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及信息公開要求,經審議,我局擬對迪慶德欽X波段雙偏振天氣雷達系統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作出審批意見,現將有關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6月20日-2024年6月26日(5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0887-*
傳 真:0887-*
通訊地址: (略) 建 (略) 27號
郵編:*
序號 | 項目 名稱 | 建設 地點 | 建設 單位 | 環評 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 | 迪慶德欽X波段雙偏振天氣雷達系統建設項目 | 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升平鎮南九貢山 | 云南省德欽縣氣象局 | 云南中環 (略) | 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 (1)雷達設施 在原有林業瞭望塔上新建1部X波段雙偏振多普勒天氣雷達,工作頻率為9300~9500MHz,林業瞭望塔塔頂建 (略) ,安裝雷達設施。 (2)附屬工程 新建1個方艙,用作發電機房等。建筑層數為單層,層高3m。 配備柴油發電機1臺、UPS不間斷電源1組、通信輔助設備、防雷設施。 新建一個面積為2m2的危廢暫存間。 箱式變壓器底部設置事故油池。 | 一、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1、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1)場地平整和施工作業面揚塵 ①在施工場地清理階段,做到先灑水,后清掃,防止揚塵產生。 ②施工場地做到物料堆放覆蓋、渣土車輛密閉運輸。 ③施工場地定期灑水,以有效防止揚塵,在風速大于四級風速氣象條件下加大灑水量及灑水頻次。 ④臨時堆場上 (略) 、防塵布、加大臨時堆場區域灑水降塵頻率。 (2)道路揚塵 ①建設單位在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教育,文明施工,避免在大風時運輸土石方。 ②施工場地在車輛出口前應盡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在運輸、裝卸建筑材料時,要采用輕裝輕卸,尤其是泥沙等運輸必須控制其散落和揚塵的污染;進出工地的運輸車輛減速行駛,施工工地進出口處地面設置草墊并定時灑水降塵;車輛限速。 (3)施工機械廢氣 ①應盡量使用電動施工機械或尾氣排放達標的、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施工機械設備。 ②定期對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進行維護檢修。 2、廢水防治措施 (1)施工廢水 項目施工廢水主要為車輛沖洗水,經過臨時沉淀池澄清后回用場地灑水抑塵,不排放。此外環評要求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用水管理,盡量減少廢水產生量。 (2)生活污水 項目施工期高峰施工人員約10人,項目不設施工營地,施工人員均不在施工場地內進行食宿,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員產生的洗手廢水。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經臨時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場地灑水降塵,不外排。 3、噪聲防治措施 為減輕施工期對周圍環境影響,項目施工期需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符合施工需要的前提下,盡可能選取噪聲低、振動小、能耗小的先進設備。加強對施工機械的維護保養,避免由于設備性能差而使機械噪聲增大的現象發生,避免偶發噪聲發生; ②加快施工進度,合理安排施工時間; ③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環境宣傳和教育,使他們認真落實各項降噪措施,做到文明施工; ④運輸施工物資應注意合理安排施工物料運輸時間。 ⑤加強對施工場地的噪聲管理,文明施工,做好區內交通組織,施工場地車輛出入現場時應低速、禁鳴,設立專人負責。 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將項目施工期施工機械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施工場界噪聲符合《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即:晝間≤70dB,夜間≤55dB。隨著項目施工結束,施工噪聲污染將隨之消失。 4、固體廢物影響 (1)施工人員生活垃圾 項目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為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經集中收集后清運至附近村莊生活垃圾收集點,定期清運處置。 (2)廢棄包裝料 項目廢棄包裝料經收集后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統一收集后與生活垃圾一同處置。 (3)建筑垃圾 項目施工過程中產生建筑垃圾,根據《環境衛生工程》中“建筑垃圾的產生與循環利用管理”,主要成份以廢混凝土、廢磚瓦、廢木料、廢鋼材等惰性材料為主,建筑垃圾能回用的進行回收利用,如不能回用的由施工單位及時收集并清運至有關部門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點,禁止與生活垃圾混合,禁止隨意丟棄。 (4)土石方 根據項目可研,項目站址不進行大規模開挖,場平后內部平衡,項目不產生棄土。 5、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1)進場施工之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保護意識教育,讓每一個施工人員了解生態保護與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和相關注意事項。教育施工人員,遵守國家和地方的法律及相關規定,禁止隨意破壞植被,自覺保護好項目周邊的各種動物、植物和自然景觀。 (2)項目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管理,控制臨時占地面積,盡量集中在征地范圍內,貫徹落實“盡量少占地、少破壞植被”的原則,將臨時占地面積控制在最低限值,減少對施工區域周邊地表植被的壓占和擾動,不得隨意擴大施工范圍; (3)合理安排工期,縮短施工時間,同時施工場地周邊設置截排水溝,減少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4)施工人員要注意生產和生活用火,以免引發森林火災,造成對植被和生境的不必要的破壞; (5)施工結束后應及時清理施工現場,對臨時占地進行土地平整,盡快實施生態恢復措施,恢復土地原有使用功能; (6)施工結束后采用當地常見樹種對站區空地進行綠化。 6、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 項目位于云南省迪慶州維西縣,項目涉及生物多樣性優先區域。施工期可能會對動物產生驚擾的影響,但該影響隨著施工結束而消失,動物會逐漸回來。為減緩對區域生物多樣性影響,主要采取施工結束后采用當地常見樹種對站區空地進行綠化,綠化樹種選擇當地樹種,不得引入外來物種;禁止隨意破壞植被和捕獵野生動物自覺保護好項目周邊的各種動物、植物和自然景觀。加強施工人員教育,文明施工,不得盜獵盜伐野生保護動植物。 二、運營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項目運營期不設置值班人員,將實現無人值守,遠程操作監控運行,僅每周有工作人員巡檢一次。 1、大氣環境影響分析 項目運營期無生產性廢氣產生,產生廢氣主要來源于備用柴油發電機廢氣,主要污染物為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由于項目使用能源主要為電力,同時使用UPS不間斷電源,一般情況下供電部門可以保證雷達站用電,為保障停電時雷達站的用電需求,項目配備1臺柴油發電機作為應急電力供應的備用電源。 項目柴油發電機每年使用時間很短,產生的廢氣量較少,經自然擴散后,對環境影響較小。 2、廢水環境影響分析 項目運營期無生產廢水產生,不設置值班人員,巡檢人員用水主要為自帶的飲用水。 3、噪聲環境影響分析 項目運營期噪聲主要來源于日常運行過程中發射機、雷達站機房精密空調、箱式變壓器、備用柴油發電機運行時產生的噪聲和斷電狀態下柴油發電機運行時的噪聲。采用低噪聲設備、墻體隔聲,降低噪聲帶來的影響。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1)生活垃圾 項目區內設置1個垃圾桶,巡檢人員每周檢查一次,產生的生活垃圾經自主收集后送往附近村莊指定的垃圾收集點,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置。 (2)危險廢物 ①廢舊蓄電池 項目配電房擬設置不間斷電源UPS,目前UPS所用的蓄電池均為免維修的密封鉛酸蓄電池,設計壽命普遍是3-5年,每次更換的廢舊蓄電池約0.3t,更換下的廢舊蓄電池屬于危險廢物,廢物類別為HW31,廢物代碼為900-052-31。更換下來的廢蓄電池由廠家當場拉走處理,不在站內暫存。 ②廢機油 項目備用柴油發電機設備維修時,每年需更換一次機油,由于備用柴油發電機只有在雷達站停電的情況下啟用,每年累計使用時間較短,因此產生的廢機油量很少,約為0.01t。廢機油屬于危險廢物,廢物類別為HW008,廢物代碼為900-214-08。項目區設置1間2m2的危險廢物暫存間,廢機油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內,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 ③箱式變壓器事故油 項目站點內配備30KVA箱式變壓器一臺,箱式變壓器底部設置事故油池一座。箱式變壓器故障時,底部事故油產生量約0.01t,事故油屬于危險廢物,廢物類別為HW08,廢物代碼為900-220-08。事故油經危廢暫存間暫存后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清運處置。 5、電磁輻射影響分析 近場區天線主射方向的平均功率密度的達標距離為58m,超過此距離均滿足0.248W/m2的評價標準要求;近場區天線主射方向的峰值功率狀態下全部達標,無超標區域;近場區天線主射方向的電場強度的達標距離為61m,超過此距離均滿足9.488V/m的評價標準要求;近場區天線主射方向的磁場強度的達標距離為60m,超過此距離均滿足0.0254A/m的評價標準要求。但項目主射方向為0.5°仰角,因此在水平距離雷達61m范圍內超標區域位于空中,即(雷達塔高度)以上空域為超標區域,對地面影響較小。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