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提升自然資源法治建設能力
1.切實履行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的工作職責。我局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部門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印發《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法治建設2023年工作要點》(遂自然資規函〔2023〕364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法治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法治建設工作,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與年度重要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并納入年度工作目標綜合考核內容,自覺把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扎實有序開展。榮獲202 (略) (略) 工作先進單位。
2.積極參與地方立法工作。2023年,我局先后參與《 (略) 觀音湖保護條例》《 (略) (略) 場管理條例》《 (略) 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的起草、意見征集等工作。同時, (略) 自然資源領域社會風險評估機制建設、《 (略) 自然資源督察辦法》的調研交流、意見征集等工作。
黨組會儀集體研究討論決定“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黨組成員充分發表意見,主要負責人在重大行政決策集體討論的基礎上作最后發言并作出決定,集體討論決定情況全部如實記錄,不同意見如實載明,進一步完善行政決策執行機制,提高依法決策能力和決策質效。2023年召開局黨委(組)會議27次,審議通過“三重一大”等重要決策事項210余項。3.嚴格依法決策程序。依據《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委員會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遂自然資規黨發〔2022〕8號),由
4.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嚴格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凡法律法規規章和上級文件已作出明確規定,或現行文件已有部署且仍然適用的,一律不發行規范性文件。提高規范性文件的質量,規范性文件的內容應當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不得與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相抵觸。落實規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有效期屆滿,規范性文件自動失效。常態化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建立“實時清理、自動更新”的長效機制。目前,我局在有效期內的規范性文件有2份,已經失效的規范性文件有19份。
5.落實合法性審核制度。根據《關于進一步規范合法性審查工作的通知》(遂自然資規函〔2022〕11號),明確要求重大行政決策事項應當納入合法性審查范圍,未經合法性審查或經審查不合法的,不得提請集體審議或作出行政決定。建立合法性審查工作機制,明確審查主體、提高審查要求、完善審查方式、細化審查要點、強化審核責任,實現合法性審查全覆蓋。2023年,我局對20份合同,49個決策事項進行審查,出具審查意見書13份。
6.深化“1+8”成果應用。持續推廣應用“1 +8”示范經驗,示范推動解決業務與法制結合不緊問題、行政裁決運用不足問題、生效判決執行難問題。結合營商環境優化改革工作, (略) 法治導圖117個、崗位法治導圖580個和業務流程圖295個進行全面優化,再次梳理出“業務與法制結合不緊”問題10個,確保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業務與法制深度融合。
(二)持續優化自然資源營商環境
1.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多合一”改革。全面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上線辦理,2023年,通過線上辦理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65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127件、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179件、規劃條件核實和土地核驗合格證109件。將工業類項目規劃管理及監督權限下沉到船 (略) 直園區,實現工業類建設項目規劃審批不出園區,2023年,船 (略) 直園區共辦理工業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15件、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20件、規劃條件核實和土地核驗合格證10件。202 (略) 營商環境“辦理建筑許可”指標 (略) 第3, (略)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先進集體、 (略) “一網通辦”工作先進集體。
