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氣環境[br](1)聚羧酸減水劑[br]聚羧酸減水劑的生產分為縮合反應和中和反應,這兩步反應在同一反應釜中依次進行。中和反應完成冷卻過程中會產生少量工藝廢氣,為保持反應釜內壓力恒定,需將部分反應釜內氣體通過列管式冷凝器冷卻回流處理,冷凝管出口剩余廢氣經活性炭進行吸附。項目擬在排氣口上方安裝列管式冷凝器冷卻回流處理,剩余有機廢氣經冷凝器排空口進入“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后經17m高(內徑0.3m)排氣筒(DA001)排放至大氣中,排放非*烷總烴濃度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排放標準(120mg%2Fm3;10kg%2Fh)排放標準要求。[br]本項目粉塵主要來自于維生素C的投料過程,經加強車間通風換氣后,確保顆粒物濃度可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本項目反應合成過程僅在母液出料時會有少量有機廢氣逸出(約占5[percent]);桶裝加料開蓋廢氣:本項目涉及揮發性的桶裝有機物質為*烯酸、巰基*酸(以非*烷總烴計)。經加強車間通風換氣后,確保非*烷總烴無組織濃度可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廠內非*烷總烴滿足《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2-2019)限值要求。本項目生產過程會產生有機廢氣,如*烯酸、巰基*酸等,大部分有機廢氣經收集后送至有機廢氣治理設施處理后高空排放,少量有機廢氣呈無組織逸散,從而產生少量異味(臭氣濃度),通過加強車間通風措施,確保項目廠界臭氣濃度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1993)。[br](2)無堿速凝劑[br]液體無堿速凝劑生產線各原料在反應釜內攪拌過程中,會揮發出酸性氣體,主要成分為氟化氫氣體,項目采用堿液噴淋處理對HF去除率約為95[percent],處理達到《無機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3-2015)后經17m排氣筒(DA002)排放;項目設置1臺0.5t%2Fh柴油鍋爐及一臺柴油燃燒器,其燃燒廢氣引至一根排氣筒(DA003)排放,排放濃度滿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br]本項目粉塵主要來自硫酸鋁的投料過程,經加強車間通風換氣后,確保顆粒物濃度可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反應過程考慮5[percent]HF逸散呈無組織排放,通過加強車間通風,確保項目廠界氟化物滿足《無機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3-2015)限值要求。[br]2、地表水環境[br]項目產生生產廢水全部回用不外排;在配套污水處理廠建設投運之前,項目產生的生活污水由園區管委會組織吸糞車定期清運至息烽縣城污水處理廠處置,待配套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后排入園區污水管網。[br]3、地下水[br]營運期地下水環境的影響主要為各水池、污水收集管道、罐區等滲漏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影響,環評要求按照“源頭控制,分區防治,污染監控,應急響應”的原則采取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采取措施后污染物滲漏量小,對地下水的污染影響較小。[br]4、聲環境[br]本項目主要產噪設備為泵類、各類鼓風機、排風扇等,經廠房隔聲后,四周場界晝夜間噪聲值均可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區排放限值,對聲環境影響較小。[br]5、固體廢物[br]1、一般固體廢物[br]職工生活垃圾,設垃圾收集桶收集,經統一后運輸至園區垃圾暫存點,由環衛部門定期清理至息烽縣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處理;設備沖洗廢水、化驗室廢水經沉淀池沉淀處理,收集后作為產品檢驗時,混凝土拌合料;實驗室做少量混凝土配置實驗,該部分混凝土用容器置于實驗室中,定期清理,作為建筑垃圾外運至指定位置堆放;項目軟水制備采用反滲透工藝,交由廠家回收處置。[br]2、危險廢物[br]本項目有使用多種化學原料,在生產、儲存過程中會產生廢原料桶及廢編織袋,項目廢氣處理設施產生的廢活性炭,機修過程產生的廢機油統一收集后,暫存于危險廢物暫存間,定期委托具有相關回收資質的單位處置。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