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500千伏汕尾電廠二期5、6號機組擴建項目接入系統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技術評估報告等,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我廳擬對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批準決定。為體現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公眾參與,現予公示。公示期5個工作日(2025年03月22日至2025年03月28日)。如有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來信或來電向我廳反映。
聯系地址: (略) (略) (略) 213號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政務服務窗口,郵編:(略)
聯系電話:020-(略)
傳 真:020-(略)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自公示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及有關利害關系人可對我廳擬作出的決定提出聽證申請。
項目名稱 | 500千伏汕尾電廠二期5、6號機組擴建項目接入系統工程 |
建設地點 | 廣東汕尾紅海灣經 (略) ;廣東汕尾海豐縣;廣東 (略) ;廣東深圳深汕特 (略) |
建設單位 | (略) |
項目概況 | 500千伏汕尾電廠二期5、6號機組擴建項目接入系統工 (略) (略) 深汕特 (略) 。工程建設內容包括: 1.500kV汕尾電廠二期~深汕變電 (略) 新建500kV汕尾電廠二期~深汕變電 (略) 路徑長33.8km,其中按500kV同 (略) 架設33.3km,按2條500 (略) 各架設0.5km;同時拆除原500kV深汕變電站~(略)豐變電 (略) 路徑長1.4km,拆除塔基2基。 2.500kV深汕變電站~(略)豐變電站改接 (略) 新建500kV深汕變電站~(略)豐變電站改接 (略) 路徑長38.8km,均按 (略) 架設。 3.500kV茅湖變電站~禎州變電 (略) 升 (略) 為滿足交叉跨越要求,升高改造500kV茅湖變電站~禎州變電 (略) 路徑長1.6km,均按 (略) 架設;同時拆除原500kV茅湖變電站~禎州變電 (略) 路徑長1.6km,拆除塔基2基。 4.220kV海豐變電站~河浦牽引站(略)線臨時線 (略) 供電需求,對220kV海豐變電站~河浦牽引站實施臨時轉供電,新 (略) 路徑長1.3km, (略) 架設。 |
環評機構 | 四川省自然資源實驗測試研究中心(四川省核應急技術支持中心)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一)電磁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擬采取的措施包括:工程建成后,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若出現電磁環境超標,應分析原因,并及時采取相應防治措施。加強運行期巡檢工作。 在滿足設計最低對地高度下,即500k (略) 同塔雙回段導線對地最低線高不低于20m、單回段導線對地最低線高不低于22m、220k (略) 單回段導線對地最低線高不低于18m時,線路工程環境保 (略) 的工頻電場強度和工頻磁感應強度均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標準限值要求(即公眾曝露工頻電場強度標準限值4000V/m、工頻磁感應強度標準限值100μT)。 (二)噪聲污染防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擬采取的措施包括:選擇低噪聲設備,在聲環境保護目標附近的塔基臨 (略) 域設置施工臨時隔聲屏(高度不小于2.5m),禁止夜間進行除搶修、搶險之外的其他任何施工作業,避免在晝間午休時間進行高噪聲施工,避免高噪聲設備同時運行,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等。 通過類比監測分析,本工程500k (略) 建成后,沿線聲環境保護目標的聲環境預測值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略))中2類、4a類標準要求。 (三)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施工期按照避讓、減緩、恢復的次序提出生態影響防護與恢復的措施,因地制宜合理選擇塔基基礎, (略) 應采用全方位長短腿與不等高基礎設計,盡量減少對 (略) 的土地占用,線路 (略) 時,用高桿塔按跨越方式考慮,線路施工不設置取土場、排土場和施工營地,做好表土剝離、分類存放和回填利用。 在生 (略) 范圍內禁止設置取/棄土場、牽張場、跨越場和施工營地,線路跨越生 (略) 架線施工方案設計用不落地放線技術,施工前開展沿線可能涉及的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詳細調查等。 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建設對生態的影響是可接受的。 (四)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施工期擬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一檔跨越地表水體,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垃圾、棄土、棄渣等。 在飲用水 (略) 范圍內禁止設置牽張場,禁止清洗車輛機械,不得向飲用水 (略) 排放任何污染物等。 項目運行期無廢污水產生。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對水環境的影響較小。 (五)固 (略) 理處置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項目施工期擬采取的措施包括:位于水 (略) (略) ,施工棄土外運至指定 (略) 置; (略) 塔基開挖產生的臨時土方,在塔基附近集中堆放、覆蓋,施工結束后在塔基附近找平、綠化;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分別收集堆放,并分 (略) 管理部門、環衛部門指 (略) 理;拆除的舊線材和塔基由建設單位或其委托的正規機構進 (略) 理。 項目運行期產生的廢舊絕緣子等固體廢物, (略) 回收。 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均可得到 (略) 理處置, (略) 域產生二次污染。 (六)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及主要環境影響 本項目施工期采取灑水抑塵,土石方開挖后盡快回填,臨時堆放的土石料等細散顆粒材料和易揚塵材料集中堆放并用土工布覆蓋,禁止就地焚燒包裝物、可燃垃圾等固體廢棄物等措施。 項目運行期無大氣污染物產生。 通過采取上述措施,項目對沿線環境空氣的影響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七)環境風險 線路工程不使用主變壓器、高抗器等含油電氣設備,不涉及事故油泄漏等環境風險。 |
公眾參與情況 | (略) 站公示、報紙公示、張貼公告等方式開展了公眾參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