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 (略) (略) 輻射事故應對工作機制,最大程度控制或減緩輻射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環境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1.2 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主席令2014年第9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主席令第69號);
(3)《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6號);
(4)《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略) 令第449號);
(5)《生態環境部(國 (略)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環辦核設函〔2024〕43號);
(6)《江蘇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公告第2號);
(7)《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辦法》(省政府令第75號)
(8)《江蘇省輻射事故應急預案》(蘇政辦函〔2020〕26號);
(9)《 (略)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鹽政辦發〔2022〕1號);
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 (略) (略) (略) 域內輻射事故應對工作。
輻射事故主要指除核事故以外,因放射性物質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物質造成人員受到意外的異常照射或環境輻射污染后果的事件。主要包括:
(1)核技術利用中發生的輻射事故;
(2)放射 (略) 理、處置設施發生的輻射事故;
(3)放射性物質運輸中發生的事故;
(4)可能 (略) 環境造成輻射影響 (略) 域的輻射事故;
(5)國內外航天器 (略) 境內墜落造成環境輻射污染事故;
(6)各種重大自然災害引發的次生輻射事故。
1.4 工作原則
1.4.1 以人為本,預防為主
對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輻射事故,及時采取人員避險措施。發生輻射事故后,救援人員做好自身安全防護優先開展人員搶 (略) 置行動。
依法加強對放射源的監督管理,做好日常監測、監控工作,建立突發輻射事故的預警和風險防范體系,及時控制、消除隱患。
1.4.2 屬地負責,分類指導
在區政府統一領導下,實行屬地管理。區級輻射事故應急機構按照事故性質和類別對各鎮(街道、區、園)應急工作進行分類指導,并提供必要的支援。
1.4.3 加強聯動,大力協同
生態環境、公安、衛生健康及其他相關部門之間的聯動與信息互通,根據各自職責,大力協同,共同做好輻射事故應對工作。
1.4.4 快速反應, (略) 置
積極做好預防和應對輻射事故的各項準備。當輻射事故即將發生或發生后,應迅速啟動應急響應,及時上報信息,科學決策,快速應對, (略) 置,做好信息公開 (略) 理工作。
2 事故分級
根據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把輻射事故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4個等級。
2.1 特別重大輻射事故(一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
(1)Ⅰ、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并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
(3)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大范圍輻射污染后果;
(4) (略) 內可能或已經造成大范圍輻射污染的航天器墜落事件或境外發生的輻射事故。
2.2 重大輻射事故(二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輻射事故:
(1)Ⅰ、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
(3)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較大范圍輻射污染后果。
2.3 較大輻射事故(三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輻射事故:
(1)Ⅲ類放射源丟失、被盜;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
