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武隆區生態環境局審查以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現公告有關環評信息,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期為2023年11月2日—2023年11月8日(5個工作日)。環評文件查詢方式:武隆區人民政府官網。
反饋意見受理方式為電子郵箱:*@*63.com,傳真:*。通信地址: (略) 武隆區鳳山街道烏江南路7號中堆壩興隆廣場1號樓政務服務中心,郵編:*。申請人和利害關系人可自公示起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我局提出聽證申請。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對策與措施 | 相關部門意見 | 建設單位開展的公眾參與情況 |
武隆區頁巖氣壓裂返排液治理項目 | (略) 武隆區長壩組團WL2023-10-1號地塊 | (略) 武隆 (略) | 重慶渝 (略) | 項目位于武隆區長壩組團WL2023-10-1號地塊,建設頁巖氣壓裂返排液及采出水處理站,安裝處理油氣田壓裂返排液及采出水處理設備一套,擬采用“預處理+生化處理+脫鹽”處理工藝,處理規模為500m3/d。 項目總投資3330.64萬元,其中環保投資500萬元,占總投資的15.01%。 | 1、大氣環境影響及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產生的揚塵對施工區域周邊一定范圍內的環境空氣質量造成影響,但通過采取防塵灑水措施后,影響可得到有效控制;施工過程中施工機具尾氣所含CO和烴類污染物排放量小;建筑工地實行全圍擋封閉施工,圍檔高度不低于1.8m;建議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工地出入口設置車輛沖洗、排水設施;運輸車輛進行密閉運輸;露天堆放水泥、灰漿、灰膏等易揚撒的物料或48小時內不能清運的建筑垃圾,設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密閉圍欄并予以覆蓋;加強大型施工機械和車輛的管理,執行定期檢查維護制度,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大氣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 營運期對調節池、沉淀池、氣浮池、污泥池、芬頓氧化池、曝氣池、接觸氧化池、混凝反應池、MBR膜池采取加蓋封閉,預留檢修孔和入氣口;MVR蒸發間和污泥壓濾機房四周采用墻體密封,然后將上述產臭單元臭氣集中收集至一套兩級水洗+堿洗+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后經1根15m高1#排氣筒排放;項目蒸汽發生器配置低氮燃燒器,2套蒸汽發生器天然氣燃燒廢氣通過管道引至一根15m高2#排氣筒排放; 2、地表水環境影響及環境保護措施 本項目污水處理站收納廢水經采取“調節→混凝反應→沉淀→氣浮→芬頓反應→二次沉淀→曝氣→厭氧→缺氧→兩級接觸氧化→MBR膜池→清水池→MVR除鹽”的處理工藝處理后,尾水達到武隆工業園區白馬污水處理廠接管水質要求及《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B級 (略) 政管網,進入武隆工業園區白馬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后排入石梁河。 項目產生的污廢水經妥善處理后,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較小。 3、地下水環境影響及環境保護措施 本項目采取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的措施。正常生產過程中應加強巡檢及時處理污染物跑、冒、滴、漏,同時應加強對防滲工程的檢查,若發現防滲密封材料老化或損壞,應及時維修更換;廠區設置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系統以及應急事故池。對于廠區內的各個工藝、管道、設備、污水儲存及處理構筑物,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將污染物泄漏的環境風險事故降到最低限度。對調節池、中和反應池、混凝反應池、氣浮池、芬頓反應池、沉淀池、生物接觸氧化、二沉池、污泥池、污泥池等污水處理構筑物、加藥間、危險廢物暫存間、污泥壓濾機房進行重點防滲,應加強污水管網及設施的固化和密封,采用防腐蝕、防爆材料,防止發生沉降引起滲漏,污水主干管進行可視化布設。污水管道采用鋼帶增強PE螺旋波紋管,禁止使用鋼筋混凝土管網。在做好相關防滲和防護工作后,可以將其對地下水環境影響降低至最低,對地下水影響小。 4、聲環境影響及環境保護措施 施工期可能造成場界和周邊一定范圍居民噪聲超標,但通過合理的施工安排和對受影響居民采取臨時避讓措施,施工噪聲對居民影響可以得到控制,施工噪聲將隨施工的結束而消失。