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局擬對《杭埠河(舒城)安瀾綠廊保護示范先行工程(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審批的嚴肅性、公正性及公眾知情權,現將該項目環評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公示發布后五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于公示期內將書面 (略) (略) 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科。
聯系電話:0564-# 地址: (略) (略) (略) (略) 政務服務中心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要求聽證。
一、項目名稱:杭埠河(舒城)安瀾綠廊保護示范先行工程(一期)
二、建設單位:舒城縣 (略)
三、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規劃治理萬 (略) 橋至轉水灣大橋段,總長約9.90km。主要建設內容:河道清淤整治長度4.35km;堤防加固長度14.625km,其中改線新建堤防0.69km,置換堤防8.87km,整修、加培堤防5.065km;護岸建設長度19.456km;新建及改 (略) 14.625km;新建1座跨水庫溢洪道橋梁,2座七門堰引水渠橋梁;新建3座小型生態堰和1座轉水灣攔河堰;改造新建2座取水泵站;水生態修復工程、信息化工程等內容。
項目總投資#萬元,環保投資641.#元,占總投資的0.68%。工程計劃總工期24個月。
四、產業政策和選址符合性
1、產業政策符合性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本項目屬于E4822河湖治理及防洪設施工程建筑。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本項目屬于“鼓勵類中二、水利—3、防洪提升工程:江河湖海堤防建設及河道治理工程;江河湖庫清淤疏浚工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因此擬建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2、規劃符合性
根據《 (略) 杭埠河流域水利綜合規劃》,本項目屬于其中的杭埠河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因此與《 (略) 杭埠河流域水利綜合規劃》相符合。
4、工程占地:
本工程總占地250.57hm2,其中永久占地113.49hm2(左岸K1+750~K5+600、右岸K1+865~K3+475護坡及堤防整修加培范圍,K5+475~轉水灣大 (略) 改造,杭埠河右岸K4+ (略) 圩內排水溝兩岸堤防加培,景觀工程河道節點范圍,攔水堰、橋梁等建筑物占地為既有占地,本次用地預審面積43.6485hm2為新增用地),臨時占地137.08hm2;占地類型為耕地、林地、園地、草地、交通運輸用地、水工建筑用地等。
根據舒城縣自然資 (略) 《關于杭埠河(舒城)安瀾綠廊保護示范先行工程符合生態保護紅線內允許有限人為活動的復函》:“本項目占用生態保 (略) 域位于杭埠河(舒城)安綠廊保護示范先行工程用地預審及土地報批范圍以外,主要是對已有的堤防護岸工程進行加固以及已有 (略) 進行升級改造,不涉及新增建設用地。
經 (略) 、 (略) 、自然資 (略) 等單位聯合審查,符合《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 國家林 (略) 關于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通知(試行)》(自然資發【2022】142號)第一條“加強人為活動管控”中第(一)項“規范管控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第6點已有的合法水利、交通運輸等設施運行維護改造。符合生態保護紅線內允許有限人為活動的情形。”
五、項目工程環境影響及產污影響分析
1、施工期
生態環境方面,施工占地會擾動原地表,施工中主要產生的其他環境影響主要包括施工噪聲排放、施工揚塵和車輛廢氣排放、施工廢水、固 (略) 置等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總體上這種影響是短期和有限的。
2、運營期
本項目運營期主要為泵站運行時產生的噪聲影響,泵站養護產生的廢機油和含油抹布和手套以及運行時產生攔污柵柵渣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此外,橋梁工程環境風險事件發生時可能對地表水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六、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
(1)生態環境影響減緩措施
①減少臨時占地,取土場、 (略) 等大臨工程禁止選址于生態保護紅線、飲用水水 (略) 、基本農田內;對擾動土地、臨時堆土場、水土流失情況、水土保護措施進行監測,監控水土保持工程落實情況、表土臨時堆放場地的使用情況及安全要求落實情況,擾動土地及制備占壓情況;臨時用地表土單獨收集堆放,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有效的復綠、復墾、復耕。
②禁止在生態保護紅線、自然公園和飲用水 (略) 范圍內設置施 (略) 、取棄土場、禁止設置 (略) 理設施;施工圍堰建議選用袋裝土圍堰,盡量減少圍堰填筑及拆除過程中懸浮物的產生;在涉及的自然公園設立明顯的施工標志牌
③按照監測計劃進行生態監測
④合理安排施工期,疏浚工程應在枯水期間施工;工程施工完成后,采取生態恢復措施
