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縣水利局樅陽縣湯溝河、長河、橫埠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前公示 | |||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樅陽縣生態環境分局擬批準《樅陽縣水利局樅陽縣湯溝河、長河、橫埠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現予公示。公示期為2023年8月29日至2023年9月4日(5個工作日)。 | |||
聽證權利告知: |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公示期間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要求聽證。 | ||
電話: | * | 傳真: | * |
地址: | 樅陽縣樅陽鎮渡江北路 | 郵編: | * |
項目名稱: | 樅陽縣湯溝河、長河、橫埠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項目 | ||
建設地點: | 橫埠河、長河及湯溝河區域 | ||
建設單位: | 樅陽縣水利局 | ||
環評機構: | (略) (略) | ||
項目概況: | 項目涉及橫埠河(上起橫埠河馬鞍山水庫,下至柳樹大壩)、長河(神靈賽湖湖區、菜子湖、兩賽長河)及湯溝河(湯溝河與白蕩湖交叉口處吳家咀閘,下至湖東二站)區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投資59918.21萬元,其中環保投資370.18萬元。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污水管網改造提升、河湖清淤、生態護岸建設、生態廊道建設以及堤頂防汛道路,拆除重建民生圩豐收站并接長長河迎水面抗旱閘。項目不涉及生態紅線,基本農田及自然保護區,符合《 (略) “三線一單”》要求。樅陽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該項目進行了備案(項目編碼:2307-*-04-01-*)。 |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一)加強施工管理,嚴格控制施工占地,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和施工時間;落實水土保持措施,取土場和棄渣場設置截水溝,剝離表土覆蓋保存堆放,施工結束后及時回覆并進行綠化,對耕地進行復墾,河道兩側植樹種草;加強施工人員的管理,禁止施工人員到非施工區域活動,禁止對附近水體傾倒污染物,破壞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運營期加強綠化,種植草皮花木。 (二)施工期安排好作業時間,原則上敏感區段不得夜間施工;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及施工工藝,加強對產噪設備的維修保養;合理安排運輸時間,運輸車輛靠近居民點時禁止鳴笛。運營期選購低噪聲設備,采取基礎減震、廠房隔聲等綜合降噪措施。 (三)施工期盡可能選在枯水期,優化施工方案;基坑廢水采用明排水法,在基坑四周及原地表開挖邊線并設置截水溝,同時在基坑四角開挖集水井,廢水收集后通過潛水泵排入外河;疏浚廢水經絮凝沉淀后排回外河;設置專門設備沖洗地點并遠離河道,配備污水收集裝置,施工廢水及車輛沖洗廢水經隔油沉淀處理后回用于灑水抑塵;生活污水化糞池收集后定期清運用于農灌,嚴禁外排。運營期生活污水化糞池收集處理后用于農田施肥,嚴禁外排。 (四)施工期采取建筑施工“圍、蓋、灑、洗”等措施,項目施工做到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路面硬化、土方開挖濕法作業、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等措施,嚴格控制粉塵排放。建筑拆除采用濕法作業,對混凝土拌合處、棄土區等施工場地內易揚塵區域定期灑水。項目施工現場不設瀝青拌合站,瀝青經專車封閉運至施工現場并通過全封閉瀝青混凝土攤鋪車攤鋪。運營期加強周邊交通維護和管理,做好道路綠化。 (五)施工期河道疏浚底泥運至附近窯廠進行制磚;開挖土石清運至指定的棄土區,用作岸帶建設土方;建筑垃圾分類堆放,回收粉碎后后作為新建構筑物的填充料或新建道路的建材使用;建筑拆除棄渣及時清運至指定處理場所消納;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交由當地環衛部門清運處理。運營期浮渣、生活垃圾及含油抹布交由當地環衛部門清運處理。 (六)施工期河道內工程避開汛期;棄渣場應先設置擋墻并在上游及兩側設置截排水溝,加強管理,棄渣分層壓實、分層填埋,嚴禁隨意棄渣。 | ||
公眾參與情況: | 我局在受理期間,已在網站進行受理公示(建設單位已主動公開環評全本信息),受理公示期間未接到有關群眾的反饋意見。 | ||
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作出的相關環境保護措施承諾文件: | 無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