運營期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438-2008)2類標準;周邊各居民點處噪聲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在采取相應措施后,本項目聲環境影響可以接受。 5、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及環境保護措施 本項目施工期所產生的固廢主要為棄土、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員生活垃圾。項目土石方在施工現場內合理調運,及時回填,多余的棄土方運至工業園區其他需要調入土石方的施工場地作為回填方。建筑垃圾能回收利用的盡量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應及時清運至指定的堆放場所由渣土部門統一協調處置;油漆涂料包裝物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廢棄包裝袋收集 (略) 處理;施工生活垃圾集中 (略) 政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理,施工期固廢對環境影響很小。運營期生活垃圾分 (略) 政環衛部門統一處置;在未鑒定污泥不屬于危險廢物前,應按危險廢物進行管理,交有危廢處理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若本項目污泥進行危廢鑒別為危險廢物,則交由有資質的單位妥善處置;若鑒別為一般固體廢物,銷售至可利用單位回用,實現廢物資源化;在未鑒定MVR 蒸發結晶固體不屬于危險廢物前,應按危險廢物進行管理,交有危廢處理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若本項目MVR 蒸發結晶固體進行危廢鑒別為危險廢物,則交由有資質的單位妥善處置;若鑒別為一般固體廢物,則由資源回收單位回收利用;氫氧化鈉包裝袋、廢硫酸桶、廢活性炭、廢MBR、RO膜、廢樹脂以及含油棉紗手套分類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內,危廢暫存間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要求建設,按照要求設置“六防”措施(防風、防雨、防曬、防滲、防漏、防腐),定期交由有相應危廢處理資質的單位妥善處置。本項目固體廢物經妥善處理后對環境影響小。 6、土壤環境影響及環境保護措施 本項目各污水處理構筑物所在的地面采取粘土鋪底,地基進行了加固,以防地基下沉而產生污水處理池開裂,而使污水滲漏,同時池底采用水泥加厚,并鋪以環氧樹脂防滲。在污水處理站占地范圍內采取綠化措施,以種植具有較強吸附能力的植物為主。制定完整的生產管理制度,對構筑物定期檢查,防止構筑物因防滲層老化、破壞及意外等造成的土壤污染。各池體均采取防滲處理,在嚴格執行各項環保措施,可有效防止土壤污染。 7、生態環境環境影響及環境保護措施 項目施工中設置臨時擋土墻、臨時導排溝等;施工結束后加強施工跡地的恢復,并對裸露地面進行硬化。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項目將進一步減少水土流失量,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 8、環境風險評價結論 項目環境風險事故發生幾率較低,項目硫酸(50%)藥劑儲罐、氫氧化鈉(30%)藥劑箱、H2O2(20%)藥劑儲罐均設保護圍堰,圍堰有效容積不小于3m3,圍堰地面及四周裙角進行重點防腐防滲;液態原料儲存區配備應急物資如防毒面具、耐酸雨鞋、橡膠耐酸堿工作服等應急物資;設置一容積為270m3的事故池;配備應急設備,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并加強演練;對周邊居民進行環境風險應急培訓、演練;加強環境風險管理及物資儲備等,加強環境管理。采取上述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后,項目環境風險影響可降至可接受水平。 | (略) 武隆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發企業投資項目備案證(項目代碼:2211-*-04-01-*) | 建設單位已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相關要求開展了公眾參與工作,本次環評引用建設單位的公眾參與調查的結論:為征求廣大群眾和社會群體對本項目建設的意見,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形成后,于2023年8月10日通過武隆在線網站的方式進行了征求意見稿公示,同時于2023年8月15日、2023年8月16日在重慶晨報進行了征求意見稿公示。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前,2023年10月30日,在武隆在線網站進行報批前的公示。公示期間均未收到反饋信息。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