(3)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小范圍輻射污染后果。
2.4 一般輻射事故(四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輻射事故:
(1)Ⅳ類、Ⅴ類放射源丟失、被盜;
(2)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
(3)放射性物質泄漏, (略) 內 (略) 部輻射污染后果;
上述分級標準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3 組織體系
3.1 區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
(略) (略) (略) 域內發生一般輻射事故時, (略) (略) 人民政府(以 (略) 政府) (略) 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統一指揮協調輻射事故應急響應行動。配合上級輻射應急機構 (略) 及較大以上輻射事故 (略) 置工作。
指揮長由 (略) 長擔任,副指 (略) 政府辦公室分管副主任和大豐 (略) 局長擔任, (略) 大豐 (略) (以下簡稱 (略) )、區委宣傳部、 (略) 、 (略) 、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區 (略) 、區 (略) 等部門負責同志組成。受區政府委托, (略) 發生的輻射事故進行響應和信息的統一對外發布。相關部門要根據責任分工,發揮各自環境監管職能作用,形成責任明晰、機制健全、密切協作、執法聯動、監 (略) 格化監管體制,各鎮(街道、區園)、部門應當積極參與預防、監管以及應急工作。區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設立現場協調組、輿情信息組、 (略) 置組、現場監測組、安全保衛組、醫療救護組。當發生 (略) (略) 人 (略) 置能力的輻射事故時,及 (略) 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 (略) 有關部門的指導。
區輻射事故應急組織體系
3.1.1 區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職責
(1)批準一般輻射事故應急響應的啟動,啟動特別重大、重大、較 (略) 域的一般輻射事故的前期應急響應行動,向區政府提出一般輻射事故應急終止的建議;
(2)領導、指揮 (略) 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應急響應行動;
(3)傳 (略) 政府和省、市相關部門的指示、指令;
(4) (略) 政府和省、市相關部門及時報告應急信息, (略) 政府和省、市相關部門匯報的事故報告和應急工作報告;
(5)負 (略) 內( (略) )一般輻射事 (略) 置工作,負責協調外部力 (略) 內輻射應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援;
(6)負責或指導宣傳部門做好信息發布、輿情引導和維穩工作;
(7) (略) 政府和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任務。
3.1.2 區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
(1)大豐 (略)
負 (略) 置一般輻射事故,負責組織協調一般輻射事故輻射環境監測 (略) 置情況的實時報告、總結報告,對輻射事故進 (略) 理和定性定級;配合上級輻射事故應急機構對特別重大、重大、較 (略) 域的一般輻射事故的應急響應行動; (略) 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的日常工作,對事故產生的放射性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 (略) 理建議,配合開展輻射事故應急相關的公眾的宣傳、信息公開和輿論引導工作;協助公安部門監控追繳丟失、被盜的放射源;開展應急能力建設,落實輻射事故應急準備,維持應急響應能力。
(2)區委宣傳部
負責做好輻射事故的輿論引導工作,配合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社會關切。
(3) (略)
負責丟失、被盜放射源的立案偵查和追繳;負責組織執行事故發生地的現場警戒和交通管制等任務,維護事故現場治安秩序,參與輻射事故 (略) 置行動和事 (略) 理等工作。
(4) (略)
負責保障輻射事故應急準備、響應和應急體系的運行經費。
(5)區衛生健康委員會
負責輻射事故現場的衛 (略) 置;負責受輻射傷害人員的醫療救治;負責可能受到輻射傷害人員健康影響的評估;配合輻射事故應急相關的公眾宣傳和輿論引導;配合參與輻射事故其他相 (略) 置行動。
(6)區 (略)
及時將在安全事故中獲悉的輻射事故信 (略) 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負責現場涉及安全 (略) 置、監管;參與輻射事故其他相 (略) 置行動。
