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略) 大楊石組團P03-2-2、P03-2-3、P03-2-4地塊 (略) (九 (略) 更新暨 (略) 改造項目(一期)—謝家灣110變電站綜合整治項目) (略) (略) 謝家灣正街萬象大道旁,地塊占地面積*m2(約21.2畝)。地塊中心為東經(jīng)106.*°,北緯29.*°。地塊北至華潤二十四城央璽,南至華潤萬象大道,西至華 (略) ,東至華潤二十四城央璽。本地塊現(xiàn)行規(guī)劃為G2S42-防護綠地混合兼容社會停車場用地(P03-2-2地塊)、U12-供電用地(P03-2-3地塊)、G1S42-公園綠地混合兼容社會停車場用地(P03-2-4地塊,不 (略) 公園和兒童公園)、 (略) 。
1955年前,本地塊為農用地及荒地;1955年~2009年,重慶 (略) (以下簡稱“建設廠”,行業(yè)代碼為:C3484、C3360)軍品的清洗磷化車間、熱處理車間、機加車間以及配套的110kV變電站(行業(yè)代碼為:D4420)位于本次評估地塊內,2009年,建設廠整體搬離;2010年,地塊內(110kV (略) 域除外)構建筑物拆除,建渣外運,同時對地塊進行場地平整工作;2011年~2014年,周邊開發(fā)建設,開發(fā) (略) (重慶)公司在本地塊內北側、 (略) 域修建臨時項目部;2015年,臨時項目部拆除,部分建渣原位堆存,部分出場;2017年,為 (略) 銜接,本地塊北側 (略) 域回填平場,局部進行了硬化或鋪設透水磚,剩余的透水磚暫存于地塊內,并于2023年7月中旬外運;2021年,萬象城消防站(行業(yè)代碼為:S9291)入駐本地塊北側,2023年12月搬離;2022年6月至今,220kV變電站110kV送出工程(行業(yè)代碼為:E4879)于地 (略) 域占道施工;2023年12月2日~2023年12月6日,萬象城消防站搬離,110kV (略) 域構建筑物拆除,建渣原位堆存。目前, (略) 于閑置管控狀態(tài)。
風險評估結果表明:第二類用地方式下,評估地塊范圍內土壤中六價鉻、石油烴(C10-C40)、砷、鉛不滿足GB *中第二類用地要求。評估報告確定土壤污染物修復目標值為:六價鉻(5.7mg/kg)、石油烴(C10-C40)(4500mg/kg)、砷(60mg/kg)、鉛(800mg/kg)。根據(jù)相關標準、導則要求分析,估算地塊內受污染土壤面積為2155平方米到2607平方米之間,需修復污染土壤方量為7336立方米到9707立方米,修復深度為0-6.0m。依據(jù)《 (略)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程度分級評價技術指南(試行)》,經(jīng)土壤污染程度分級評價工作確定,本地塊屬于中度污染地塊。
2024年3月,重 (略) (略) 委托 (略) 承擔“ (略) (略) 大楊石組團P03-2-2、P03-2-3、P03-2-4地塊 (略) (九 (略) 更新暨 (略) 改造項目(一期)—謝家灣110變電站綜合整治項目)”土壤污染修復。 (略) 編制了《 (略) (略) 大楊石組團P03-2-2、P03-2-3、P03-2-4地塊 (略) (九 (略) 更新暨 (略) 改造項目(一期)—謝家灣110變電站綜合整治項目)土壤污染修復方案》,并于2024年5月通過專家評審,并取得了備案意見(渝(九)土方案〔2024〕4號)。