加,鍋爐煙氣治理措施落后等原因,本項目擬拆除現有1臺14MW燃煤備用鍋爐,新建1臺29MW燃煤熱水鍋爐,并將現有1臺29MW燃煤熱水鍋爐改為備用鍋爐,對現有鍋爐煙氣治理措施進行升級改造,利用廠區南側的閑置廠房擬新建全封閉煤渣庫及除塵灰庫,其他設施依托現有已建成工程。項目總投資87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379萬元。 | 一、主要污染物1.廢氣:鍋爐煙氣(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脫硝治理過程產生的逃逸氨、運輸裝卸粉塵;2.廢水:鍋爐排污水、軟化處理廢水、樹脂再生廢水、脫硫廢水、生活污水;3.噪聲:設備噪聲;4.固廢:鍋爐灰渣、脫硫沉渣、收塵灰、廢布袋、廢離子交換樹脂、生活垃圾。 二、污染防治措施1.廢氣:鍋爐煙氣采用“SNCR脫硝+陶瓷多管除塵+袋式除塵+鈉堿法濕法脫硫”工藝處理達到《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中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經60m高煙囪排放,安裝在線監測系統并聯網。通過控制脫硝劑噴入量、控制停留時間,降低氨逃逸量。通過采取封閉、灑水噴淋等措施有效遏制儲煤庫、煤渣庫、除塵灰庫及輸送工序產生的無組織粉塵,確保達標排放。本項目燃煤采用公路運輸方式,采取苫蓋、限速行駛等措施,減緩運輸揚塵對運輸路線周邊環境影響。2.廢水:鍋爐排污水回用于渣池沖渣,不外排。軟化處理廢水、樹脂再生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于儲煤庫、煤渣庫、除塵灰庫、車間等易產塵環節灑水抑塵。脫硫廢水經脫硫水池沉淀處理后,回用于脫硫工藝,不外排。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定期清掏。3.噪聲:合理布局,采取廠房隔聲、基礎減震等措施確保廠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1類區標準要求。4.固廢:鍋爐灰渣、脫硫沉渣、收塵灰外售綜合利用;廢布袋、廢離子交換樹脂交由廠家回收;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 0415-* |
4 | (略) 華達農場黑木耳工廠一體化生產項目變更 | (略) 華達農場 | (略) (略) 草河街道山東溝村十一組 | 丹東 (略) (略) | 本項 (略) 草河街道山東溝村十一組,廠區占地面積26476m2,主要經營食用菌種植。2020 (略) 華達農場編制《 (略) 華達農場黑木耳工廠一體化生產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020年8月31 (略) 生態環境局鳳城分局《 (略) 華達農場黑木耳工廠一體化生產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鳳環審[2020]79號)。原項目擬建設兩臺燃料為柴油的2t/h、6t/h蒸汽鍋爐,用于生產供熱,由于原項目鍋爐設計和選型時缺乏實際生產經驗,上述兩臺鍋爐生產的蒸汽壓力較低,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現企業擬在原鍋爐房內建設一臺12t/h燃煤蒸汽鍋爐替換原環評兩臺燃油鍋爐用于生產供熱,同時配套除塵脫硫脫硝設備。 | 一、主要污染物1.廢氣:鍋爐煙氣(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脫硝治理過程產生的逃逸氨、運輸裝卸粉塵;2.廢水:鍋爐排水、軟化處理廢水、脫硫系統排水;生活污水;3.噪聲:設備噪聲;4.固廢:鍋爐灰渣、脫硫沉渣、收塵灰、廢布袋、廢離子交換樹脂、生活垃圾。 二、污染防治措施1.廢氣:鍋爐煙氣經“低氮燃燒+SNCR脫硝(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尿素CO(NH2)2為還原劑)+陶瓷多管除塵+袋式除塵+鈉堿法脫硫”工藝處理,達到《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后,經40m排氣筒排放;脫硝治理過程產生的逃逸氨通過鍋爐煙囪排出;燃煤自煤庫采用帶式輸送機通過全封閉的輸煤廊運送至落煤斗,由分煤器及給煤機將燃煤送至鍋爐內燃煤、鍋爐灰渣儲存于封閉灰渣庫中,灑水抑塵。2.廢水:鍋爐排水、軟化處理廢水經30m3沉淀池處理后,全部用于煤庫、灰渣庫灑水抑塵和沖渣,不外排;脫硫廢水排入脫硫廢水處理系統(再生+沉淀+循環池)處理后循環使用,不排放;生活污水排入化糞池定期清掏處理。3.噪聲:選用低噪聲設備,廠房隔聲、基礎減振、加強管理,確保廠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1類區標準。4.固廢:鍋爐灰渣、脫硫沉渣、收塵灰外售綜合利用;廢布袋、廢離子交換樹脂交由廠家回收;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