2.不斷提高不動產登記服務質量。一是進一步推廣使用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推進登記信息在公積金管理、銀行、教育等部門共享應用。群眾可隨時隨地通過登錄四川政務服務網、“天府通辦”APP和“遂e登”領取電子證照。2023年以來,市本級已生成不動產登記證書(證明)電子證照*本。二是拓展抵押登記業務,采用區塊鏈、人臉核身、電子簽名等技術,向銀行推廣預告登記、抵押注銷等業務。已將抵押窗口延伸至9家金融機構網點,實現抵押登記“零材料、零時差、 零跑路、零接觸”。2023年共辦理抵押登記業務9542件,解決融資貸款42.81億元。三是實現不動產登記“全城通辦”,群眾和企業可 (略) 城區內的5個政務服務大廳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2023年共辦理不動產登記“全城通辦” 6328件。四是常態化開展“交房即交證”改革,2023已實現2個新建商品房項目1325戶業主“交房即交證”。五是化解不動產登記遺留問題,采取“追辦分離”等部門綜合審批的方式解決欠稅、欠繳出讓金、違規及土地抵押問題, (略) 城區不動產登記遺留問題并完成首次登記項目112個,涉及群眾5.7萬戶。六是實現“不動產+司法查控”零跑路改革。市不動產 (略) (略) 深度合作, (略) 一套不動產登記系統的總體框架,執行法官在辦公室即可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查封、解封、法拍房過戶等業務, (略) 率先實現一次不用跑“全市通辦”,耗時不足5分鐘,節約時間99%以上。2023年線上辦理不動產查控業務4742件。
3.加強土地資源要素保障。一是加強土地供需調控,2023年,全市組卷上報建設用地56件、面積1740.1261公頃;取回批文面積1394.66公頃,有效保障了遂渝高速公路擴容、立業鋰電、沱牌舍得、川師大二期、同盟220kV輸變電工程等項目用地需求。二是落實重大項目用地聯審機制,推行一對一“用地保姆”服務,選派85名“用地保姆”一對一服務341個重大項目,建立4類用地保障臺賬。三降低企業用地成本,綜合利用“標準地”、彈性供應等差別化方式及時供地。2 (略) 實現供應“標準地”106.52公頃,彈性供應81.39公頃,有效降低企業前期運行成本。四是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探索低效工業用地認定標準,摸排、調查、分類,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盤活。2023年,處置批而未供土地1064.22公頃,處置閑置土地147.76公頃。
4.動態調整權責清單。按照權責一致原則,根據《 (略) 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3年版)》(川府發〔2023〕19號)、《 (略) 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同意調整自然資源部門部分行政權力事項的函》(川編辦〔2023〕465號)和《 (略) 權責清單管理實施辦法》(遂府辦函〔2022〕56號)要求,我局組織開展權責清單動態調整工作。調整后,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共有行政權力事項186項,其中行政許可20項、行政處罰124項、行政檢查8項、行政獎勵6項,其他行政權力15項,行政征收5項,行政確認6項,行政裁決2項。
(三)切實加強自然資源督察執法
1.從嚴開展自然資源督察工作。一是認真做好2020年土地例行督察核查工作。土地例行督察發現26個補充耕地新增耕地不實和24個批而未供、閑置處置土地不實問題,均已整改完成。土地例行督察發現的2個重點問題,遂寧經開區蜂巢能源項目和遂寧高新區舒家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都已整改到位。二是做好歷年自然資源督察工作。2021年耕地保護督察反饋問題共計42個,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2022年國家自然資源督察反饋問題共計377個,目前已完成344個。2023年國家自然資源督察反饋問題共計17個,目前已完成15個,剩余項目正在加快整改。三是推進派駐督察員日常監管工作。2023年,派駐督察員共參加規委會、專委會、土資委會、村規會等議事決策會議113余次,監督審查審議項目421個,提出建議意見196條;開展抽查檢查227次,發現問題88個,督促完成問題整改100%。
2.扎實開展自然資源執法工作。一是扎實推進衛片執法工作,截至目前,部下發衛片圖斑3684個、3.4785萬畝,對已核查判定668個、4450.24畝違法用地圖斑開展實地核查,并督促縣區整改。經自主測算, (略) 違法耕占比為3.98%。二是大力推進違法案件查處,從重查處新增實質性違法違規占用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等用地行為,今年以來共立案查處45宗土地案件、面積912.82畝。三是抓好執法專項行動,對25個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采取復耕整改、問責整改等方式已整改到位24個。 (略) 司法局組 (略) 耕地保護行政執法專項監督檢查工作,并將專項監督檢 (略) 通報,為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五是創新執法聯動機制,與市公安局、 (略) 聯合印發《〈關于深入開展打擊非法占用耕地犯罪銜接工作的實施〉辦法的通知》,依法依規做好兩法銜接工作,對重點違法線索會商明確處置意見,按規范做好涉刑案件移送。榮獲2 (略) 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優秀單位。
(四)高效化解自然資源領域行政爭議