(7)區 (略)
參與交通事故次生輻射事故 (略) 置,提供運輸信息;負責輻射事故救援行動的交通保障。
3.2區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
區輻射事故應急指揮 (略) 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設在大豐 (略) , (略) 輻射事故應急的日常工作和輻射事故應急現場協調指揮工作。
3.2.1 人員組成
區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主任由 (略) (略) 長擔任,成員由大豐 (略) 、區委宣傳部、 (略) 、 (略) 、區 (略) 、區衛健委、區 (略) 等單位相關科室派出人員組成。
3.2.2 工作職責
(1)日常值班。發生輻射事故時,通知相關領導,建 (略) 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
(2)負責傳 (略) 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決定的事項并檢查落實情況;對接上級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
(3)建立和完善輻射事故應急預警機制,及時收集、分析、通報輻射事故相關信息;
(4) (略)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解釋和日常管理,并根據實際情況,對預案適時組織修訂完善;
(5)負責與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的日常聯絡和信息交換工作,負責組織交換文件和報告;
(6)建立輻射事故應急值班制度,公開值班電話;
(7)負責編制應急響應總結報告;
(8)負責事故時公安、衛生健康等部門相關人員現場組織協調工作;負責與外部支援力量的對接協調工作;
(9)向區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提 (略) 置建議,指導輻射事故應急準備工作,組織輻射事故應急培訓、演達到相應限值時,實施讓公眾進入室內或留在室內、隱蔽、撤離的措施;受影 (略) 的交通管制、治安保衛。
5.3 應急 (略) 置
現場監測組 (略) 置組應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協調開展應急監測,初步判明污染情況, (略) 置和安全防護建議, (略) (略) 提供輻射環境應急 (略) 置技術支援, (略) (略) 組織力量直接參與輻射事故的輻射環境應急 (略) 置工作。
5.4 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輻射事故現場必須配備相應的輻射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嚴格執行應急救援人員出入事故現場程序,并密切關注和嚴格控制應急救援人員的個人受照劑量。
5.5 公眾的安全防護
根據輻射事故的現場監測情況,應告知群眾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當需要轉移群眾時,應指定有關部門組織群 (略) 線轉移至指定的安全地域。對于受到或懷疑受到急性輻射損傷的人員,應迅速送往專門的輻射損傷醫療單位進行診斷治療。事故發生單位應向醫療單位提供就診人員的個人劑量監測或估計結果,以及具體的個人受照劑量情況。
5.6 后勤保障措施
由區政府組織實施,會同相關部門分配救災款物,指導轉移、安置受到影響的群眾,確保24小時內應急物資運送到位,確保應急期內受到影響的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
5.7 通信聯絡
區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負責應急期間的通信聯絡,保證通信渠道暢通。 (略) 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與上級部門、 (略) 置小組、事故責任單位之間的及時聯絡和信息交流。
5.8 信息發布
區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負責一般事故的信息統一發布, (略) 人民政府的授權、指導下對較大以上輻射事故信息進行發布,確保信息準確、權威,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5.9 應急響應終止
應急響應終止應具備下列條件:
(1)環境放射性水平已降至國家規定的限值以內;
(2)輻射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被消除或可控;
(3)事故現場的各種專 (略) 置行動已無繼續必要。
一般輻射 (略) 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根 (略) 置情況提出應急響應終止的命令。
