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政務誠信建設,提高政府誠信行政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政務誠信引領示范作用,營造公平誠信的社會氛圍和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拜泉縣統計局向社會鄭重承諾如下:
1.加強依法統計建設。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統計,按照政府統計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的要求,全面依法推行政府統計機構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實行重大決策事項公示制度,推行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終身責任追究制度。推進統計管理體制改革,全面落實統計行政執法監督責任制。加強政府統計機構和部門統計工作的績效考核評價工作。
2.推進統計政務公開。加大依法及時公開統計信息的力度,提高公開時效。按照政府統計機構信息主動公開基本目錄,依法及時公開應當公開的統計信息。依據權力法定原則,建立并公開政府統計機構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堅持將統計行政處罰、統計信用等信息自作出行政決定之日起在法定的期限內上網公開。
3.強化統計從業人員誠信教育。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領導干部和統計從業人員統計法治培訓,提高領導干部和統計從業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深入開展統計從業人員依法行政、依法統計,誠信、守法為主要內容的統計職業道德教育,將信用建設納入統計法和統計業務知識培訓的重要內容,在統計從業人員業務理論培訓、統計人員季度培訓周學習、統計人員網上學習等學習培訓中增加信用知識內容。提升統計從業人員信用意識,切實增強統計從業人員誠信統計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4.加強統計信用宣傳。利用切實可行的宣傳手段,加強統計信用宣傳工作,使各級領導干部、統計從業人員和統計調查對象進一步明確統計信用建設的基本情況和統計失信帶來的嚴重后果,努力形成不敢、不能、不想統計失信的工作環境。
5.完善統計守信踐諾制度。開展統計誠信承諾活動,明確守法、守信、自律等方面的自我約束和應承擔的責任。建立并完善統計從業人員和統計調查對象統計數據質量自查與承諾制度;推動政府統計機構和統計從業人員統計服務質量、統計數據質量等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承諾,對承諾履行情況準確記錄并納入統計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將統計從業人員統計信用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核的內容,在各類績效考核中對統計造假、弄虛作假實行“一票否決”。
6.健全統計數據真實性責任制。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以提升數據質量為重點,健全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性責任體系,落實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領導責任、監督責任、主體責任和相關責任。建立全覆蓋、可追溯、嚴問責的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體系,及時查處各類統計違法案件,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
7.加強統計從業人員誠信建設。研究建立本縣統計人員信用檔案和信用管理制度。加強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統計從業人員信用檔案管理工作,引導統計從業人員依法統計、誠信統計,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依法依規將統計從業人員信用檔案重要信息作為統計從業考核、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
8.建立并完善統計政務失信記錄。依法依規開展信用信息采集、認定、告知等工作。將統計從業人員在履職過程中,因違紀違法、失信違約的信息納入政務信用記錄。
9.建立統計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研究建立我縣統計信用“紅黑名單榜”制度,加大政府統計機構和統計從業人員統計失信行為的曝光力度,依法依規追究造成統計政務失信行為主要負責人的責任,涉及紀律處分、問責處理的由紀檢監察機關嚴肅問責追責。
10.完善統計信用修復機制。建立統計政務信用信息保護機制,依法依規采集各級政府統計機構和統計從業人員統計政務失信記錄。建立信用信息異議、投訴制度,研究探索擴展統計從業人員失信記錄信用修復渠道和方式。嚴格執行信用修復程序,完善風險防范,有效提升統計信用影響力。建立自我糾錯、主動自新的關愛機制,統計從業人員在統計政務失信行為發生后主動挽回損失、消除不良影響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的,可從輕或免于實施失信懲戒措施。
11.完善統計政務誠信社會監督機制。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發揮社會對統計工作的監督作用。建立并完善統計政務失信行為投訴舉報制度,暢通電子政務等民意訴求渠道,加大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對統計政務失信行為的報道力度,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監督。
以上承諾,請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對象、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監督。
監督投訴電話:0452-*
投訴舉報郵箱:*@*26.com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