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guī)定,經審查,**日我局擬對2022 年度遼河流域(渾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上游撫順段)渾河支流海新河治理項目(東洲段)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做出審批意見。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xiàn)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日-**日(3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三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要求聽證。
聯(lián)系電話:024-*( (略) 生態(tài)環(huán)境局東洲區(qū)分局)
通訊地址: (略) 東洲區(qū)虎西街15號 郵 編:*
一、項目名稱
2022 年度遼河流域(渾太水系)山水林田湖 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上游撫順段)渾河 支流海新河治理項目(東洲段)
二、建設地點
(略) 東洲區(qū)
三、建設單位
(略) 東洲區(qū)工程建設開發(fā)管理中心
四、環(huán)評單位
遼寧英瑞 (略)
五、項目概況
海新河(東洲段)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工程內容為河道清淤 及河道兩岸生態(tài)防護綜合治理,投資 3461.89 萬元。海新河(東洲段)起點為 海新河在東洲區(qū)界內下游起點電鐵橋,終點為海新街橋。治理河道長度 4km, 清淤治理長度 4km。左岸治理長度 3950m(其中綠濱墊+蜂格組合護坡長度
3403.56m,生物防護長度 546.57m),右岸治理長度 4027m,(其中綠濱墊+蜂 格組合護坡長度 3448.81m,生物防護長度 578.22m)。
六、環(huán)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廢氣環(huán)境保護措施 :
1、選用環(huán)保型施工機械、運輸車輛,并選用質量較好的燃油。
2、加強對施工機械、運輸車輛的維修保養(yǎng)。禁止不符合國家廢氣排放標 準的機械和車輛進入工區(qū)。
3、配合有關部門作好施工期間周邊道路的交通組織,避免因施工而造成 交通堵塞,減少因此而產生的怠速廢氣排放。
4、配置灑水車,對運輸車輛行駛路面應經常灑水和清掃,保持車輛出入 的路面清潔、濕潤,同時在車輛出入口設減速標示牌,限制行車速度,以減 少行車時產生大量揚塵。
5、加強施工管理,堅持文明裝卸,避免袋裝材料散包。合理安排施工車 輛行駛路線,盡量避開居民集中區(qū),控制施工車輛行駛速度,路經居民區(qū)集 中區(qū)域應盡量減緩行駛車速。
6、施工區(qū)在非雨季應進行灑水降塵,縮小揚塵影響時間和范圍,保障施 工人員及村民的身體健康。
7、粉塵、揚塵、燃油產生的污染物對人體健康有害,對受影響的施工人 員應做好勞動保護,如佩戴防塵口罩、面罩。
8、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環(huán)保教育,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的環(huán)保意識,堅持文 明施工、科學施工,減少施工期的空氣污染。
9、對工程材料、砂石、土方等易產生揚塵的物料應當密閉處理。在工地 內堆放,應當采取覆蓋防塵網或者防塵布,定期采取灑水措施。
10、噴砂天然植物環(huán)保除臭劑,在兩岸閑置荒地設置晾曬場。
施工期廢水環(huán)境保護措施:
本項目施工期護岸工程在河道主河槽附近,要求規(guī)范施工且汛期不施工; 施工人員生 (略) 政管網,因此不會污染河流水質。