較大級別以上輻射事故的應急響應終止,按省、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規定執行。
應急行動終止后,配合省、市人民政府要求進行應急總結和開展事故后續工作。
6 (略) 理
6.1 后續行動
(1)對丟失、被盜放射源的輻射事故,從接到報案或者檢查發現之日起半年內,仍未追回放射源或仍未查清下落的,由負責立案 (略) (略) 作階段報告,并提交給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
(2) (略) 會同其他有關部門組織對事故造成的危害情況進行科學評估,對遭受輻射污染場地的清理、放射性 (略) 理、輻射后續影響的監測、輻射污染環境的恢復等提出對策、措施和建議;并會同其他有關部門組織對造成環境污染的輻射事故進行后期環境輻射監測及制定放射 (略) 理處置計劃,并監督實施。
(3)由區衛健委組織對參與事故應急響應的人員及事故受害人員個人受照劑量進行評估,對造成受傷的人員及時進行醫療救治,對事 (略) 域的居民開展心理咨詢服務。
(4)區政府會同相關部門對造成生產生活困難的群眾進行妥善安置,對緊急調集、動員征用的人力物力按照規定給予補償,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下撥救助資金和物資。
6.2 總結評估
(1)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指導有關部門及輻射事故單位查出事故原因,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并對事故責任人(單位) (略) ;
(2)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組,對輻射事故情況和在應急期間采取的主要行動進行總結,1個月內將總結報告報本級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
(3)根據實踐經驗,輻射事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對本級預案進行評估,并及時修訂本級預案。
7 保障措施
7.1 資金保障
輻射事 (略) 置經費, (略) 財政預算。 (略) 置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突發輻射事故防控準備,包括應急技術裝備添置、應急救 (略) 置、人員培訓及日常經費開支等。
7.2 裝備保障
各相關部門及單位應在積極發揮現有監測、處置等能力的基礎上,積極按照工作職責要求和輻 (略) 置特點,配備相應的應急監測設備與防護用品,加 (略) 置能力的建設,保證在突發輻射事故時的應急行動所需。
7.3 通信保障
應急指揮部征用警務、 (略) ,協調電通管部門,確保有關部門及專業組之間的通訊暢通。
7.4 技術保障
建立輻射事故預警系統,組建專家咨詢組,確保在啟動預警前、事故發生后相關專家能迅速到位,為指揮決策提供服務;建立輻射事故應急數據庫,建立健全輻射事故應急隊*。
7.5 宣傳
加強科普宣傳教育工作,普及輻射安全基本知識和輻射事故預防常識,增強公眾自我防范意識和相關心理準備,提高公眾防范輻射事故的能力。
7.6 培訓
加強應急專業技術人員的日常培訓,培養一批訓練有素的輻射事故應急監測、處置等人才。
7.7 演
0515-*
15
(略) (略) 大 (略)
蘇環輻證[J0190]
—
使用:Ⅲ類
1臺
大 (略) 108號
朱長祝
*
16
(略) (略) 白 (略)
蘇環輻證[J0059]
—
使用:Ⅲ類
3臺
白 (略) 6號
季順忠
*
17
(略) (略) (略)
蘇環輻證[J0100]
—
使用:Ⅲ類
1臺
劉 (略) 15號
顧存
*
18
(略) (略) (略)
蘇環輻證[J0044]
—
使用:Ⅲ類
1臺
萬 (略) 38號
卞文娟
*
19
(略) (略) (略)
蘇環輻證[*]
—
使用:Ⅲ類
6臺
(略) (略) 16號
*長德
*
20
鹽城 (略)
蘇環輻證[J0267]
—
使用:Ⅲ類
3臺
(略) 小海鎮南團 (略) 1號
王永清
*
21
鹽城 (略)
蘇環輻證[J0037]
—
使用:Ⅲ類
2臺
草堰三渣新街39號
吳恒亮
*
22
(略) (略) (略)
蘇環輻證[J0047]
—
使用:Ⅲ類
2臺
(略) 方強 (略) 70號
陳華
*
23
(略) (略)
蘇環輻證[J0093]
—
使用:Ⅲ類
1臺
大中街道新 (略) 25號
陳勇
*
24
(略) (略) (略)
蘇環輻證[J0108]
—
使用:Ⅲ類
1臺
(略) (略) 草 (略)
王亮
*
25
鹽城 (略)
蘇環輻證[J0122]
—
使用:Ⅲ類
1臺
(略) 188號
朱福存
*
26
鹽城 (略)
蘇環輻證[J0215]
—
使用:Ⅲ類
1臺
草廟 (略) 12號
高俊榮
*
27
鹽城 (略)
蘇環輻證[J0149]
—
使用:Ⅲ類
2臺
大橋鎮潘丿街
劉華靜
*
28
鹽城 (略)
蘇環輻證[J0042]
—
使用:Ⅲ類
1臺
劉莊鎮三圩小街農貿東街16號
胡春華
*
29
(略) (略)
蘇環輻證[J0084]
—
使用:Ⅲ類
1臺
新 (略) 前路9號
周華
*
30
(略) (略) (略)
蘇環輻證[J0052]
—
使用:Ⅲ類
3臺
(略) 大中 (略) 342號
