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局擬對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5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要求聽證。
電話:0932-*
傳真:0932-*
通訊地址: (略) 岷 (略) 生態環境局岷縣分局
郵編:*
2023年12月29日定西市生態環境局岷縣分局擬審批建設項目公示表
序號 | 項目 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 單位 | 環評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環境保護措施承諾文件(文件鏈接) | 公眾參與情況 |
1 | 岷縣源泰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廠建設項目 | (略) 岷縣秦許鄉鹿峰村五社43號 | 岷縣源泰 (略) | 甘肅綠 (略) |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由主體工程(加工廠房),輔助工程(辦公生活區、沉淀池等),儲運工程(原料堆場、成品堆場),公用工程和環保工程組成。運用后生產不同規格的成品砂石料20000m3/a。項目產品主 (略) 場。 | 一、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 1、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廢水的來源有兩部分;一是建筑施工產生的施工廢水;二是場地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施工期施工現場搭建防滲旱廁1座,定期清掏漚肥,用于周邊農田施肥,洗漱廢水用于施工現場灑水抑塵,不外排。施工廢水主要為施工機械清洗廢水、混凝土養護等,廢水經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場地灑水降塵,不外排。在工程施工場地各設置一座環保廁所,主要收集施工人員內的糞污,定期清掏清運處理。生活洗漱廢水設置防滲沉淀池收集沉淀處理后用于施工灑水降塵,不外排,對區域地表水環境影響較小。 2、廢氣污染防治措施 (1)落實揚塵防治責任主體。建設單位要對揚塵防治工作全面負責,將防治揚塵污染的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確施工單位揚塵防治責任,及時足額撥付費用;檢查督導監理、施工單位履行職責和落實揚塵防治措施,參與項目揚塵防治月度檢查并對檢查評定結果簽字蓋章確認把關,對存在的揚塵防治問題隱患,要書面督促監理、施工單位及時整改,并跟蹤落實到位,形成閉環材料留檔備查,對拒不整改的監理、施工單位要及時報請負責項目監督的住建局處理;對于涉及多家平行施工單位的施工場地,要總體負責,統籌協調,明確界定各方責任; (2)嚴格落實各類建筑施工工地“6個百分百”抑塵措施。施工現場應實行封閉管理,并應采用硬質圍擋;市區主要路段圍擋高度不應低于2.5m,一般路段圍擋高度不應低于1.8m;圍擋應堅固、穩定、整潔、美觀、生態; (3)施工現場的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區等場地應進行硬化處理。建立落實灑水清掃沖洗或霧化降塵制度措施,重污染及易揚塵天氣、工況條件下應增加清掃噴灑頻次,保持道路、場地清潔無浮塵; (4)裸露的場地和堆放的土方應采取覆蓋、固化或綠化等措施;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的細顆粒建筑材料應密閉存放或采取覆蓋等措施,嚴禁露天放置。暫時不能開工的建設用地,建設單位應當對裸露地面進行覆蓋;超過三個月的,應當進行綠化、鋪裝或者遮蓋; (5)拆除建筑物或構筑物、土方作業時應采用隔離、灑水等降塵措施,并及時覆蓋或清理。在規定區域內的施工現場應使用預拌混凝土及預拌砂漿;采用現場攪拌混凝土或砂漿的場所應采取封閉、降塵措施; (6)施工現場出口處應設置車輛沖洗設施,并對駛出車輛進行清洗;沖洗設施能夠滿足各類工程車輛外圍尺寸,沖洗壓力應能滿足沖洗車輛要求;車輛沖洗應定人、定崗,按操作規程沖洗,車輛車廂外部、底盤、輪胎處不得粘有污物和泥土,確保不帶泥帶土上路,對所有出場車輛填寫建立沖洗臺賬。沖洗設施在土石方施工前完成設置,竣工驗收完畢后方可撤除。 (7)運輸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漿等散裝、流體物料的車輛應當采取密閉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遺撒造成揚塵污染,并按照規定路線行駛;裝卸物料應當采取密閉或者噴淋等方式防止揚塵;出口處要定人、定崗進行檢查和登記,密閉或覆蓋不嚴密不得駛離現場。建筑物內垃圾應采用容器或搭設專用封閉式垃圾管道的方式清運,嚴禁臨空拋擲,垃圾應集中分類覆蓋存放并及時清運;嚴禁焚燒各類廢棄物。 (8)加強施工管理,堅持文明裝卸。合理安排施工車輛行駛路線,盡量避開居民集中區,控制施工車輛行駛速度,路經居民區集中區域應盡量減緩行駛車速。 