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縣古河鎮人民政府:
《全椒縣古河鎮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收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 (略) 令第559號,以下簡稱《條例》)的有關規定,2022年11月29日-12月1日,我局會同有關部門代表和專家共計9人成立審查小組,對你單位組織編制的《報告書》進行了審查,形成《全椒縣古河鎮工業集中區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查意見》(以下簡稱《審查意見》),現將《審查意見》印送給你單位。
一、 經采納的《報告書》結論及《審查意見》,可以作為規劃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依據,其環境協調性分析、環境現狀、污染源調查等資料可在規定時間內供 建設項目環評共享,規劃內項目環評相應內容可結合實際適當予以簡化。
二、 根據《條例》要求,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規劃實施后,你單位應當及時組織規劃環境影響的跟蹤評價,將評價結果報告規劃審批機關,并通報生態環境等有關部門。
三、《報告書》經審查后,如果規劃實施范圍、適用期限、規模、結構和布局等方面進行重大調整或者修訂的,你單位應當重新或者補充開展環境影響評價。
四、規劃實施過程中,應基于環境承載力合理控制開發利用強度和建設時序,協調好產業發展與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落實能耗“雙控”要求,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提升環境管理水平,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工業集中區屬于長江流域,應嚴格落實“三線一單”區域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加快工業集中區污水處理的提標擴容工程,做好工業集中區建設生產、生活服務空間之間的隔離和管控,實現產業發展與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工業集中區嚴禁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各類開發建設活動,有效預防和減輕規劃實施可能帶來的不利環境影響和潛在環境風險,維護生態系統穩定,切實防范環境風險,保障區域生態環境質量。
附件:《全椒縣古河鎮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查意見》
2023年7月18日
全椒縣古河鎮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
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查意見
2022年11月29-12月1日, (略) 全椒縣生態環境分局在全椒組織召開《全椒縣古河鎮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審查會,參加會議的有縣發展改革委、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水利局、古河鎮人民政府(規劃實施單位)、安徽一枝 (略) (規劃環評編制單位)等單位的代表和專家共12人,會議由5名專家及相關部門代表共9人組成審查小組(名單附后)。與會專家和代表聽取了規劃環評編制單位對報告書主要內容的匯報。審查小組經認真討論,形成審查意見如下:
一、工業集中區基本情況及規劃內容概述
(一)工業集中區基本情況及規劃背景
古河鎮工業集中區位于全椒縣古河鎮鎮區,2018年9月全椒縣人民政府以全政函【2018】147號(見附件)批復同意大墅鎮等9個鎮總體規劃;2018年10月12日全椒縣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全椒縣古河鎮控制性詳細規劃(2018-2025)》;2021年8月全椒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全椒縣鎮域產業項目工業集中區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全政辦(2021)號)中確定古河鎮鎮域產業項目工業集中區規劃范圍為:1、經一路以東,全椒瑞豐收儲庫以南,北環路以北,古大路以西約9.88hm2;2、金童路以西,經一路以東,北環路以南,緯一路以北約173.33hm2;3、公莊路以西,緯一路以南,艾塘路以北,金童路以東約16.40hm2。全鎮合計約199.61hm2。
(二)規劃內容概述
古河工業集中區位于古河中心鎮區北部,艾塘路、經一路、北環路、公莊路、緯四路、古大路圍合區域,總規劃面積為199.61公頃。工業集中區用地布局將形成“一心引領、一帶相依、四軸拓展、三區共建”的空間結構。
“一心引領”:打造工業集中區綜合服務中心,園區管理機構,商業服務中心均布局于此。
“一帶相依”:保留陳泗澗,走向沿道路進行采彎取直,沿河兩岸建設濱水綠帶,寬度50米。
“四軸拓展”:工業集中區四條發展軸。縱軸為古大路和金童路,橫軸為工業大道和緯四路。
“三區共建”:指本次規劃確定的工業區、倉儲物流區和配套居住區。
規劃期限:2021-2035年。
產業定位:發展壯大機械制造、光伏玻璃、玩具服裝業三大主導產業。
二、對《報告書》的總體審議意見
《報告書》在區域環境現狀調查和回顧性評價的基礎上,開展了規劃協調性分析,識別了生態、環境、資源等制約因素,對規劃實施的資源和環境承載力進行了評估,分析了規劃實施對區域環境空氣、地表水環境、地下水環境、聲環境、土壤環境及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影響,開展了環境風險評價、公眾參與等工作,提出了《規劃》的優化調整建議、環境保護對策與環境影響減緩措施,明確了環境管理、監測計劃與跟蹤評價等方面的要求,可用于指導工業集中區推進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