楊偉
0515-*
31
(略) (略) (略) 衛生服務中心
蘇環輻證[J0046]
—
使用:Ⅲ類
1臺
豐華 (略) 63號
陳平輝
*
32
鹽城大豐 (略)
蘇環輻證[J0069]
—
使用:Ⅲ類
2臺
萬盈鎮沈灶 (略) 38號
劉干成
0515-*
33
(略) (略) (略)
蘇環輻證[DF004]
—
使用:Ⅲ類
1臺
(略) (略) (略) 南側來茵城10幢105室(2)
何雨芝
*
34
鹽城 (略)
蘇環輻證[DF003]
—
使用:Ⅲ類
1臺
三龍鎮斗龍 (略) 21號
張長生
*
35
鹽城大 (略)
蘇環輻證[J0105]
—
使用:Ⅲ類
2臺
南陽鎮團結街25號
左華
*
36
(略) 大豐 (略)
蘇環輻證[J0254]
—
使用:Ⅲ類
2臺
幸福東大街21-1號
王杏松
*
37
鹽城大 (略)
蘇環輻證[J0161]
—
使用:Ⅲ類
1臺
(略) 三龍 (略) 100號
唐春
*
38
(略) (略)
蘇環輻證[J0270]
—
使用:Ⅲ類
9臺
(略) 43號
郭雨
0515-*
39
鹽城大 (略)
蘇環輻證[J0166]
—
使用:Ⅲ類
1臺
新豐鎮金墩小 (略)
施小杰
*
40
(略) (略)
蘇環輻證[J0269]
—
使用:Ⅲ類
2臺
洋心洼小 (略) 8號
吳群
*
41
(略) (略)
蘇環輻證[DF001]
—
使用:Ⅲ類
1臺
東方.錦繡北城7號樓8號(102-6)門市、9號(102-7)門市
夏衛波
*
42
(略) (略) 三 (略)
蘇環輻證[J0141]
—
使用:Ⅲ類
3臺
三龍 (略) 56號
陳堯
*
43
(略) (略) (略)
蘇環輻證[J0187]
—
使用:Ⅲ類
3臺
南陽鎮 (略) 8號
范正祥
*
44
鹽城大豐張亞口腔診所
蘇環輻證[J0296]
—
使用:Ⅲ類
1臺
(略) 南側美廬城1幢 (略)
張亞
*
(二) (略) 工業企業核技術利用情況
序號 | 單位名稱 | 許可證號 | 放射源活動種類、范圍及在用數量 | 射線裝置活動種類和范圍 | 射線裝置數量 | 單位地址 | 法人 | 聯系電話 |
1 | (略) (略) | 蘇環輻證[*] | 使用:Ⅱ類、0枚 | 使用:Ⅱ類 | 1臺 | (略) (略) 南陽鎮東旺一組216號 | 智文娟 | * |
2 | 紐威工業材料(大豐)有限公司 | 蘇環輻證[*] | 使用:Ⅱ類、1枚 | 使用:Ⅱ類 | 5臺 | 南 (略) 158號 | 魯良鋒 | * |
3 | 江蘇長潤 (略) | 蘇環輻證[J2404] | — | 使用:Ⅱ類 | 1臺 | (略) 13號 | 莊蘭玉 | * |
4 | 江蘇鹽 (略) | 蘇環輻證[J2405] | — | 使用:Ⅱ類 | 1臺 | (略) (略) 北側、 (略) 西側 | 陳浩潔 | * |
5 | 江 (略) | 蘇環輻證[*] | — | 使用:Ⅱ類 | 1臺 | 經 (略) (略) 111號 | 張惠國 | 0515-* |
6 | 天合儲能科技(鹽城大豐)有限公司 | 蘇環輻證[J2403] | 使用:Ⅴ類、6枚 | — | — | 大豐港經 (略) 中港大道20號江蘇大豐港經 (略) 管理委員會108、109室 | 馮玟生 | * |
7 | (略) (略) (略) | 蘇環輻證[DF007] | — | 使用:Ⅲ類 | 1臺 | (略) 8號吾悅廣場S-3幢M307、M308室(1) | 張寶杉 | * |
8 | 鹽城 (略) | 蘇環輻證[*] | — | 使用:Ⅱ類 | 2臺 | 草堰鎮 (略) | 楊玉鳳 | * |
9 | 蜂巢能源科技(鹽城)有限公司 | 蘇環輻證[J0291] | 使用:Ⅴ類、39枚 | 使用:Ⅲ類 | 0臺 | (略) (略) (略) 新北村29號 | 何勝奎 | 0515-* |
10 | (略) 成業閥門機械廠 | 蘇環輻證[*] | 使用:Ⅱ類、1枚 | — | — | (略) (略) (略) (略) | 朱建兵 | * |
11 | 江蘇恒 (略) | 蘇環輻證[J2215] | — | 使用:Ⅱ類 | 2臺 | 常 (略) 大豐工 (略) 35號 | 嚴榮飛 | * |
12 | 江蘇 (略) | 蘇環輻證[*] | — | 使用:Ⅱ類 | 2臺 | 經濟技 (略) (略) 3號 | 唐浩 | * |
13 | (略) | 蘇環輻證[*] | 使用:Ⅱ類、2枚 | — | — | 新豐鎮太興村二組 | 蔡國 | * |
14 | (略) | 蘇環輻證[J0181] | 使用:Ⅳ類,Ⅴ類、Ⅳ類18枚、Ⅴ類22枚 | — | — | 大豐 (略) 臨 (略) | 劉繼春 | 0515-* |
15 | (略) (略) | 蘇環輻證[*] | — | 使用:Ⅱ類 | 1臺 | 草廟鎮新場村 | 周忠林 | * |
16 | 江蘇 (略) | 蘇環輻證[DF005] | — | 使用:Ⅲ類 | 1臺 | 經濟技 (略) (略) 東側 | 姜俊瑛 | * |
17 | 江蘇 (略) | 蘇環輻證[J0258] | — | 使用:Ⅱ類 | 1臺 | 經 (略) (略) 1號 | 項翔 | * |
18 | (略) (略) | 蘇環輻證[J0251] | — | 使用:Ⅱ類 | 1臺 | (略) (略) 南陽鎮東旺村 | 顧杰 | * |
19 | (略) 鑫業閥門機械廠 | 蘇環輻證[*] | — | 使用:Ⅱ類 | 1臺 | 南陽鎮工 (略) | 黃亞斌 | 0515-* |
