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及甘孜州 (略) 授權,經審議,我局擬對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批復決定。為保證此次審議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9月18日-2024年9月24日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決定要求聽證。
通訊地址:四川省色達縣色柯鎮金 (略) 14號 (略) 行政審批股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評機構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 | 色達縣第二中學教學輔助用房建設項目 | 色達縣色柯鎮教育集 (略) 色達縣第二中學(初中部)校內 | 色達縣教 (略) | 成都潤澤 (略) | 施工期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措施 一、廢氣 (1)施工揚塵防治措施 項目施工揚塵主要來自地基的開挖及堆放、建筑材料的搬運及堆放、施工垃圾的堆放及清理。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要露天堆放,一些施工點表層土壤需人工開挖、堆放,在氣候干燥又有風的情況下,會產生揚塵,其源強大小與顆粒物的粒徑大小、比重,以及環境的風速、濕度等因素有關,風速越大,顆粒越小,土沙的含水率越小,揚塵的含水率越小,揚塵的產生量就越大。環評建議采取以下施工揚塵防治措施: ①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應設置現場平面布置圖、工程概況牌、安全生產牌、消防保衛牌、文明施工牌、環境保護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等。 ②施工場地四周應設置施工圍欄,圍欄高度不低于1.8m;工地應配置 (略) ,并定期噴淋降塵,場地保持表土濕潤。 (略) 域內的裸土地面必須采取臨 (略) 、膜覆蓋等措施;建筑工地的腳手架外側應使用密 (略) 封閉, (略) 應定期沖洗,保持干凈、整齊、牢固、無破損,防止施工中的灰塵外揚。 ④物料堆場應集中堆放,施工過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鋪裝材料等易產生揚塵的建筑材料應采取密閉存儲、設置圍擋或堆砌圍墻、采用防塵布苫蓋。施工建材應定量采購,減少建材露天堆放的時間以及保證塵粒一定的含水率。若在工地內堆置超過一周的,應覆蓋防塵布、 (略) ,定期噴灑抑塵劑,定期噴水抑塵。 (略) 域內的裸土地面必須采取臨 (略) 、膜覆蓋等措施;項目建設工程應按規定使用商品混凝土。 ⑤建筑工地所有出入口必 (略) 、泥漿沉淀池和車輛沖洗設備,所有車輛必須嚴格沖洗干凈方能離開工地;盡可能將施工揚塵集中控制在場地小范圍內。 ⑥洗車槽、 (略) 應設置集水溝、沉淀池,收集洗車、施工以及降水過程產生的廢水和泥漿,廢水經收 (略) 理后循環利用。 ⑦遇到干燥、易起塵的天氣時,應輔以灑水壓塵,盡量縮短起塵操作時間。遇到四級或四級以上大風天氣,應停止土方作業,同時作業 (略) 。 ⑧物料堆場應集中堆放,施工過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鋪裝材料等易產生揚塵的建筑材料應采取密閉存儲、設置圍擋或堆砌圍墻、采用防塵布苫蓋。 ⑨嚴格控制建設施工揚塵。各級人民政府要組織制定、完善和嚴格執行建設施工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現場標準化管理, (略) 工地做到“六必須”(必 須圍擋作業、必 (略) 、必須設置沖洗設施、必須及時灑水作業、必須 落實保潔人員、必須定時清掃施工現場)、“六不準”(不準車輛帶泥出門、 不準運渣車輛冒頂裝載、不準高空拋撒建筑垃圾、不準現場攪拌混凝土、不 準場地積水、不準現場焚燒廢棄物)。施工建設過程應 (略) 域實行封閉 或隔離,并采取有效防塵措施;要加強對建設工地的監督檢查,督促責任單 位落實降塵、壓塵和抑塵措施。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嚴格落實本環評提出的揚塵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揚塵,使其對周圍大氣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本項目在做到以上揚塵控制措施后,可最大程度降低施工期揚塵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2)運輸粉塵 項目渣土運輸車輛運輸時表面拍實、灑水,用篷布遮蓋,做到封閉運輸,嚴禁超載,杜 (略) 拋灑,采取勤灑水、定期清洗、沖洗汽車進場施工場 (略) 等措施,保持地面清潔;項 (略) 域至當地指定渣土放置點 (略) 主要為國道G548, (略) (略) 經過,根據現狀調查沿途敏感點主要 (略) 兩側分布的村民住戶,影響 (略) 兩側20m范圍內,通過對運輸車輛采取渣土表面灑水、篷布覆蓋、車輛進出施工場地清洗、車輛減速等措施, (略) 兩側敏感點的影響小,可接受。 (3)燃燒廢氣 施工期間的大氣污染物還有各種燃油動力機械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燃油廢氣,屬于短期影響。施工過程中各種燃油動力機械在清理、平整、運輸過程中將產生燃油廢氣,其主要污染物為CO和NOX等,其特點是排放量小,屬間接性排放,由于施工場地開闊,擴散條件良好,因此其對大氣環境的影響甚微,通過大氣的自凈作用可以得到凈化,對周邊大氣環境影響較小。在施工期內應多加注意施工設備的維護,使其能夠正常地運行,提高設備原料的利用率。 二、廢水 施工期廢水包括施工廢水和施工人員生活污水。 (1)施 (略) 理措施 項目的施工廢水主要為各種施工設備和運輸車輛產生的清洗廢水、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等,產生量約為1.5m3/d,主要污染物為SS、石油類等。項目擬在施工場地內設置隔油池、沉淀池(容積均為2m3),施工廢水經隔油及 (略) 理后用作降塵、車輛沖洗水不外排,不會對當地的地表水體環境產生影響。 (2)生 (略) 理措施 項目高峰期施工人員約20 人,施工人員均為當地村民,不在場地內食宿,施工期間用餐依托周邊快餐店或者學校食堂,廁所依托學校現有公共廁所;施工期生活污水產生量約為15L/人.d,生活污水的產生量為0.3m3/d,項目施工期產生的生活污水經學校內現有化糞 (略) (略) (略) 。 三、噪聲 ①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的維修、養護,避免設備因松動部件的振動或消聲器的損壞而增加其工作時的聲壓級;設備用完后或不用時應立即關閉。 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盡量縮短施工周期,根據校內上課時間、休息時間及放假時間進行調整,盡量將結構施工等高噪聲活動選擇于周末或節日假期進行,以防止對在校師生正常教學及休息產生不利影響。 ③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中的有關規定,避免施工擾民事件的發生,嚴格控制作業時間,夜間22:00~早6:00及中午12:00~14:00禁止施工。如果工藝要求必須連續作業的強噪聲施工,應首先向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進行申報并征得同意,申報該工程的項目名稱、施工場所和期限、可能產生的環境噪聲值以及所采取的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措施的情況,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夜間施工,獲得批準后應將批準文件公示,且在學校進行考試期間禁止施工。 ④強化與環境敏感點的隔聲保護,對位置相對固定的機械設備,能設在隔聲棚內操作的盡量進入隔聲棚,要求在項目四周設置不低于1.8m高的施工圍擋進行隔聲,裝修期間能在室內進行的施工作業,盡量安排在室內進行,并對房間進 (略) 理。 四、施工期固體廢棄物包括廢棄土石方、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員生活垃圾。 (1)廢棄土石方 根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建設共開挖土石方量0.* m3,回填土石方量0.*m3,無借方, (略) 可做到土石方平衡,無棄土。本環評要求施工現場設置臨時土石堆場,堆場要求氈布覆蓋,裸露地面進行硬化和綠化。 (2)建筑垃圾 項目施工期產生建筑垃圾以0.5kg/m2計,產生量約為2.23t,主要成分為廢棄的沙土石、水泥、木屑、碎木塊、水泥袋、纖維、塑料泡沫、碎玻璃、廢金屬、廢瓷磚等。在施工現場應設置建筑廢棄物臨時堆場(樹立標識牌)并進行防雨、 (略) 理。施工生產的廢料首先應考慮廢料的回收利用,對鋼筋、鋼板、木材等下腳料可分類回收,交廢物 (略) 理;對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廢料、含磚、石、砂的雜土等應集中堆放,定時清運到當地政府指定建筑垃圾堆放場,以免影響環境質量。 (3)生活垃圾 項目高峰期施工人員約20人,產生量按 0.25kg/d ·人計算,產生生活垃圾量5kg/d。施工人員每日產生的生活垃圾應經過袋裝收集后,由環衛部門清運。以避免 (略) 環境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構成潛在的影響因素。 