1.抓好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全面梳理群眾反映強烈的征地拆遷、不動產登記等重點領域信訪突出問題以及潛在的傾向性苗頭性信訪隱患,充分發揮信訪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做好土地征收政策宣傳,制定矛盾化解方案,采取上下聯動、條塊結合、責任捆綁等措施,推動各級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更好落實“系統抓、抓系統”責任,著力推動征地拆遷、不動產登記等重點領域信訪突出問題妥善化解。2023年,全市系統共收到各類信訪事項316件,受理答復316件,及時受理率、按時辦結率均為100%。聚焦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熱點難點問題,扎實做好成都大運會等重點時段信訪維穩工作,全面排查梳理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涉穩風險隱患,建立動態化解工作臺賬,截至目前,全市系統共排查梳理重點信訪事項16件,已化解15件。榮獲2 (略) 自然資源系統來信來訪辦理成效較為突出單位。
2.強化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工作。依法履行行政應訴答辯、舉證、出庭等法定職責, (略) 生效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建立領導干部出庭應訴制度,進一步增強領導干部的法治觀念,我局在已開庭審理的行政訴訟案件中,實行領導干部出庭率達到100%。2023年,市本級辦理行政復議案件3件;辦理行政訴訟案件6件;未收到司法建議、檢察建議、行政復議意見書和建議書。
(五)著力提高法治宣傳教育水平
1.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部署。認真落實《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堅持以法治思想指導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持續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深入學法治思想。我局利用會前學法集中深入學法治思想,提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增強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訂購《法治思想》,以黨支部為單位,通過集中學法治思想,把學法治思想與工作實際結合起來,深入推進法治實踐。
3.全面提升法治宣傳教育水平。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為主線, (略) 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質效。制定2023年領導干部會前學法計劃,落實黨委(黨組)中心組學法、會前學法等常態化學法制度,加大“關鍵少數” 領導干部法治教育。深化法治賬圖成果推廣運用,廣泛推行崗前法治培訓、定期輪訓、旁聽庭審等制度,組織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法,開展“藍圖工匠、紅土先鋒”大講堂等活動,提升全系統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利用“12.4憲法宣傳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等重要時間點,面向社會群體重點開展耕地保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地災防治等方面的宣傳教育,2023年,全系統共發放各種宣傳資料和宣傳物品4萬余份,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二、存在的問題
(一)系統內法治意識有待進步提升。部分縣區自規部門、個別干部職工的法治意識淡薄,工作中存在不嚴格依法行事,執法力度偏軟,違法用地現象仍未完全禁止;個別地方在征地拆遷安置補償方面,依法行政欠規范,存在行政訴訟敗訴的風險。
(二)歷史遺留的違法用地問題處置較難。近年來我局加大自然資源執法力度,通過各項專項整治行動,發現了一大批違法用地,保護耕地與保障發展矛盾突出,違法行為查處難度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強化制約監督行政權力運行。嚴格履行好重大決策法定程序,做好規范性文件動態清理和行政復議應訴機制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相關規定,不斷提高系統干部職工法治素養和依法辦事能力,不斷提升執法能力。
(二)進一步做好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切實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與地方媒體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加大自然資源領域法律的宣傳, (略) 規劃館建設法治教育示范基地, (略) 縣鄉村四級聯動普法工作。
(三)進一步加強法治隊*建設,拓寬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法治技術支撐渠道。積極做好執法制度改革工作,妥善處理好執法隊*調整的工作銜接,發揮好公職律師、法律顧問專業支持作用, (略) 司法局、 (略) 及相關高校的法治合作,深化法治聯系點普法工作。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