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略) (風城油 (略) ):
你公司《關于〈風城超稠油電加熱輔助SAGD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申請審批的請示》及相關附件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風城超稠油電加熱輔助SAGD項目位 (略) (略) ,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85°49′11.29″,北緯46°9′36.49″。本項目建設性質為改擴建,主要建設內容為:將14口控制井轉為產能井,配套安裝井口裝置14座;管線工程建設單井集油管線2千米、集輸管線2.65千米、10千 (略) 4.5千米以及其他相關工程等。依托工程包括風城2號稠 (略) 理站、 (略) 理站、風城油 (略) 危險廢物貯存場和注汽鍋爐。本項目總投資528.(略)元,其中環保投資(略)元,約占總投資的11.5%。
二、根據核工業二?三研究所編制的《風城超稠油電加熱輔助SAGD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的評價結論 (略) 環境工程評估中心關于《報告書》的技術評估意見(新環評估〔2025〕27號),本項目符 (略) “三線一單”生態 (略) 管控要求, (略) “十四五”規劃及規劃環評要求。在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后,本項目所產生的不利環境影響可以得到緩解和控制,我廳同意按照《報告書》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工藝和擬采取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進行建設。
三、在項目建設、運行和環境管理中要認真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保要求,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通過進一步優化施工組織,統 (略) 、限定 (略) 線、加強挖填施工管理等控制占地影響范圍,減少工程臨時占地和地表開挖造成的不利影響;項目在選址、施工作業時,嚴格控制施工活動范圍,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施工土方全部用于管溝回填和平整,嚴禁隨意堆置;工程占地應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工程征地及補償要求,在主管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并進行補償和恢復;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施工現場,做好施工場地的恢復工作,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運營期加強設備的管理和檢查,及時發現解決問題;退役期做好設備退出及固井、封井工作。嚴格落實魔鬼城風 (略) 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禁止在魔鬼城風 (略) 內設置施工場地和進行臨時占地活動。
(二)嚴格落實廢氣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避免在大風天氣作業,提高施工效率,減少裸地暴露時間,物料遮蓋;加強運輸車輛管理,進出車輛減速慢行,定期檢修,燃用合格油品。運營期油氣開采與集輸應采用密閉工藝,并對管線、設備、閥門等進行定期檢修,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控制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場內非(略)烷總烴無組織排放須滿足《(略)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略)—2020)中企業邊界污染物控制要求。硫化氫排放濃度須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略)—93)中新擴改建項目二級標準。
(三)嚴格落實水污染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管道試壓廢水用于場地周邊灑水抑塵。運營期采出水隨采出液經管道輸送至風城2號稠 (略) (略) 理;井下作業廢水采用專用廢水罐收集拉運至風城2號稠 (略) (略) 理,部分廢水滿足《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指標技術要求及分析方法》(SY/T5329—2022)標準后回注地層,其余廢水滿足《油田注汽鍋爐及 (略) 理系統運行技術規程》(SY/T6086—2019)中表2給水水質指標后回用注汽鍋爐。
(四)落實聲環境保護措施。運營期選用低噪聲設備,采取基礎減振、提高工藝過程自動化水平等措施,確保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略)—2008)中2類聲環 (略) 環境噪聲限值要求。
(五)加強固體廢物分類管理。本項目產生的危險廢物須交由具有相 (略) 置資質和能力 (略) 置。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運輸須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略)—2023)、《危險廢物收集 貯存 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12)和《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辦法》(部令第23號)等要求,同時將相關資料存檔備查。
(六)強化環境風險防范。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環境風險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崗位責任制;修訂完善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將本項目環境風險納入現有環境風險應急管理范圍內,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提 (略) 置能力;加強對地下水、土壤等的監測,對環境污染隱患做到及早發現、 (略) 理。
(七)項目服役期滿后,應拆除地面設施、清理井場、采取安 (略) 置報廢管線。嚴格按照《廢棄井封井回填技術指南(試行)》(環辦土壤函〔2020〕72號)要求進行施工作業,采用不同的固井、封井方式,確保固井、封井措施的有效性,防范次生風險和防止污染。
(八)加強相關依托工程管理,按照相關規范、標準盡快完成相關依托工程竣工環保驗收,確保依托的可行性。
四、開展工程環境監理,在施工招標文件、施工合同和工程監理合同文件中明確環保條款和責任。編制和報備施工期環境監理實施方案,定期提交監理報告,并將環境監理情況納入項目竣工環保驗收范圍。
五、在項目施工和運營過程中,應建 (略) ,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環境問題,滿足公眾合理的環保訴求。定期發布企業環境信息,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六、工程建成后3至5年內,須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重點關注項目建設的生態、土壤和水環境影響,根據后評價結果,及時補充完善相關環保措施。
七、你公司應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建立內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明確機構、人員職責和制度,加強生態環境管理,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以新帶老”整改措施,確保投運前完成各項整改措施,推動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項目建成后,須按規定開展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運行。如項目發生重大變動,環評文件須報有審批權的生態環境部門重新審批。自環評文件批準之日起滿5年,工程方決定開工建設,環評文件應當報我廳重新審核。
八、 (略) (略) , (略) (略) (略) 分局要切實承擔事中事后監管主要責任,履行屬地監管職責,按照《關于進一步完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監管工作機制的意見》(環執法〔2021〕70號)要求,加強對該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自主驗收監管。 (略) 生態環境保護綜合 (略) 要加強對“三同時”及自主驗收工作的監督指導。
九、你公司應在收到本批復后20個工作日內,將批準后的《報告書》分 (略) (略) , (略) (略) (略) 分局,并按規定接受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2025年3月6日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