施工期噪聲環(huán)境保護措施
1、設備選型時盡量采用低噪聲設備,以減少施工噪聲。
2、施工期間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yǎng),盡可能降低噪音。
3、制定施工計劃時應盡可能避免大量高噪聲設備同時施工,對強噪聲源 的設備必須按照合理的施工時間,夜間 22:00~次日 6:00 停止施工。
4、加強道路的養(yǎng)護和車輛的維護保養(yǎng),降低噪聲源。
5、合理安排運輸時間,避開午休時間,夜間禁止運輸。
6、對推土機、挖土機、壓路機等高噪音環(huán)境下作業(yè)人員實行輪班制,給 受噪聲影響大的施工作業(yè)人員配發(fā)耳塞等噪聲防護用品,減輕噪聲危害。
施工期固體廢物環(huán)境保護措施
本項目各施工場地設置垃圾箱,施工人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統(tǒng)一 運至垃圾場;本項目施工期護岸開挖、清淤等產生的棄土用于填筑兩岸坡背 水側低洼處及運至棄土場。
施工期生態(tài)環(huán)境恢復保護措施
優(yōu)化設計方案,做到最大可能減小占周圍土地;施工場地由于破土動工, 涉及基礎開挖,形成裸露地面,遇大風或強降雨天氣也會產生一定的水土流 失,因此本評價要求施工單位不得私自增加臨時占地,建設單位應合理安排 施工臨時占地,避免不必要的占地。施工單位合理安排施工進度,避開雨天施工,盡可能避免潛在的水土流失影響。 本報告要求工程優(yōu)化施工設計,清基、土方開挖、回填工程經統(tǒng)籌協(xié)調、 一次成型,盡量減少破土開挖的次數(shù)和地面裸露時間,特別應避免二次開挖 的發(fā)生,防止臨時堆放松散土長時間裸露,產生水土流失。臨時物料堆放場 地應做好覆蓋。規(guī)范施工,破土作業(yè)要盡量避開降雨或 5 級及以上大風天氣 施工,裸露地表應壓實平整,遇降雨或大風天氣要對各類溝槽采取遮蓋。工 程施工結束后,拆除臨時庫房,沉淀池及防滲廁所等,對其占地區(qū)域進行恢 復原貌,裸露區(qū)域采取撒播草籽的綠化措施。并對堤防迎水坡、背水坡裸露 區(qū)域采取撒播草籽的綠化措施。能夠很好的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根據天然河道現(xiàn)狀和河道綜合治理設計,在確保主河槽行洪安全和保護兩岸 不受洪水影響的同時改善河道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綜合因素,生物措施采用根系發(fā)達、枝 葉茂盛、抗風能力強、耐水濕、耐寒又能耐瘠薄土壤及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樹種。 裝、運、卸和假植苗木的各環(huán)節(jié)均應保護好苗木,輕拿、輕放,必須保證根系和 土球的完好,嚴禁摔坨。長途運輸應特別主意保持根部濕潤,一般可采取沾泥漿、 噴保濕劑和用苫布遮蓋等方法。卸車時應順序進行,按品種硅粉碼放整齊,及時 假植,縮短根部暴露時間。使用吊車裝卸苗木時,必須保證土球完好,拴繩必須 拴土球,嚴禁捆樹干吊樹干。樹木移植時為平衡樹勢,提高植樹成果率,應進行 適度的強修剪。修剪時應在保證樹木成活的前提下,盡量照顧不同品種樹木自然 生長規(guī)律和樹形。修剪的剪口必須平滑,不得劈裂并注意留芽的方位。超過 2cm 以上的剪口,應用刀削平,涂抹防腐劑。修剪的方法,一般采取疏枝和短截。枝 條短截時應留外芽,剪口應距留芽位置以上 1cm。樹木的根部和高大落葉喬木樹 冠的修剪,均應在散苗后種植前進行,一般剪去劈、裂、斷根、斷枝、過長根、 徒長枝和病蟲根、 枝。灌木或需造型修剪的樹木,除根部修剪在種植前進行, 樹冠部分應在種植二遍水扶直后進行。 為更好的發(fā)揮植物的生態(tài)效益,應品字形栽植。著重考慮喬木、濕生植物等 立地條件差的區(qū)域,采取種植穴內客土,保障樹木成活。種植苗木的本身應保持 與地面垂直,不得傾斜。種植時應注意苗木的豐滿一面或主要觀賞面應朝主要視 線方面。