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 (略) 巴鈴農業光伏電站220kV升壓站新建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審查。為保證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審查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3月3日-2025年3月10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提出聽證申請。
聯系電話:0851-*(貴州省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 (略) 生態環境廳窗口)
傳真:0851-*
通訊地址: (略) (略) (略) 59號貴州省生態環境 (略)
(略) (略) (略) 270號貴州省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 (略) 生態環境廳
郵編:*
序號 | 建設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制單位名稱 | 建設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對策與措施 |
1 | (略) 巴鈴農業光伏電站220kV升壓站新建工程 | 貴州省黔 (略) 巴鈴鎮哪札箐村境內 | 中核匯能 (略) | (略) | 項目新建220kV升壓站1座,電壓等級為220/35kV,本期新建主變容量為1×200MVA,冷卻方式為油浸風冷(ONAF),采用戶外布置;220kV配電裝置本期采用雙母線接線,內部分2個220kV主變進線間隔,4個220kV主變出線間隔,220kV出線總回數4回,架空出線,本期出線2回,備用2回,采用戶外GIS組合設備布置,本期一次性建設完成;主變35kV配電裝置采用單母線接線,出線8回(均為光 (略) ),采用電纜出線,本期一次性建設完成;35kV SVG無功補償裝置建設2×30Mvar,本期一次性建設完成;站用變壓器最終建設2×400kVA,2臺站用變電源均由站外10kV電源提供,本期一次性建設完成。 | 一、施工期 1、生態環境 (1)施工期植被保護與恢復措施 1)嚴格按照設計文件確定征占土地范圍,對征占的土地應按相關手續辦理征地手續并獲得相應批復文件后開展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 2)嚴格控制升壓站站址開挖施工作業面,避免超挖破壞周圍植被。 3)施工期臨時設施用地選擇在征地范圍內,因升壓站施工破壞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站界內外)均應采取臨時防護措施,在施工結束后應立即對占用的臨時用地進行覆土整治及生態補償。 4)盡可能保護表層有肥力的土壤,集中堆放并采取臨時防護措施,以便于后期綠化利用。 5)對于坡面工程應及時采取工程或植物措施加以防護以減少水土流失。 (2)施工期野生動物保護措施 1)加強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規,打擊捕殺野生動物的行為,提高施工人員的保護意識。 2)提高施工人員的保護意識,嚴禁捕獵野生動物。施工人員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嚴禁 (略) 及其周圍捕獵野生動物,特別是國家保護動物。 3)本工程開發建設前,盡量做好施工規劃前期工作;做好工程完工后生態環境的恢復工作,以盡量減少植被破壞對動物棲息地的不利影響。 (3)施工期水土流失保護措施 該項目建設過程中應對施工工地采取多種措施,有 (略) 域水土流失,具體的水土流失控制措施如下: 1)升壓站施工期注意選擇適宜的施工季節,盡量避免在雨天施工,并準備一定數量的遮蓋物,遇突發雨天、大風天氣時遮蓋挖填土的作業面。 2)施工過程中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土方工程應集中作業,縮短作業時間,可回填的松散土要及時回填壓實。雨天前應及時采取碾壓等措施,減少作業面松散土量。 