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關于印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的通知》(環發[2015]162號)等相關規定,現將《 (略) 衛河(北辰段)提質增效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全本進行公開,以接受公眾的監督。項目基本情況如下:
一、項目概況
1、概況
項目名稱: (略) 衛河(北辰段)提質增效項目
建設單位: (略) 辰裕 (略)
建設地點: (略) 北辰區雙口鎮
建設內容: (略) 衛河(北辰段)提質增效項目處理規模24000m3/d,項目實施范圍為:衛河150m河道內設置取水口和排水口,楊家河排干2850m河道(北辰界內)范圍區域及周邊部分用地,項目主要內容包括取水泵站、表面流濕地+生態氧化塘、MABR工藝、提升泵站及末端強化處理設施等工程。
2、環境影響及環保措施
2.1施工期環境影響及防治措施
(1)大氣環境
施工期產生的施工揚塵、機械尾氣、焊接廢氣均為無組織排放,且施工場地空曠,河道清淤產生的淤泥量較小,北辰區主導風向為西南風,下風向敏感目標距離為363m,距離較遠,預計對周邊環境產生的影響較小。
(2)地表水環境
施工現場設置沉淀池,生產廢水使用沉淀池靜置沉淀后,優先用于場區灑水抑塵,未使用完 (略) 政管網。施工現場設置施工營地,未設置臨時廁所,施工現場距離周圍住宅較近,施工人員依托現有周邊住宅等排放生活污水,施工現場不產生生活污水,預計對周邊環境產生的影響較小。
圍堰施工、排水可能使局部SS升高,施工過程實時觀察,及時清理基底,預計可能產生的影響較小。
(3)聲環境
施工期單臺聲源設備影響噪聲源強小于100dB(A)時,晝間影響范圍半徑為30m以內,如夜間施工影響范圍為100m。當多臺設備同時施工時,晝間影響范圍半徑為50m,如夜間施工影響范圍為150m。
在項目南側施工時,采取單臺設備施工、避免多臺設備同時施工,并且采用源強90dB(A)以下的設備可滿足聲環境保護目標要求,如采用的設備源強大于90dB(A),則遠離項目場地、加裝聲屏障以減輕對保護目標的噪聲影響。本項目主體工程施工僅在晝間(6:00~22:00)進行,各工序均不需要連續施工作業,夜間可能有運輸作業,噪聲源強80dB(A),在現狀住宅處的噪聲貢獻值為42dB(A),可滿足1類聲環境功能區夜間標準限值要求。
(4)固體廢物
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存放,委托有關單位清運處置;施工現場不可避免的產生建筑垃圾,建設單 (略) 當地建筑垃圾清運單位,及時清運至指定的地點,妥善處理;河道清淤產生的淤泥由泵車吸出后委托建筑垃圾單位外運至政府指定的場地,圍堰打樁、管道拉管施工產生的少量泥漿,施工現場設泥漿沉淀池,沉泥做廢渣處理,交由建筑垃圾清運單位處理。
(5)地下水、土壤環境
土方開挖時產生的基坑廢水可能對孔隙潛水產生影響,施工期內可能對局部地下水水位產生影響,但總體影響較小且具有暫時性。臨時沉淀池等臨時設施處置施工生產廢水不當可能對地下水環境產生影響。臨時沉淀池、泥漿沉淀池均采用混凝土結構,臨時設置硬化防滲可有效避免廢水處理過程發生泄漏進而引發的地下水污染,車輛定期檢查產生漏油概率極低,生產廢水中不含油,不存在污染地下水、土壤的物質。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對區域潛水含水層影響很小,對土壤污染影響可能較小。施工期對土壤的影響主要是施工作業對土壤結構、肥力等產生的影響。施工作業擾動原有地表改變土壤結構,使土壤養分分布狀況受到影響,嚴重者會造成土壤性質的惡化,嚴格控制施工作業帶,在施工初期進行表土剝離,后期用于綠化覆土及臨時占地恢復,整體未改變場地內土壤影響性質,總體影響范圍較小。
(6)生態環境
施工期對*生植物、*生動物、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改變周圍景觀,由于河道施工使水生生物量顯著下降,但影響范圍較小。施工期對土壤和植物的破壞具有暫時性,持續時間較短,施工期結束后可逐漸恢復到施工前水平。因此本項目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
本項目不涉及一級保護區,距離暗渠箱涵100m以上,且施工場地涉及河道與南水北調中線暗渠無水力聯系,嚴格控制施工范圍,不會對環境敏感區產生影響。
2.2運營期環境影響及防治措施
(1)大氣環境
運營期無廢氣產生。河道經治理后水質有明顯提升,一定程度可減輕河道的惡臭氣味。
(2)地表水環境
本項目為水污染治理項目,經本項目治理后衛河水質可得到明顯提升,消除劣V類水質,對地表水有積極的影響。
本項目運行對衛河的水量、水位無明顯影響,對河流過水斷面、河道水流流態不產生影響,由于水質提升可能使衛河河道含沙量下降,產生的淤泥量減少。
(3)聲環境
