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 (略) (略) 擬對三臺縣 (略) 三臺縣2024年9座危橋改造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3月28日—4月3日(5個工作日)。
一、項目名稱:三臺縣2024年9座危橋改造工程
二、建設地點: (略) 三臺縣境內
三、建設性質:改建
四、建設單位:三臺縣 (略)
五、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四川 (略)
六、項目概況
本項 (略) 三臺縣境內,對蛇形嘴橋、樂加小橋,高光橋、順平橋、周家壩橋、硬石橋、長橋村橋、建中橋、斷石橋等9座危橋進行原址拆除重建,不屬于新建橋梁,本項目總占地面積為1.86hm2,不新增永久占地,不涉及占用基本農田,其中永久占地0.32hm2,臨時占地1.54hm2。
套合三臺縣“三區三線”劃定成果、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調整補劃成果,蛇形嘴橋、高光橋、硬石橋、周家壩橋、長橋村橋、順平橋不在城鎮開發邊界內,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樂加小橋、斷石橋、建中橋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
七、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一)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嚴格按照國家、四 (略) 大氣污染防治的有關要求執行,按報告表提出的要求控制施工場地揚塵和廢氣,
揚塵控制措施:施工過程中,應采取灑水、車輛加蓬蓋、對運輸過 (略) 面上的泥土要及時清掃、加強對運輸車輛管理,使用合格的無鉛汽油,盡量保證車輛尾氣達標排放,于臨時堆放材料等易產生揚塵的地方采取噴淋或加蓬蓋等防塵措施。
設備尾氣控制措施:施工單位應使用經過年檢合格、符合國家標準的施工機械,禁止機械設備“帶病作業”。施工機械操作時應盡量遠離附近敏感點, (略) 線也應該繞開附近敏感點,盡量減少對周圍大氣的影響。
(二)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時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施工設備遠離居民點;
運輸車輛限速,居民點等敏 (略) 域禁止鳴笛;合理布置施工現場,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合理選擇施工機械設備,對敏感點設置臨時聲屏障,加強環境管理,接受環保部門環境監督等,噪聲須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略))中相關要求。
(三)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階段不設置施工營地,施工人員租用附近民房,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居衛 (略) 理,不產生生活污水。本工程施工廢水收集經隔油沉淀對廢水進 (略) 理, (略) 面灑水降塵不外排。機械設備沖洗廢水采取沉淀 (略) 理后的水可以用于灑水降塵。
(四)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單位應當及時清理運走、處置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垃圾。車輛運輸散體材料和廢棄物時,必須密閉、包扎、覆蓋,不得沿途漏撒;運載土方的車輛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 (略) 段行駛。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它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
(五)生態保護措施:
做好水土保持措施,并且抓緊以工程措施為主,防止水土流失。建筑材料堆放應設蓬蓋和圍欄,防止雨水沖刷,造成水土流失;建設后期迅速開展植樹綠化,種植隔離林帶或播設草皮,綠化美化;盡量縮短施工期,減少土地裸露時間;嚴禁將“三廢”直接排入周邊綠地等。
(六)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略) 周圍設置截水溝和沉沙池進 (略) 理,防止降雨沖刷泥土進入水體;施工產生的棄方和棄土嚴禁向地表水體傾倒;施工期成立專門組織機構,負 (略) 理緊急事故,發現事故預兆要及時上報相關部門,并采取措施預防降低事故發生可能性。
八、相關部門意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第7號)》,本項目屬于第一類“鼓勵類”,二十四、 (略) 運輸,1. (略) 絡建設:國省干道改造升級。
同時,三臺縣發 (略) 對本項目出具了《三臺縣發 (略) 關于三臺縣2024年9座危橋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三發改〔2024〕232號),同意項目建設);本項目不屬于《自然資源要素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目錄(2024年本)》(自然資發〔2024〕273號)所列鼓勵類、限制類和禁止類事項,屬于允許類。
2025年1月15日,三臺縣 (略) 出具了《關于三臺縣2024年9座危橋改造工程用地情況的復函》,本項目符合現有土地利用規劃要求。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上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聯系電話:0816-(略)(市 (略) 行政審批科)
傳真:0816-(略)
郵箱:*@*63.com
通信地址: (略) (略) (略) 10-1號
郵編:(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