20 | 江蘇三影 (略) | 蘇環輻證[J2212] | — | 使用:Ⅱ類 | 4臺 | 常州鹽城 (略) (略) 2號 | 楊林干 | * |
21 | (略) (略) | 蘇環輻證[J0248] | 使用:Ⅴ類、27枚 | — | — | 大豐 (略) 臨 (略) | 林東 | 0515-* |
22 | 鹽城大豐榮 (略) | 蘇環輻證[J2203] | — | 使用:Ⅱ類 | 1臺 | 小海鎮 (略) | 朱曉娟 | * |
23 | (略) | 蘇環輻證[J0250] | 使用:Ⅳ類,Ⅴ類、Ⅳ類1枚、Ⅴ類1枚 | — | — | 大豐港木材產 (略) 1號 | 蔣國民 | * |
24 | 鹽城奧通 (略) | 蘇環輻證[*] | 使用:Ⅱ類、1枚 | 使用:Ⅱ類 | 1臺 | 南陽鎮 (略) 8號 | 吳衛明 | * |
25 | 邁杰科輸 (略) | 蘇環輻證[J2007] | — | 使用:Ⅱ類 | 2臺 | (略) 西側、友信汽配南側 | 包行方 | * |
26 | (略) | 蘇環輻證[J0226] | — | 使用:Ⅱ類 | 2臺 | 泵閥產 (略) 3號 | 張鐵鎖 | * |
27 | (略) (略) | 蘇環輻證[J0227] | — | 使用:Ⅱ類 | 2臺 | (略) (略) 38號 | 徐輝 | * |
28 | (略) | 蘇環輻證[J0223] | — | 使用:Ⅱ類 | 1臺 | 經 (略) (略) | 戚金明 | * |
29 | (略) | 蘇環輻證[*] | 使用:Ⅱ類、1枚 | 使用:Ⅱ類 | 1臺 | 西團鎮山海大道( (略) (略) ) | 蔡雷 | * |
(三) (略) 伴生放射性礦冶煉企業情況
序號 | 單位名稱 | 生產規模 | 單位地址 | 法人 | 聯系電話 |
1 | 江蘇 (略) | 年處理*噸鋯鈦礦精選 | (略) (略) 大豐 (略) 新材料產業園 | 張宇 | 0515-* |
2 | 江蘇 (略) | 年處理*噸鋯鈦礦精選 | (略) (略) (略) 特鋼新材料產業園 | 呂艷 | 0515-* |
![]() |
附錄A 醫用射線裝置誤照射事故應急
醫用射線裝置一般為X射線設備,是臨床應用比較多見的設備之一,其采用X射線作為檢測診斷依據,并控制X射線用于對人體組織放射檢查和放射治療的設備,能夠幫助醫生判斷患者具體的病情狀況。
核技術利用單位醫用射線裝置發生誤照射事故,常為一般輻射事故。由事故單位( (略) )先行啟動單位的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同時事故信息將上報給大豐 (略) 、 (略) 、區衛健委等部門,各部門接收事故信息后開展應急響應工作。
各部門工作流程及職責如下:
1、各部門將事故信息報告、匯 (略) 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
2、區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組織大豐 (略) 、 (略) 、區衛健委抽調人員先行出發趕往事故單位, (略) 人民 (略) 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上報事故信息;
3、大豐 (略) 、 (略) 、區衛健委到達事故現場后, (略) 負責封鎖事故現場,疏散無關人群;區衛健委調查事故當中人員受照情況,立即對受照人員展開救治并持續跟蹤;大豐 (略) (略) 了解事故情況, (略) 工作人員與輻射監測儀器,準備開展應急監測。此過程中各部門隨時與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保持聯系并反饋現場情況;
4、區輻射事故應急辦公 (略) 人民 (略) 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上報事故信息后, (略) 宣傳部、 (略) 抽調人員趕往事故單位,成立輻射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按照《 (略) (略)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成立各應急專業組;
5、現場協調組負責組織協調各組有效開展應急響應工作;負責輻射事故應急技術專家的召集和協調;負責各組的現場指揮調度和后勤保障;負責提供輻射事故地點及相關單位的基礎資料,及時報告現場應急信息。
6、現場監測組負責對事故現場輻射水平進行監測,判斷設備是否停止出束,事故現場劑量水平與環境本底水平相比是否有明顯升高;
7、確認設備停止出束后,對射線裝置進 (略) 理,以確保其不再出束,然后 (略) 置組進入事故現場進行調查, (略) 當值工作人員、科室負責人等,查看事故發生時間段監控錄像,調查事故原因,還原事故發生過程;
8、安全保衛組封鎖事故現場,建立警戒線,嚴禁無關人員進出,疏散現場無關人員,通過詢問目擊者及查閱視頻監控等方式確定事故波及人員數量;
9、醫療救護組對受照人員進行醫療救護,確定其身體狀態及心理健康狀態,并對其進行持續跟蹤;
10、輿情信息組需 (略) (如QQ、微信、抖音等)上的相關輿情信息進行緊密跟蹤,發現不良、不實言論及時采取下架、制止、辟謠等措施,防止負面信息的傳播;同時及時發布權威通告,回應社會關切問題,引導正確輿論。