3)應嚴格控制施工占地,臨時施工機械設備和設施、材料場均布 (略) 征地紅線范圍內,從而減少工程建設 (略) 域地表的擾動影響。 4)施工結束后,即對站內施工臨時占地進行平整,考慮恢復綠地。 5)設置圍擋,減少施工過程中水土流失量。 6)施工結束后,應對站址施 (略) 域及時進行清理和平整,并按要求進行植被恢復、地面硬化。 (4)生態補償措施 該工程在實施過程中會破壞一定的植被,使生物量減少,因此應采取措施進行生態補償。 1)樹種選擇。 (略) 內植被恢復必須以鄉土植物為主,嚴禁外來植物,防止外來植 (略) 域生物入侵。 2)區域人跡較少植被類型多樣,植被連通性較高,其生態補償措施應以栽植喬-灌-草復合生態系統為主,加速植被恢復。 (5)高支護和高邊坡保護措施 1)高支護和高邊坡應盡量避開暴雨季節施工,并在雨季到來之前做好邊坡防護及排水設施。 2)施工方應在施工階段嚴格按照設計方案的要求,對高支護和高邊坡進行加強崩塌、滑坡的防護和排、疏、導工程。 3)建議對巖質邊坡 (略) 進行防護,必要時并結合坡面防護等支護措。 4)站區支護,采取使用C30混凝土加鋼筋 (略) 進行支護。 5) (略) 護坡,采 (略) 噴漿,錨桿尺寸為Φ22(2000×2000mm),L=1500mm, (略) 尺寸為Φ6. (略) 片,使用C20混凝土面層噴漿100mm厚。 6)高支護和高邊坡的砌筑工程,在達到設計穩定邊坡后及時護砌,同時做好坡面、坡腳排水系統,做到施工一段、砌筑加固防護一段。 (6)臨時用地生態恢復措施 1)臨時占地設置彩帶控制施工范圍、減少擾動面積、分層開挖分層回填、減少地表開挖裸露時間、及時進行跡地恢復等生態防護措施。 2)開挖剝離的表土集中堆放在臨時占地周邊,采取土袋擋護坡腳的臨時防護措施,施工結束后及時把剝離的表層熟土回填至 (略) 域,用于綠化建設使用。 3)施工臨時場地平整時,應先剝離0.30~0.50m的表層土,暫存在場地周邊,并采用集中堆放,土袋裝土擋護及撒播草籽等臨時措施。 4)采取擋土墻、護坡、護面、排水溝等防護措施,剝離的表土和開挖出的土石方采取四周攔擋,上鋪下蓋等擋護及苫蓋措施妥善堆放。 5)施工結束后及時拆升壓站內部設置的施 (略) 臨時設施,盡快清理施工場地,施 (略) 后期 (略) 、碎石地。 6)升壓站施工結束后對站內空地及四周采取綠化美化措施,升壓站四周根據地形情況設置截排水溝或護坡,對升壓站四周進行綠化恢復。 7)對確需進入人工播撒草籽進行植被 (略) 域,選擇當地的鄉土植物進行植被恢復,嚴禁引入外來物種。 (7)對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措施 1)嚴控施工范圍,不在基本農田內設置施工臨時占地設施。 2)施工前做好攔擋、臨時排水溝等措施,避免雨季開挖。 3)施工中產生固廢運至指 (略) 置,施工期產生的施工廢水經臨時 (略) 理后回用于降塵,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 (略) 臨時化糞池收集后交由附近村民用作農肥,對區域水環境影響較小。 4)在基本農田附近施工時,劃定施工活動范圍并立牌標識,禁止施工人員破壞施工活動范圍外的植被。 5)加強施工人員的生態保護教育,禁止施工人員隨意踐踏、破壞基本農田內的植被及農作物。 (8)對公益林、天然林的保護措施 不得在未征用的天然林、 (略) 域內設置棄土場、施工生產 (略) 、取料場、施工便道等臨時工程,且臨時工程的設置盡量遠離天然林、公益林。對易產生揚塵污染材料的堆放、裝卸,應采取有效遮蓋、封閉等防塵措施,禁止露天長期敞開堆放易產生揚塵的材料。運輸易產生揚塵材料時應按規定實施密閉運輸,同時施工期采取酒水降塵措施,減輕粉塵對天然林、公益林的影響。施工時加強施工管理,嚴格按項目劃定的紅線范圍施工,不得越界施工,嚴格限制施工機械和人員活動范圍,加強施工人員生態保護教育,嚴禁捕獵、捕食野生動物和隨意砍伐天然林和公益林。禁止在天然林、公益林范圍內堆放棄土、棄渣和生活垃圾,同時在靠近天然林、公益林的邊界樹立施工警示標牌,減緩對天然林和公益林的影響。 