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 (略) (略) 年產濕拌砂漿*立方米新建項目調試情況進行信息公示,使項目建設可能影響區域環境內的公眾對項目建設情況有所了解,并通過公示了解社會公眾對本項目的態度和建議,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一、建設項目情況簡述
項目名稱: (略) (略) 年產濕拌砂漿*立方米新建項目
建設單位: (略) (略)
建設概況: (略) (略) 年產濕拌砂漿*立方米新建項目位于 (略) 東鳳鎮西罟步 (略) (周齊安廠房首層之一),選址中心位于東經113°17"1.568",北緯22°39"39.341",項目年產濕拌砂漿*立方米,本項目不涉及商品混凝土和預拌混凝土的生產,于2024年4月編制《 (略) (略) 年產濕拌砂漿*立方米新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于2024年4月19 (略) 生態環境局關于該項目的環評批復,文號:中(鳳)環建表[2024]0016號。《 (略) (略) 年產濕拌砂漿*立方米新建項目》于2024年4月開工建設,項目新建相關生產設備以及環保治理設施已經安裝完成并進入調試,現進行竣工公示和調試時間公示。
二、建設單位調試時產生的污染物及措施簡述
1、水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1)生活污水:項目員工生活污水排放量為1.26t/d(378噸/年),該項 (略) 東鳳鎮 (略) 的納污范圍, (略) 東鳳鎮 (略) 納 (略) 范圍內,生活污水經三級化糞池 (略) (略) (略) 東鳳鎮 (略) 處理達標后排放至中心排河。
2)項目生產廢水主要為設備清洗、車輛清洗廢水、地面清洗廢水、初期雨水共
2819.868t/a,主要污染因子為pH值為8-11、SS≤500-1000mg/L、石油類≤5mg/L等,經隔油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裝卸揚塵抑塵用水和廠界抑塵用水,裝卸揚塵抑塵用水和抑塵用水全部蒸發損耗,不進行排放。
2、大氣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1、產排情況分析
(1)車輛運輸揚塵
根據企業提供資料可知,項目來料均采用*運,來料運輸量共為46.*t/a,產品量為*t/a,按平均每車次裝載30t估算,則運輸次數約為*趟,則來回年運輸共達*趟。運輸粉塵污染以10~100μm顆粒居多,運輸揚塵污染濃度與車 (略) 路面狀況汽車行駛速度、氣候等有關。建設單位擬采取廠區到了硬底化、定期灑水降塵,并在出入口設置出入車輛沖洗,同時要求運輸車輛加蓋篷布,以減少揚塵產生。根據《固體物料堆存顆粒物產排污核算系數手冊》附錄4,灑水降塵、出入車輛沖洗措施揚塵控制效率分別為74%、78%,同時采取兩項措施疊加的綜合降塵效率為94%。則運輸揚塵排放量為0.1109t/a,年運行時間為2400h,排放速率為0.0462kg/h。顆粒物排放可達《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表3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限值標準,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2)攪拌粉塵
攪拌過程密閉進行,因存在溢氣口,會逸散少部分攪拌粉塵,攪拌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參考《逸散性工業粉塵控制技術》第二十二章表22-1混凝土分批攪拌廠(混凝土攪拌使用材料及工藝與本項目類似,本項目使用水泥、粉煤灰、沙子進行混合攪拌,符合此文中相應的條件,因此系數適用本環評)逸散塵的排放因子中裝水泥、砂、粉煤灰和外加劑入攪拌機(集中攪拌)的粉塵產生系數為0.02kg/t(裝料)。項目原材料運輸量共為*t/a,則攪拌粉塵產生量為9.332t/a。項目擬在攪拌混合機溢氣口設置管道收集攪拌過程逸散的粉塵,收集后經布袋除塵裝置處理收集的粉塵,以減少粉塵排放量,收集處理后以無組織形式排放,粉塵的收集效率約為95%,處理效率99%。攪拌工序無組織考慮部分粉塵在廠區內沉降,考慮70%的粉塵在車間內沉降。且廠區內無組織逸散顆粒物設有灑水設備進一步處理,灑水控制技術的控制效率50%,則攪拌粉塵無組織排放綜合控制效率為85%。
(3)進料儲料罐呼吸粉塵和堆場粉塵
進料儲料罐呼吸粉塵:項目水泥、外加劑和粉煤灰均儲存于儲罐中,由于進料時會將儲罐中多余的氣體擠壓出,這個廢氣成為儲罐呼吸廢氣,主要污染因子為顆粒物。項目設有7個原料罐,呼吸廢氣經儲罐配套的倉頂除塵器處理后無組織排放。粉塵產生量參考《逸散性工業粉塵控制技術》第二十二章表22-1混凝土分批攪拌廠(混凝土攪拌使用材料及工藝與本項目類似,本項目使用水泥、粉煤灰、外加劑進行混合攪拌,符合此文中相應的條件,因此系數適用本環評)逸散塵的排放因子中貯倉排氣排放系數為0.12kg/t(卸料),本項目水泥、粉煤灰、外加劑的年用量合計為*噸,則儲罐呼吸產生粉塵16.392t/a。
項目儲罐廢氣工作時間為2400h,各筒倉頂部設有呼吸孔,呼吸孔通過管道密閉連接且配套布袋除塵,根據工程設計經驗,收集效率為95%,除塵器除塵效率99%,進料儲料罐呼吸無組織考慮部分粉塵在廠區內沉降,沉降率為70%。且廠區內無組織逸散顆粒物設有灑水設備進一步處理,灑水控制技術的控制效率50%,則攪拌粉塵無組織排放綜合控制效率為85%。