運營期產噪設備為取水泵站、提升泵站、沉水風機等。提升泵位于地下,風機位于河底,末端強化處理設備放置于房間內,產噪設備選用低噪聲設備、設置基礎減振。各產噪設備經房間隔聲、距離衰減,對項目邊界處貢獻值較低,不會對聲環境敏感目標產生影響。根據預測結果可知,嶺上莊園噪聲預測值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類聲環境功能區晝間55dB(A),夜間45dB(A)標準限值要求。楊河村噪聲預測值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聲環境功能區晝間60dB(A),夜間50dB(A)標準限值要求。
(4)固體廢物
運營期產生的固體廢物為柵渣、廢組件、廢污泥,均為一般固廢。產生的固體廢物由一般固廢處置單位進行處理,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5)地下水、土壤環境
運營期不產生污染物,工程運行不改變區域地表水與地下水補排關系,運營期內對地下水水位及水質基本無影響。運營期不具備土壤、地下水環境污染途徑,不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運營期無土方作業,無破壞土壤結構的行為。結合地層巖性特征及土層分布情況,本項目運營期不產生污染物,對土壤鹽漬化影響較小。故工程運營期內對土壤基本無影響。
(6)生態環境
運營期勞動定員為4人,主要人員活動集中在工程起點及三級深化處理段,在房間中進行、戶外活動較少,不會對周邊的野生動物多樣性產生明顯影響。
生態氧化塘種植沉水植物、浮水植物等,提高了河道的植被多樣性,經本項目處理后可有效改善衛河水質,特別是減輕水體富營養化,氨氮、總氮降低,可能使河道水生生物發生一定的變化,藍藻等浮游植物減少、物種多樣性變化,同時由于水質改善、溶解氧升高,魚類及其它水生生物種類可能發生變化,因此可能影響原有的水生生物種群和結構,經現場調查本項目所在區域不屬于“三場一通道”,無 (略) 重要保護物種,對水生生物的影響可接受。
運營期建設項目場地與南水北調中線無水力聯系,不會對環境敏感區產生影響。
3、環評報告書初步結論
本項目選址選線避讓了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在設計、施工、運行階段,按照國家相關環境保護要求采取一系列環境保護措施來減緩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施工期可能產生的生態環境影響、聲環境影響、大氣環境影響等,經過防護和環保措施的有效落實,可將影響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符合國家有關環境法律法規、環境保護標準的要求,環境影響是可接受的,并隨著施工期結束,環境影響隨之結束。
運營期產生設備噪聲,采用噪聲防治措施對聲環境影響較小,無大氣環境影響,經本項目處理后水質提升,對地表水環境有積極的影響,固體廢物去向合理,符合相關環境保護標準的要求。由于水質提升可能對水生生物種群產生一定的影響,影響較小可以接受,預計本項目運營期不會對環境產生明顯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本項目認真落實本報告提出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特別是落實必要的生態保護和補償措施后,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本項目的建設具備環境可行性。
二、聯系方式
(1)建設單位
單位名稱: (略) 辰裕 (略)
單位地址: (略) 北辰區北倉鎮北辰大道3號樓24層2414室
聯系人:陳經理
聯系電話:*
(2)評價單位
單位名稱:世紀鑫海(天津) (略)
單位地址: (略) 西青經濟技術開發區興華十一支路建福園3號
聯系人:張工
聯系電話:022-*
E-mail:*@*63.com
三、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全文查閱方式和途徑
(1)網絡查詢
如需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電子版全文,請點擊本文附件進行查閱。
(2)紙質版查詢
如需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紙質版全文,您可以通過電話、電子郵件以及書信的形式與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聯系,具體聯系方式見“二”中內容。
四、征求意見的公眾范圍
本次征求意見的范圍為受建設項目影響和關注工程建設的公眾。
征求意見主要事項:對工程選址的意見,對工程建設的意見;對工程擬采取的環保措施的意見;對與項目建設和環境保護有關的意見。
五、公眾提出意見的方式和途徑
(1)網上填報公眾意見表,公眾意見表見本文附件。
(2)來電、寫信或者郵件形式:相關聯系方式見“二”中內容。請公眾在發表意見的同事盡量提供詳細的聯系方式,以便我們及時向您反饋相關信息。
六、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自2023年10月13日至2023年10月26日止。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