2、大氣環境 (1)施工期加強環境管理和環境監控,劃定施工范圍,文明施工; (2)建設場地四周應設有圍擋 (略) 硬化,防止揚塵的擴散; (3) (略) 物料(水泥、砂石等)及渣土運輸車輛應實行密閉運輸(采用篷布覆蓋),防止運輸過程中撒落,降低粉塵和揚塵對周邊空氣環境的影響; (4)在施工場地 (略) 面和場地進行灑水抑塵,使用滾筒式密閉攪拌機攪拌灰土; (5)施工期間應對施工工地(含容易起塵物料堆放)設置有效抑 (略) 或防塵布; (6)開挖干燥土面時,應適當噴水,使作業面保持一定的濕度,盡量降低粉塵對環境的影響; (7)車輛在 (略) 域時要沖洗輪胎,項目施 (略) 設置洗車槽1個,防止因車輛輪胎附帶的渣土造成揚塵;采用符合環保要求的運輸車輛和機械設施,進出施工場地的車輛限制車速; (8)車輛應當按 (略) 線和時間進行物料、渣土、垃圾的運輸,對運輸車輛產生的灑落物及時清掃。 (9)施工機械、運輸車輛選擇優質環保的工程設備和燃油,加強對施工機械、車輛的維修保養,禁止以柴油為燃料的施工機械超負荷工作,減少燃油廢氣的排放。 3、水環境 施工期水污染主要為施工生活污水、施工廢水,采取的具體防治措施見下: (1)施工生活污水防治措施 因項目不在現場設置施 (略) ,施工人員為周邊村民, (略) 不設置住宿不提供餐飲,施工現場設置臨時化糞池,生活污水主要是洗臉洗手廢水和糞便污水等,主要污染物為CODCr、BOD5、SS、氨氮,生活污 (略) 臨時化糞池收集后交由附近村民用作農肥,對區域水環境影響較小。 (2)施工廢水控制措施 1)施工廢水(含部分燃油機械在維修、運行和清洗過程中產生少量的含油廢水)由隔油沉淀池(1個,容積為3m3,池體需防滲)收集,經沉淀、隔油除渣 (略) 理后,主要污染物SS去除率控制到80%以上全部回用。 2)施工材料如油料、化學品等有害物質堆放場地應設圍擋措施,并加蓬布覆蓋以減少雨水沖刷造成污染。 3)本項目各類運輸車輛 (略) (略) ,要求出施工場地的車輛必須經 (略) 設置清洗槽(本項目設置車輛輪胎清洗點1個)清洗,減少各類運輸車輛車輪攜帶的泥 (略) 道路的污染。清洗車輛輪胎的廢水經施工生產營地設置的 (略) 理后回用,不外排。 4、聲環境 施工期噪聲源主要為施工使用的各類施工機械設備及各類運輸車輛運行產生的噪聲,采取的具體防治措施見下: (1)在設備選型時選用符合國家噪聲標準的低噪聲施工設備,同時加強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的保養,減小機械故障產生的噪聲。 (2)將高噪聲設備布 (略) 中央位置,先行建設圍墻,并采取低噪聲施工方式,降低施工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3)施工設 (略) ,高噪聲設備盡量不集中施工。 (4)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避免夜間施工。如因工藝需要必須夜間施工,應到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辦理相應手續,并提前公告附近居民。 (5)施工運輸車輛經 (略) 時降低行駛速度,控制鳴笛。 5、固體廢物 (1)站區開挖產生的土石方全部用于護坡、道路回填,無需外棄; (2)生活垃圾交由環衛部 (略) 理; (3)危險廢物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進行各類廢物的收集、貯存,交由有相應資質 (略) 置;施工期危險廢 (略) 場上購置的預制危險廢物暫存間,直接安放在施 (略) ,拆除過程施工量小,施工時間短(一般十五分鐘左右),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很小,拆除的危險廢物暫存間可繼續利用或 (略) 置。采取以上治理措施后各類施工固體廢物均得 (略) 置,對環境影響較小。 二、運營期 1、生態環境 (1)加強對站址及周邊植被的撫育和管護。 (2)升壓站建好后,在內部及周圍進行綠化覆蓋,植被選用當地物種以補償工程建設引起的植被損失生物量。 (3)項目運營期不涉及新增占地、植被剝離、基礎開挖等內容,無其他生態影響,但需做好生態監測跟蹤,杜絕對植物及野生動物的干擾和破壞。 (4)按設計要求進一步完善水土保持等各項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生態修復措施。 (5)在升壓站周邊完善綠化措施,加強植被的撫育和管護。 (6)定期對升壓站周邊生態保護和防護措施及設施進行檢查,跟蹤生態保護與恢復效果,以便及時采取后續措施。 (7)強化環境保護宣傳工作,對當地群眾進行有關高壓設備方面的環境宣傳工作,使公眾科學認識輸變電工程的環境影響。 (8)建立各種警告、防護標識,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9)加強環境保護管理,制定環境保護管理制度,依法進行運營期的環境管理和環境監測工作。 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運營期對周邊生態影響較小。 2、大氣環境 本期工程升壓站運營期產生的廢氣主要為食堂油煙、汽車尾氣,氣產生量較少,經空氣稀釋后呈無組織排放,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3、水環境 運營期廢水主 (略) 員工日常生活產生的生活污水,采取的具體防治措施見下: 生活污水經一體 (略) 理設施(1座,處理規模為1m3/d,處理工藝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后回 (略) 綠化灌溉。 4、聲環境 運營期噪聲主要是升壓站電氣設備的電暈放電噪聲和運行噪聲,采取的具體防治措施見下: (1)站內設備選型時,優選低噪聲設備, (略) 站內電氣設備。 (2)設備安裝時采用減振基礎等措施,并加強設備的運行管理,定期對站內電氣設備進行檢修。 (3)修建磚砌 (略) 圍墻,以減少噪 (略) 外環境的影響。 綜上所述,采取以上控制措施后可確保升壓站廠界滿足《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排放標準》(*)1類標準要求。 5、固體廢物 運營期升壓站主要產生的固體廢物為生活垃圾、 (略) 理站污泥、危險廢物(主要為廢變壓器油、廢舊蓄電池)等,采取的具體控制措施見下: (1)本項目升壓站運維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量較少,約1.46t/a,委托當地環衛部門定期清運, (略) 理; (2)地埋式一體 (略) 理設施產生的污泥較少,約0.19t/a,通過委托環衛部門吸糞 (略) 置,不外排,對環境影響小。 (3)升壓站運行期間產生的廢舊蓄電池,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5年版)》,廢舊蓄電池廢物類別為HW31,廢物代碼為900-052-31,存放于站內危廢暫存間(28.2m2)內,后續由 (略) 理資質 (略) 置;廢礦物油及變壓器大修油濾渣的廢物類別為HW08,廢物代碼分別為900-220-08、900-213-08,更換時收集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內,后續由 (略) 理資質 (略) 置;變壓器油的廢物類別為HW08,廢物代碼分別為900-220-08,更換時存放到站內中部的事故油池內(50m3),定期交由有資質的單 (略) 置。 6、電磁環境 (1)運行期加強日常巡查,保證站內高壓設備、建筑物鋼鐵件均接地良好,所有設備導電元件間接觸部位均應連接緊密,以減小因接觸不良而產生的火花放電,將站內電氣設備接地,以減少電磁場場強。 (2)升壓站運行過程中,站內金屬構件,如吊夾、保護環、保護角、墊片、接頭、螺栓、閘刀片等做到表面光滑,盡量避免毛刺的出現,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做好站內電磁防護措施。 (3)運行期加強設備日常管理和維護,同時加強對工作人員進行有關電磁環境知識的培訓,加強宣傳教育。 |
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報批稿(公示版) |
| |||||
公眾反饋意見聯系方式 | 貴州省生態環境廳窗口0851-* (反饋時間:自本公示生成后5個工作日內) |
注: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的有關規定,上述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不含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以及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內容。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