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汕昆高速公路揭陽新亨至梅州畬江段及梅汕高速公路梅州程江至畬江段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技術評估報 (略) 生態環境部門初審意見等,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廳擬對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批準決定。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公示期5個工作日(**日至**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廳反映。
聯系地址: (略) 天河區龍口西路2 (略) 生態環境廳政務服務窗口,郵編:*
聯系電話:020-*
傳 真:020-*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及有關利害關系人可對我廳擬作出的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 汕昆高速公路揭陽新亨至梅州畬江段及梅汕高速公路梅州程江至畬江段改擴建項目 |
建設地點 | 廣東揭陽揭東區;廣東梅州豐順縣;廣東梅州梅縣區 |
建設單位 | (略) (略) |
項目概況 | 汕昆高速公路揭陽新亨至梅州畬江段及梅汕高速公路梅州程江至畬江段改擴建工 (略) 揭東區新亨鎮汕昆高速揭陽樞紐立交,終于梅縣區程江鎮,設程江樞紐互通與梅龍高速及長深高速公路相接,全長87.569公里,新建互通立交1座、改造互通立交9座,新改擴相關附屬設施。擴建后全線為雙向八車道,設計速度為100公里/小時(原隧道利用段采用80公里/小時);新建水車互通連接線,長度1.5公里,設計速度為40公里/小時。 |
環評機構 | 廣東 (略)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一、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及環境影響 項目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低噪聲路面技術、設置減速禁鳴標志等措施降低噪聲源強。對預測超標聲環境敏感點優先設置聲屏障等主動降噪措施,必要時輔以隔聲窗措施后,各敏感點聲環境滿足有關聲環境質量管理要求。 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環境影響 制定嚴格的施工作業制度,優化施工組織,控制施工范圍,及時進行復墾、綠化。項目穿越梅 (略) 級自然保護區、梅州豐順虎頭崠縣級森林公園、梅州豐順猴子崠縣級森林公園和蓮花山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保護紅線,臨近梅州豐順韓山縣級森林公園,不得在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環境敏感區內設置取棄土(渣)場、攪拌站、施工營地等設施。對項目施工范圍內臨近古樹應采取圍擋及掛牌警示等措施加強保護。處理好項目與沿線文物古跡遺址等的關系,嚴格落實文物主管部門的相關保護要求,避免造成不利影響。加強施工期環保宣傳和教育以及相關生態敏感區的生態監測等。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建設總體上對生態敏感區的生態影響有限且可控。 三、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及環境影響 對于穿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Ⅱ類水體路段,設置橋面徑流收集系統和事故應急池,廢水禁止排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路段采用設置警示牌,采用最高等級的防護欄。黃竹坪服務區、蓮花山隧道管理所生活污水經處理達標后回用,不外排;其他服務區、集中住宿區、管理中心、收費站等附屬設施生活污水經處理達到標準要求 (略) 政污水管網等。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對沿線水環境的影響較小。 四、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及環境影響 沿線服務區、集中住宿區、管理中心等餐飲廚房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處理達標后排放。 五、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措施 服務區、收費站等產生的生活垃圾,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理處置,產生的廢機油等危險廢物收集后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 六、環境風險 對于跨越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Ⅱ類水體等敏感水體路段,設置事故應急池及配套徑流收集系統,采用高等級防護欄;水源保護區路段禁止劇毒物品運輸,應設置監控視頻、安全警示標志和應急電話;配備足夠的防止油膜擴散的裝備和設施;制訂完善的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并與區域應急預案協調等。嚴格落實上述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應急措施的情況下,可有效降低環境風險事故發生的概率,有效控制事故發生對環境的影響。 |
公眾參與情況 | 采取信息公示等方式開展公眾參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