11、各組執 (略) 置工作后,向現場總指揮匯報,現場總指揮匯總信息,以判斷是否終止應急響應;可以終止的,報區人民政府批準后, (略) 政府提出輻射事故應急響應終止建議,經市政府批準后,授權宣布應急響應終止。
12、應急響應終止后,由大豐 (略) 牽頭、區委宣傳部等部門配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或發布通告,通報事故信息。
13、響應終止后,參與應急響應的各部門需形成總結報告,對事故應急以報告形式向上級單位匯報。
14、對需要繼續救治的人員持續治療,由區衛健委持續跟蹤;對事故責任人進行追責的,由輻射使用單 (略) (略) 進行。
附錄B 工業X射線探傷誤照射事故應急
工業X射線探傷裝置具有能量高、束流強的特點,廣泛應用于設備工件的無損檢測。
工業X射線探傷裝置發生誤照射事故,常為一般輻射事故。由事故單位先行啟動單位的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同時將事故信 (略) (略) 、 (略) 、衛健委等部門,各部門接收事故信息后開展應急響應工作。
各部門工作流程及職責如下:
1、各部門將事故信息報告、匯 (略) 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
2、區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組織大豐 (略) 、 (略) 、衛健委抽調人員先行出發趕往事故單位, (略) 人民 (略) 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上報事故信息;
3、大豐 (略) 、 (略) 、衛健委到達事故單位后, (略) 負責封鎖事故現場,疏散無關人群;區衛健委調查事故中人員受照情況, (略) 安排急救車輛,將受照 (略) 進行醫學檢查與治療,同時還要有醫療人員在現場待命;大豐 (略) 進一步向事故單位了解事故情況,臨時征調事故單位工作人員與輻射監測儀器,準備開展應急監測。此過程中各部門隨時與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保持聯系并反饋現場情況;
4、區輻射事故應急辦公 (略) 人民 (略) 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上報事故信息后, (略) 委宣傳部、 (略) 抽調人員趕往事故單位,成立輻射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按照《 (略) (略)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成立各應急專業組;
5、現場協調組負責組織協調各組有效開展應急響應工作;負責輻射事故應急技術專家的召集和協調;負責各組的現場指揮調度和后勤保障;負責提供輻射事故地點及相關單位的基礎資料,及時報告現場應急信息。
6、現場監測組負責對事故現場輻射水平進行監測,判斷設備是否停止出束,事故現場劑量水平與環境本底水平相比是否有明顯升高;
7、確認設備停止出束后,對射線裝置進 (略) 理,以確保其不再出束,然后 (略) 置組進入事故現場進行調查,通過詢問事故單位當值工作人員、部門負責人等,查看事故發生時間段監控錄像,調查事故原因,還原事故發生過程;
8、安全保衛組封鎖事故現場,建立警戒線,嚴禁無關人員進出,疏散現場無關人員,通過詢問目擊者及查閱視頻監控等方式確定事故波及人員數量;
9、醫療救護組對受照人員進行醫療救護,確定其身體狀態及心理健康狀態,并對其進行持續跟蹤;
10、輿情信息組需 (略) (如QQ、微信、抖音等)上的相關輿情信息進行緊密跟蹤,發現不良、不實言論及時采取下架、制止、辟謠等措施,防止負面信息的傳播;同時及時發布權威通告,回應社會關切問題,引導正確輿論。
11、各組執 (略) 置工作后,向現場總指揮匯報,現場總指揮匯總信息,以判斷是否終止應急響應;可以終止的,報區人民政府批準后, (略) 政府提出輻射事故應急響應終止建議,經市政府批準后,授權宣布應急響應終止。
12、應急響應終止后,由大豐 (略) 牽頭、區宣傳部等部門配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或發布通告,通報事故信息。
13、響應終止后,參與應急響應的各部門需形成總結報告,對事故應急以報告形式向上級單位匯報。
14、對需要繼續救治的人員持續治療,由衛健委持續跟蹤;對事故責任人進行追責的,由輻射使用單 (略) (略) 進行。
附錄C 工業伽馬射線探傷誤照射事故應急
工業伽馬射線探傷與固定式X射線探傷相比,伽馬射線探傷往往發生事故的風險更高。伽馬射線探傷發生誤照射事故時,事故情景與固定探傷基本相當,其處理流程也基本一致。伽馬射線探傷涉及Ⅰ類、Ⅱ類放射源的使用,因而是事故防范的重中之重。
伽馬射線探傷裝置發生事故,常為重大輻射事故。由事故單位先行啟動單位的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同時事故信息將上報大豐 (略) 、 (略) 、區衛健委等部門,各部門接收事故信息后開展應急響應工作。
各部門工作流程及職責如下:
1、各部門將事故信息報告、 (略) 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
2、區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組織大豐 (略) 、 (略) 、區衛健委抽調人員先行出發趕往事故單位, (略) 人民 (略) 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上報事故信息;
3、事故信息上報后, (略) 輻射應急辦公室接管,各部門 (略) 輻射應急辦公室的應急工作, (略) 輻射應急辦公室的領導與調度;
4、先行到達事故單位的大豐 (略) 、 (略) 、區衛健委應立即封鎖事故現場,嚴禁任何人進入,疏散周圍無關人員, (略) 輻射應急辦公室的下一步指令。
5、區衛健委協調醫療救護人員現場待命, (略) 輻射應急辦公室的下一步指令。
附錄D 伴生放射性礦冶煉項目輻射事故應急
(略) 共有兩家企業開展伴生放射性礦冶煉項目。主要從事鋯鈦礦精選,產能分別在*噸和*噸。生產運輸等過程中產生的主要輻射風險有:
①除塵系統失效風險,車間除塵系統由于設備故障或人為操作失誤導致完全失效,外排粉塵對濃度及總量增加可能對環境及公眾造成影響;
②產品吊裝撒漏風險,吊裝過程中由于機械碰撞因素,產生的撒漏事故。
③生產貯運風險,選礦生產、貯存過程中產生的撒漏等污染風險。
④沉淀池滲漏風險,由于暴雨、事故等原因,造成沉淀池發生泄漏或漫頂時,循環水會直接溢出或者下滲。
⑤獨居石撒漏事故,獨居石外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獨居石撒漏情況發生。
以上事故風險發生后,事故單位先行啟動單位的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同時事故信息將上報給大豐 (略) 、 (略) 、區衛健委等部門,各部門接收事故信息后開展應急響應工作。
各部門工作流程及職責如下:
1、各部門將事故信息報告、 (略) 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
2、區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組織大豐 (略) 、 (略) 、區衛健委抽調人員先行出發趕往事故單位, (略) 人民 (略) 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上報事故信息;
3、大豐 (略) 、 (略) 、區衛健委到達事故單位后, (略) 負責封鎖事故現場,疏散無關人群;區衛健委調查事故當中人員受照情況, (略) 安排急救車輛,將受照 (略) 進行醫學檢查與治療,同時還要有醫療人員在現場待命;大豐 (略) 進一步向事故單位了解事故情況,臨時征調事故單位工作人員與輻射監測儀器,準備開展應急監測。此過程中各部門隨時與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保持聯系并反饋現場情況;
4、區輻射事故應急辦公 (略) 人民 (略) 輻射事故應急辦公室上報事故信息后, (略) 委宣傳部、 (略) 抽調人員趕往事故單位,成立輻射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按照《 (略) (略) 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成立各應急專業組;
5、現場協調組負責組織協調各組有效開展應急響應工作;負責輻射事故應急技術專家的召集和協調;負責各組的現場指揮調度和后勤保障;負責提供輻射事故地點及相關單位的基礎資料,及時報告現場應急信息。
6、現場監測組負責對事故現場輻射水平進行監測,判斷污染范圍,事故現場劑量水平與環境本底水平相比是否有明顯升高;
7、確認污 (略) 域后, (略) 置組進入事故現場進行調查,通過詢問事故單位當值工作人員、部門負責人等,查看事故發生時間段監控錄像,調查事故原因,還原事故發生過程;
8、安全保衛組封鎖事故現場,建立警戒線,嚴禁無關人員進出,疏散現場無關人員,通過詢問目擊者及查閱視頻監控等方式確定事故波及人員數量;
9、醫療救護組對受照人員進行醫療救護,確定其身體狀態及心理健康狀態,并對其進行持續跟蹤;
10、輿情信息組需 (略) (如QQ、微信、抖音等)上的相關輿情信息進行緊密跟蹤,發現不良、不實言論及時采取下架、制止、辟謠等措施,防止負面信息的傳播;同時及時發布權威通告,回應社會關切問題,引導正確輿論。
11、各組執 (略) 置工作后,向現場總指揮匯報,現場總指揮匯總信息,以判斷是否終止應急響應;可以終止的,報區人民政府批準后, (略) 政府提出輻射事故應急響應終止建議,經市政府批準后,授權宣布應急響應終止。
12、應急響應終止后,由大豐 (略) 牽頭、區宣傳部等部門配合召開新聞發布會或發布通告,通報事故信息。
13、響應終止后,參與應急響應的各部門需形成總結報告,對事故應急以報告形式向上級單位匯報。
14、對需要繼續救治的人員持續治療,由區衛健委持續跟蹤;對事故責任人進行追責的,由輻射使用單 (略) (略) 進行。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