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建筑施工由于各階段使用的機械設備組合情況不同,所以噪聲影響的程度也不盡相同。基礎施工階段設備多屬高噪聲機械。主體施工階段,噪聲特點是持續時間長、強度高。由于建筑施工是露天作業,流動性和間歇性較強,對各生產環節中的噪聲治理具有一定難度。 ①從聲源上控制:建設單位在與施工單位簽訂合同時,應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機械設備為低噪聲機械設備,例如選用液壓機械取代燃油機械。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設專人對設備進行定期保養和維護,并負責對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嚴格按操作規范使用各類機械; ②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夜間(22:00~6:00)嚴禁平地機等強噪聲機械進行施工,合理布置施工場地,將強噪聲機械設備盡量布置在遠離周邊企業辦公生活區; ③施工場地的施工車輛出入地點應盡量遠離敏感點,車輛出入現場時應低速、禁鳴; ④建設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施工場地的噪聲管理,施工企業也應該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聲產生糾紛;合理安排施工組織方案,禁止夜間施工,午間休息時段不得開啟。 ⑤對嚴重影響操作工人身心健康的噪聲集中區控制連續工作時間不超過2h,對噪聲集中區20m范圍內作業工人發耳帽、耳塞,以保護耳膜,每年定期對噪聲作業區工人進行體檢。 隨著施工期的結束,施工噪聲的影響將消失,所以施工噪聲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是暫時的、短期的行為。 4、固體廢物防治措施 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在施工區設垃圾桶統一收集,定期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至當地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置。 施工場地產生的廢棄包裝,對其中有利用價值的部分應盡量回收利用,對不可回收部分,應分類收集,統一運送至城建部門指定的地點處置。 施工現場禁止焚燒廢棄物;施工垃圾不得隨意丟棄; 建筑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應在1個月內拆除工地圍墻、安全防護設施和其他臨時設施,并將工地及四周環境清理整潔,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潔,同時,施工方不得私自架設防護架、隔離欄等外延部分; 綜上所述,項目施工期間產生的污染物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均會得到有效處理,不會造成二次污染,施工期影響會隨著施工期的結束而隨之消失。 二、運營期環境保護措施 1、廢氣污染防治措施 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為原料運輸、裝卸、存儲揚塵、進料粉塵、破碎篩分粉塵、皮帶輸送粉塵和成品裝卸、存儲粉塵,主要污染物均為顆粒物。運輸揚塵灑水抑塵,成品區物料采用防塵網覆蓋+灑水抑塵;原料堆場物料堆存時采取表面灑水+防塵網覆蓋;加工生產線布置在車間之中,進料口、破碎機、篩分機等設備頂部安裝噴水裝置,對環境空氣影響較小,項目廢氣處理措施可行。 2、廢水防治措施 項目生產過程中加工抑塵廢水全部蒸發損耗;洗車廢水部分損耗后循環使用,不外排。洗砂過程產生的廢水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建設單位設置1座總容積300m3沉淀池,對其進行一般防滲及三級隔檔措施,作為本項目的三級沉淀池收集洗砂廢水,處理后廢水循環使用不外排。廠區設環保廁所1座,糞便委托當地農民清運,生活盥洗廢水就地潑灑,自然蒸發不外排。 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項目主要噪聲源主要來自于生產設備、生產車輛噪聲,項目采用定期對生產設備維修和保養;噪聲源強較高的生產設備采取基礎減振措施;優化設備布局,將噪聲源強較高的設備設置于遠離敏感點處等措施后,經過距離衰減,項目廠界噪聲可以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區標準要求,對廠區周邊環境的影響較小。 4、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項目固體廢物包括廢潤滑油/桶和含油廢物、泥餅和職工生活垃圾。泥餅綜合利用;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拉運至當地環衛部門指定地點處置;廢潤滑油/桶和含油廢物集中收集于危廢暫存間內,委托有資質的回收單位回收處置。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