堆場粉塵:本項目砂均圍障起來存放于倉庫,并在倉庫內裝噴淋灑水裝置抑塵,保持原料表層濕潤,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最大程度的降低粉塵的產生量。項目砂堆放在倉庫內,砂堆場時逸散粉塵。綜合考慮堆場的占地面積、含水量、粒度情況等因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一號)中,第七十二條規定“貯存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等易產生揚塵的物料應當密閉:不能密閉的,應當設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嚴密圍擋,并采取有效覆蓋措施防治揚塵污染。”本項目擬設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嚴密圍擋,并擬通過酒水的方式,對砂料表面噴酒適量的水,建設單位擬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有效抑制揚塵無組織排放。
(4)砂裝卸揚塵
項目原材料由車輛運至堆場后,物料裝卸過程產生少量粉塵。原料卸料起塵量參考《逸散性工業粉塵控制技術》第十八章表18-1粒料加工廠(粒料加工廠生產由石塊或礦渣顆粒組成的產品,本項目使用砂,本項目卸料屬于砂卡車卸料,符合此文中相應的條件,因此系數適用本環評)逸散塵的排放因子中卡車卸料(砂)排放系數為0.01kg/t(卸料)。項目來料運輸量共為*t/a,則粉塵產生量為3.3t/a。
項目倉庫為星鐵硼廠房,只設有進出門,相對密閉,輸送過程為輸送帶密閉輸送,并設置噴霧灑水裝置,對堆場原料進行噴霧濕抑制抑塵,所采取的措施可將裝卸揚塵排放量減少74%(根據《固體物料堆存顆粒物產排污核算系數手冊》中附錄4:粉塵控制措施控制效率-灑水控制效率為74%),則裝卸過程揚塵無組織排放量約0.858t/a,年卸料時間為2400h,排放速率為0.3575kg/h。顆粒物可達到《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3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限值”要求,對周圍環境影響不大。
(5)計量、上料、輸送粉塵
項目倉庫三面圍蔽,僅保留一個敞開面,相對密閉,原材料計量、上料、輸送過程為均產生粉塵,設置噴霧灑水裝置定期灑水,項目原材料計量、上料、輸送過程粉塵系數參照《逸散性工業粉塵控制技術》,轉運砂至高架貯倉,粉塵產生系數0.02kg/t-搬運料。項目原材料使用量共為*t/a,則粉塵產生量為9.332t/a;根據《逸散性工業粉塵控制技術》水泥分批攪拌廠逸散塵控制技術、效率、費用和RACM表22-3中2.封閉控制技術的控制效率95%、灑水控制技術的控制效率50%,則綜合控制效率97.5%。
項目廢氣治理可行性分析:
參照《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水泥工業》(HJ 847—2017)中附錄B水泥工業廢氣污染防治可行技術表,項目使用的袋式除塵器處理粉塵屬于可行技術。布袋除塵器是將含塵氣體由除塵器入口進入箱體,通過除塵濾袋進行過濾,粉塵被留在除塵濾袋內表面,凈化后的氣體通過濾袋進入風機,由風機吸入直接排入室內,亦可以接排風管將尾氣排到室外。隨著過濾時間的增加,除塵濾袋內表面黏附的粉塵也不斷增加,除塵濾袋阻力隨之上升,從而需要清灰,清灰完畢后,袋式除塵器又正常進行工作。袋式除塵器采用自控清灰機構進行定時振打清灰或手控清灰機構人工停機后自動振打數十秒,使粘在除塵濾袋內表面的粉塵抖落下來。粉塵落到灰斗、抽屜或直接落到產塵設備中。
3、噪聲污染及治理措施:
項目在設備選型過程中積極選取先進的低噪聲設備,對高噪設備采取減振措施,減少對周圍聲環境的影響;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合理布局;廠房主要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廠房,大門采用隔音門,窗戶采用雙層隔音玻璃,日常生產關閉窗戶,減輕本項目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4、固體廢物及治理措施:
項目運營期間產生生活垃圾,布袋除塵收集的粉塵、車間沉降的粉塵、廢布袋等一般固廢;廢機油桶、廢機油、廢含油抹布、隔油池沉渣等危險廢物。
生活垃圾按指定地點堆放,并每日由環衛部門清理運走;
布袋除塵收集的粉塵、車間沉降的粉塵、廢布袋等一般固廢收集后交給有一般固體廢物處理能力的單位處理;
廢機油桶、廢機油、廢含油抹布、隔油池沉渣等危險廢物交由有資質單位回收處理。
三、竣工日期:
1、竣工日期:2024年7月2日;
2、調試起止日期:2024年7月3日-2025年7月2日
四、建設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 (略) (略)
地址: (略) 東鳳鎮西罟步 (略) (周齊安廠房首層之一),選址中心位于東經113°17"1.568",北緯22°39"39.341"
聯系人:陳加明
電話:*
郵箱:*@*q.com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