審查認為,《報告書》評價內容較全面,采用的技術路線與方法基本符合相關技術導則要求,對公眾意見的采納和說明較合理,提出的規劃實施建議和減緩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措施基本可行,評價結論總體可信,可針對性指導規劃近期實施。《報告書》經進一步認真修改完善復核。
三、對規劃環境合理性、可行性的總體評價
總體上看,《規劃》基本落實了全椒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規劃目標綱要等相關要求,規劃與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規劃基本協調。規劃確定的產業定位、近期發展規模和布局與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基本適應。隨著工業集中區建設,區域環境質量改善存在一定壓力,《規劃》應遵循“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分析與區域 “三線一單”、“三區三線”成果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規劃協調性分析。根據《報告書》和審查意見進行調整優化,強化各項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有效預防和減輕規劃實施可能帶來的不利環境影響和潛在環境風險,進一步提高規劃的環境合理性。
四、對《規劃》的優化調整及實施建議
(一)加強《規劃》引領,堅持綠色協調發展
加強《規劃》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相關要求、“三區三線”的協調銜接。統籌推進工業集中區整體發展和生態保護,基于區域環境制約因素合理控制開發利用強度和時序,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協調好產業發展與區域環境保護的關系。統籌工業集中區減污降碳協同共治、資源集約節約及循環化利用、能源智慧高效利用、環境風險防控等重大事項,引導工業集中區高質量發展。落實工業集中區發展規劃,推進工業集中區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確保產業發展與區域生態環境保護、人居環境質量保障相協調。
(二)嚴守環境質量底線,落實區域環境質量管控措施
工業集中區位于長江流域,應堅持綠色發展,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防范環境風險為核心,明確工業集中區發展存在的環境制約因素。根 (略) 大氣、水、土壤、固體污染防治相關要求,妥善解決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確保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優化。
(三)優化產業布局,加強生態空間保護
結 (略) 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管控要求及區域資源優勢和環境制約因素、工業集中區產業定位等,進一步完善《規劃》。合理規劃不同功能區的環境保護空間,嚴禁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各類開發建設活動,規劃實施不得損害區內及周邊環境敏感區的環境質量和生態功能。做好工業集中區建設生產、生活服務空間之間的隔離和管控,實現產業發展與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
(四)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環境污染防控
根據開發時序和開發強度要求,進一步優化區域供水、排水等規劃,《規劃》應加快工業集中區污水處理設施工程實施。結合區域環境質量現狀,細化污染防治基礎設施建設、排放和運行管理要求,保障受納水體的水環境功能及相關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五)細化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推動高質量發展
根據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結合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現狀、“三區三線”、“三線一單”成果等,嚴格落實《報告書》生態環境準入要求。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應在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中深化“兩高”項目環境準入及管控要求,限制與規劃主導產業不相關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項目入區。現有不符合工業集中區發展定位和環境保護要求的企業應逐步升級改造或有序退出。
(六)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加強生態環境風險防控
著力提升工業集中區環境管理水平,統籌考慮區域內污染物排放、水環境保護、環境風險防范、環境管理等要求,健全區域風險防范體系和生態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工業集中區內重要環境風險源的管控,完善環境風險防范應急措施。加強日常環境監管,落實區域環境管理要求。做好工業集中區重大環境風險源的識別與管控,確保事故廢水與外環境有效隔離、及時處置。
審查小組成員名單
一、審查組專家
周加桂 安徽 (略) 高工
尚廣萍 (略) 環境監測中心站 高工
楊道軍 南大環境規 (略) (江蘇)有限公司 高工
汪巧玲 (略) 斯康 (略) 高工
刁 杰 南京大學環境規 (略) (略) 高工
二、相關管理部門
王耀輝 縣發展改革委 科員
黃 偉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科員
程 鋒 縣水利局 科員
楊仁義 縣生態環境分局 黨組成員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