種植規(guī)則式要橫平豎直,樹木應在一條直線上,不得相差半樹干,遇有樹彎時方向應一致。樹木高矮,相鄰兩株不得相差超過 30cm。種植苗木深淺應 適合。一般喬灌木應與原土痕持平。喬木起苗前,要定干定陽,修剪掉地上部多 余側枝。樹木苗根過長、劈裂和折斷的,要進行修剪。定植后,應立即澆水。新 植樹木栽后 24 小時內澆第一遍水,此次水量不宜過大、過急,三日內澆第二遍 水,十日內澆第三遍水,此兩次水量要大,應澆透,以后轉入后期養(yǎng)護。栽植要 做到“一埋、二踩、三提苗”,即將苗根舒展放入穴正中,深淺適宜,扶正苗干, 填土 2/3 時輕提苗木,使苗根向下伸直,踩實后,再將土填滿樹穴,踩實,第三 次填土不再踩踏,形成一層虛土層。種植帶土球苗木、樹木入穴后,土球放穩(wěn), 樹干直立,隨后拆除并取出包裝物。樹木栽植后應在樹木四周筑成高 15-20cm 的 灌水土堰,土堰內邊應略大于樹穴、槽 10cm 左右。筑堰應用細土筑實,不得漏 水。每次澆水后均應整堰、堵漏、 培土、扶直樹干,第三遍水后可封堰。對于 較高的喬木,需要搭設二層支撐,支撐 材料選用杉木桿或是鋼管,一般直徑 8cm-10cm,桿尖不低于 5cm。搭支撐前要注意保護苗木枝干,避免支撐的力量損 害樹皮。
加強施工現(xiàn)場管理要求
1、嚴格執(zhí)行國家有關規(guī)范標準,按圖施工。
2、施工現(xiàn)場各種材料及設施按平面圖布置,做到整齊美觀,保證施工道 路暢通。
3、各種電氣設備和線路不超負荷工作,做到接點牢靠,絕緣良好,設備 安裝配備合格的保險裝置。
4、加強施工人員環(huán)保意識的宣教工作。
營運期主要為苗木管理工作
1、補植要求 成活率不合格的河段應及時進行補植。補植的苗木應為同齡優(yōu)質壯苗。
2、澆水要求 樹木一年中應灌以下幾次水:3 月中下旬灌好萌芽水;5~6 月份灌好生 長水,土壤封凍前灌好封凍水。干旱的區(qū)域,應加大灌水次數(shù)。
3、松土除草 樹木當年除草松土 3~4 次。一般第一次松土除草在早春萌芽時進行,春 末夏初進行第二次松土除草,進入雨季,即夏末秋初進行第三次松土除草。 定植后,即第一年松土除草深度約 10~20cm 左右,以后逐年加深。
4、修剪、抹芽 春末夏初枝條長到 10cm 左右時,剪除離地面 3/4 內主干上的幼枝、芽, 秋末冬初剪去影響頂部主梢生長的競爭枝,疏除枝條時杜絕留茬樁。水生植 物秋季做好收割。
5、防寒要求 海新河流域屬溫帶季風型大*性氣候,冬季嚴寒、干燥多風,會使一些 不太耐寒的樹種在冬季至早春遭受凍害或造成“生理干旱”(又叫凍旱、冷 旱或冬旱),使局部枝條枯干。輕則部分枝條受害,重則會全株死亡。為使 樹木安全越冬,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常用防寒措施如下: ①涂白與噴白 用石灰加石硫合劑對枝干涂白,可以減小向陽面皮部因晝夜溫差過大而 受到的傷害,同時還可以殺死一些越冬的病蟲害。對花芽萌動早的樹種,進 行樹身噴白,還可延遲開花,以免晚霜的危害。 ②卷干、包草 對于新栽樹,要用草繩道道緊接的卷干或用稻草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來 防寒。包草時草梢向上,開始半截平鋪于地,從干基折草向上,連續(xù)包裹, 每隔 10 至 15 厘米橫捆一道,逐層向上至分枝點。必要時可再包部分主枝。此法防寒,應于晚霜后拆除,不宜拖延。
6、栽植成活率及保存率要求 植物栽植包栽保成活,保活期 3 年。《造林技術規(guī)程》(GB/T15776-2006) 規(guī)定,當年栽培合格標準以栽植成活率指標反映。其栽植成活率標準分三級: 當年成活率 85%為合格,當年成活率 84%-41%為補植范圍,當年成活率 41 %以下為重造范圍。《生態(tài)公益林建設導則》GB/T18337.1-2001 規(guī)定,植物 保存率(至到達養(yǎng)護期限為止)應大于 80%。綜上所訴,確定本工程樹木當 年成活率為 85%,3 年后植物保存率 80%以上。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