因此,本項目施工期固體廢物均得到了及時、 (略) 置,對周圍環境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固廢 營運期大氣環境影響及防治措施: 一、廢氣 本項目運營期廢氣來源于化學實驗室及生物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實驗過程中使用的藥品大多為常規化學藥品,以酸、堿、鹽為主,廢氣主要為少量酸霧、有機廢氣;生物實驗室有機廢氣主要來源于器皿清潔、實驗試劑瓶開蓋、實驗環節等,主要污染物為*醇等,均屬于間歇性排放。 化學實驗室及生物實驗室產生的實驗廢氣采用通風櫥或者集氣罩收集后經一級活性 (略) 理裝置后通過20m高的排氣筒排放。 二、廢水 本項目廢水主要包括日常教學生活產生的生活污水和實驗廢水。 ①生活污水 根據項目水平衡分析可知,本項目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學生生活、老師教學產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產生量約14.256m3/d。生活污水經學校現有化 (略) 理, (略) (略) 進 (略) (略) 理 (略) 理達《城 (略) 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 A標準后排放。 ②實驗廢水 由于實驗用水主要用于初中年級生物及化學實驗,根據前文水平衡分析,實驗室用水量為97.5m3/a,0.41m3/d。學校生物化學實驗主要為酸堿滴定(常用的硫酸、鹽酸和氫氧化鈉等),實驗廢水(洗瓶廢水)主要污染因子為pH,不涉及重金屬,生物化學實驗廢水經酸 (略) 理后排放。本項目在化學實驗室設置一座中和池,容積為0.5m3,需按重 (略) 要求進行防滲。各實驗器皿前三次清洗廢水 (略) 置,其余實驗室廢水經酸 (略) 理后排入化糞池, (略) 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三級排放標準及《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2015)表1 B級標準后, (略) (略) 系統,最終排 (略) 生 (略) 理 (略) 理。 三、噪聲 1) (略) ,將風機設置于樓頂專門的設備房內,利用建筑物來進行隔聲降噪,同時對設備基礎采取減振措施,能有效減小設備噪聲對西南側色柯鎮寄宿制小學學生宿舍以及本項目東北側教師公寓的不利影響; 2)設備選用方面,風機應選擇精度高、質量好的低噪聲設備。固定設備均應安裝有減振墊的隔聲基礎上,風機進出管采用橡膠軟接頭,風機進出口安裝消聲器,與風 (略) 采取軟連接,設備房設置為全封閉式,有效阻隔噪聲。 四、固廢 (1)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采取分類投放、集中收集后,在教學樓會產生辦公生活垃圾,但本項目不新增學生以及教職人員,生活垃圾產量已計入原項目產污量,本項目不再計算,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每日由環衛部門清運,對周圍環境影響小。 (2)實驗室廢物 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 年版),研究、開發和教學活動中化學實驗室產生的廢物屬于危險廢物,廢物類別“HW49 其他廢物”,危廢代碼“900-047-49 生產、研究、開發、教學、環境檢測(監測)活動中,化學和生物實驗室(不包含感染性醫學實驗室及醫療機構化驗室)產生的含氰、氟、重金屬無機廢液及無 (略) 理產生的殘渣、殘液,含礦物油、有機溶劑、*醛有機廢液,廢酸、廢堿,具有危險特性的殘留樣品,以及沾染上述物質的一次性實驗用品(不包括按實驗室管理要求進行清洗后的廢棄的燒杯、量器、漏斗等實驗室用品)、包裝物(不包括按實驗室管理要求進行清洗后的試劑包裝物、容器)、過濾吸附介質等”。 本項目實驗廢物主要是實 (略) 理中廢棄的樣品、化學實驗室產生的廢棄化學品、廢試劑和藥品內包裝材料、實驗過程產生的廢酸液、廢堿液以及不合格目標產物等,生物實驗室產生的廢植物、動物細胞壁、葉綠體等實驗廢棄物,以及各實驗器皿前三次清洗廢水等,均為危險廢物,類比現有工程實驗樓運行情況,本項目實驗室危險廢物產生量約0.12t/a。實驗室危險廢物暫存于危險廢物暫存間內,定期交由四川省 (略) 處置。 (3)廢活性炭 本項目設置活性炭吸附裝置對實驗室廢 (略) 置,類比現有工程實際運行情況,廢活性炭產生量7kg/a,更換周期為每3個月1次,每次更換量約為1.75kg,依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 年版)》,廢活性炭為危險廢物,廢物類別“HW49 其他廢物”,危廢代碼為“900-041-49 含有或沾染毒性、感染性危險廢物的廢棄包裝物、容器、過濾吸附介質”。暫存于危險廢物暫存間內,定期交由四川省 (略) 處置。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