根據(jù)《修復方案》和備案意見確定 (略) 線為:(1)修復單位擬采用風評報告中第二種方式治理修復,經(jīng)修復單位核實,本項目地塊需修復的污染土壤方量約9707立方米;(2)本地塊修復模式為異位修復,污染土壤清挖后轉運至密閉大棚內篩分,篩分后的污染土壤外運至冀東 (略) 、冀東水泥 (略) 、冀東水泥 (略) 進行水泥 (略) 置;(3)表層剝離的硬化層和篩分出的大粒徑送 (略) 域清洗、暫存待檢;(4) (略) 域夾層清潔土和放坡土開挖后轉運至清潔 (略) 待檢;(5)修復過程中施工廢水(清洗廢水、基坑廢水等) (略) (略) 理后回用,最終 (略) 理滿足終端入廠標準后,運至重慶 (略) (略) (略) 理站,達標后排入西 (略) 理 (略) 理達標排放;(6) (略) 理裝置產生的廢活性炭(HW49,900-039-49)、廢水隔油產生的油泥HW08(900-210-08)、絮凝沉淀底泥HW49(772-006-49)等危險廢物外運重慶中明 (略) (略) 置。
2024年5月14日~9月29日,歷經(jīng)138日歷天,修復單位完成了污染土壤清挖、內轉、篩分、外運、大粒徑?jīng)_洗、施 (略) 置及外運等工作。本項目污染土壤實際清挖面積約3823.3平方米,總清挖方量約*立方米(實方),其中:清挖表層硬化938.97立方米,硬化以下清挖量*.03立方米。暫存的大粒徑石塊合計約3236.1立方米(虛方),夾層清潔土和放坡土合計約8105.7立方米(虛方)。外運污染土至冀東水泥 (略) 水泥 (略) 置的污染土重量*.53噸,累計轉運358車次。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1.02噸( (略) 理底泥HW49(772-006-49)0.86噸,廢活性炭HW49(900-039-049)0.16噸),由重慶 (略) 轉運交重慶中明 (略) 處置。施工廢水 (略) 理后部分回用,剩余廢水經(jīng)檢測達標后外運至重慶 (略) (略) (略) (略) 置,轉運量72.61噸。
修復單位自驗收結果表明,修復工程達到了預期修復目標,修復后的地塊土壤質量滿足《土壤環(huán)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 *-2018)第二類用地的要求,并對修復工程以及提供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
我單位作為修復效果評估單位,根據(jù)本項目修復方案、實際施工過程等資料更新了地塊概念模型,按相關規(guī)范導則制定了效果評估布點采樣方案,對清挖后的基坑、大粒徑石塊堆體、疑似污染土堆體,潛在二 (略) 域等委托實驗室進行了采樣檢測,采樣監(jiān)測單位為重慶 (略) 。
效果評估工作開展情況:效果評估采樣工作于2024年8月5日正式開始,10月7日結束,進行了3個批次效果評估采樣。第一批次,基坑共布設了15個監(jiān)測點位,共采集基坑土壤樣品32個(其中,表層混合樣品28個,深層單點樣品4個),另采集平行樣4個;第二批次,基坑共布設了34個監(jiān)測點位,共采集基坑土壤樣品73個(其中,表層混合樣品61個,深層單點樣品12個),另采集平行樣8個;在疑似污染 (略) 布設了24個監(jiān)測點位,共采集24個樣品,另采集平行樣3個;在沖洗后大粒 (略) 布設了9個監(jiān)測點位,共采集9個樣品,另采集平行樣1個。第三批次,第二批次中73個土壤樣品中有1個樣品超過修復目標值,涉及1個基坑;在超標基坑二次擴挖后共布設了3個土壤監(jiān)測點位,共采集基坑土壤樣品7個(全為表層混合樣品),另采集平行樣1個;在潛在二 (略) 域布設了26個土壤監(jiān)測點位,共采集32個土壤樣品(表層混合樣品26個,深層單點樣品6個),另采集4個平行樣。總計采集土壤和大粒徑樣品總計177個,另采集了21個平行樣。監(jiān)測結果顯示:最終本項目清挖后的基坑坑底坑壁土壤、疑似污染土壤堆體、沖洗后的大粒徑堆體、二 (略) 土壤環(huán)境質量均滿足修復目標值。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