⑤魚類繁殖時間主要在3至6月,因此涉水工程,與疏浚工程等應盡量避免在繁殖期進行施工;漁政管理措施:圍堰施工前進行驅魚作業和魚類保護。
(2)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 (略) 經過村莊及集中居民點時, (略) 前 (略) 設置限速標志,控制車速,并禁止鳴笛,同時避免在居民午休時間及夜間進行運輸活動。
②優化施工工藝:施工期:施工機械:優化施工工藝,對于臨近 (略) 設置移動聲屏障,采用低噪聲設備,施工機械遠離居民住宅,設置雙層移動聲屏障的措施, (略) 需要配置移動聲屏障等降噪措施。
③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禁止夜間施工;在居民集中的施工段,在人們睡眠休息時間午間12:00~14:00禁止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對同一施工段涉及多項施工內容時,避開同步施工,分項施工,避免增加噪聲貢獻值
④高噪聲環境下的施工作業人員、每人每天的工作時間不超過6h。給受噪聲影響大的施工人員配發噪聲防護用具,常用的個人防護用具有耳塞、防聲棉、耳罩和頭盔等。
(3)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混凝土養護廢水、基坑排水經集裝箱型式沉淀+調節一 (略) (略) 理后回用于灑水抑塵、結構養護。
(略) 內施工機械集 (略) 均設置隔油+ (略) 理的一體化集裝箱 (略) 理設施,處理后回用于車輛沖洗。
(4)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①嚴格落實施工過程“6個百分百”的相關要求,工地周邊100%圍擋、物料堆放100%覆蓋、出入車輛100%沖洗、施工現場地面100%硬化、工地100%濕法作業、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
②對施工 (略) 的揚塵污染進行監控,定期公布監控結果
③優先選用新能源或者滿足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的燃油施工機械和運輸工具;加強對施工機械燃料的管理,合理布置運輸 (略) 線;禁止超載和使用劣質燃料。
④底泥堆放時應噴灑除臭劑,及時覆蓋,及時清運減少底泥停留時間。
⑤瀝青攤鋪時選擇大氣擴散條件好的時段,瀝青煙攤鋪過程歷時較短,同時采取兩側設置施工圍擋等措施,減輕攤鋪時煙氣對沿線敏感點的影響。
(5)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現場設置移動垃圾收集桶,收集的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清運
②施工產生的棄方經密閉的渣土車運至臨時堆土場堆存, (略) 開發建設用土,建筑物、臨時工程拆建固廢、混凝土養護廢渣和施工建筑垃圾密閉的渣土車運至臨時堆土場堆存,優先回用施工墊層,不能回用部分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處理。
③清淤前需參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 (HJ25.1-2019),進行布點監測調查,如超出《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篩選值,則委托能進行污泥固化穩定化、水泥 (略) 置等專業單位對清淤的底泥即清即運,進 (略) 置,超標底泥不得作為農業種植用土。如滿足《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篩選值,在臨時堆土場暫存后,外運綜合利用。
④機械養護產生的廢機油和含油抹布及手套、隔油池定期清掏的油泥,屬于危險廢物,位于1#施工生 (略) (略) 危廢暫存間,危險廢物由 (略) 集中收集,暫存于危廢暫存間,定期委托資 (略) 理。
2、運營期
(1)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擬建泵站 (略) ,水泵設置獨立設備房,選用低噪聲的設備,采用基礎減振,泵房安裝隔聲門窗。
(2)固 (略) 置措施
泵站工程運行期將產生攔污柵柵渣,由環衛部門定時清運。泵站內設置危廢暫存間,危廢定期委托資 (略) 理
七、環境風險防范
本項目最有可能發生的 (略) 運輸事故風險。對于環境風險最大的是油類物質進入地表水體,主要對附近飲用水源地及自然公園等生 (略) 構成威脅,影響地表水水質及飲用水安全。具體措施如下:
①編制飲用水水 (略) 專項應急預案;
②編制自然公 (略) 專項應急預案;
③飲用水源地及濕 (略) 等管理部門進行應急聯動。
④跨越 (略) 橋梁設置事故收集應急池, (略) 段設置防撞護欄,提高防撞等級。橋梁兩端設置警示牌,監控系統。
八、環評主要結論
杭埠河(舒城)安瀾綠廊保護示范先行工程(一期)的建設不可避免會對沿線環 (略) 產生不利影響因素,針對不利因素,設計中提出了積極有效的防護措施,本環評根據評價結果補充和完善了有針對性防治措施和建議。上述環境保護措施與主體工程實現“三同時”,同時加強監控管理,本工程施工期間產生的環境影響可以得到控制和緩解。在切實做好環境保護措施,落實好關于飲用水水 (略) 、風 (略) 、地質公園、生態保護紅線等環 (略) 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前提下,本工程是一項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統一的工程。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杭埠河(舒城)安瀾綠廊保護示范先行工程(一期)的建設是可行的。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