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建設
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
2024年7月28日, (略) 水利局根據《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表》并嚴格依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略) 令第682號)、《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國環規環評[2017]4號)中的相關規定,以及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要求對本項目進行驗收,提出驗收意見如下: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一)工程建設內容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建設項目選址于 (略) (略) ,工程建設范圍包括中津河、霞西支河及中心支河3條河流,治理河道總長19.71km。建設內容包括:(1)堤防工程:新建堤防1.315km;(2)護岸工程:新建護岸13.057km;(3)道路工程:新 (略) 1.315km,新 (略) 4.283km;(4)穿堤涵閘1座:新建竹峰排澇閘;(5)建筑物加固3座:加固仁自村壩、楊門口壩和楓樹壩;(6)清淤疏浚:河道疏浚長度11.48km(*m3)。系新建性質。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2020年8月12日, (略) 發改委以文(發改審批[2020]120號)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項目建議書進行批復。2020年8月19日, (略) 發改委以文(發改審批[2020]128號)對上述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批復。 (略) 水利局委托,長江勘測規劃 (略) (以下簡稱“ (略) ”)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項目初步設計工作。2022年4月, (略) 完成《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報告》。2022年5月16日, (略) 水利局以文(宣水工管[2022]109號對工程初步設計進行批復,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項目建設。
2022年11月, (略) 水利局委托合肥 (略) 編制完成《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2022年11月 (略) (略) 生態環境分局上報的環評文件予以批復,同意項目建設。項目于2022年12月開工建設,2024年1月建成。
(三)投資情況
項目計劃總投資*.*元,實際總投資6398.*元,實際環保投資*元,所占比例為0.58%。
(四)驗收范圍
整體驗收。本次驗收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建設項目主體工程、配套工程的環境保護及生態恢復措施。
二、工程變動情況
與環評申報階段對照,變動情況如下:
㈠霞西段
1、霞西支河堤防設計方案:基層兩層18cm水泥穩定碎石層+5cm瀝青砼AC-20C+4cm瀝青砼AC-13C。為了提升霞西支河堤防的整體形象,打造高質 (略) ,豐富村民的休閑場所,將原設計方案變更為:24cm厚C20混凝土基層+6cm厚彩色透水混凝土面層,增 (略) 標線4條(寬15cm),總長346m。
2、因圖紙設計中石籠填充料為卵石,但寧國及其周邊資源稀缺,河道內也無滿足粒徑要求的卵石資源,故經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考察,將外購塊石送檢測單位檢測,滿足設計強度及粒徑要求。故將原圖紙設計中的卵石填充變更為塊石填充。
3、因ZR4+851至ZR5+092,ZL4+906至ZL5+144段原設計石籠護岸位于河灘地中,開挖后石籠安裝受場地影響大,且根據屬地政府及當地居民要求采用箱型砌塊護岸,經參建單位一致確認,格賓石籠護岸調整為箱型砌塊護岸,設計頂高程維持原設計不變,基礎開挖深度增加底板深度。
4、霞西支河施工時,左岸鋼筋砼防浪墻設計頂高程(設計墻頂高程87.00m)不符合20年一遇防洪標準高程87.30m要求,鋼筋砼防浪墻增加30cm高。
5、霞西支河,右岸設計箱型砌塊混凝土基礎頂高程高于河床(設計基礎頂高程83.90m),因河道沖刷嚴重,導致現狀河床比設計河床低30cm,將箱型砌塊混凝土基礎高程相應降低30cm至高程83.60m位置,箱型砌塊混凝土基礎斷面尺寸不變,箱型砌塊增加一層(50cm高)。
6、為保護現狀景觀樹林,ZR3+919至ZR4+524段堤頂砼擋墻應當地政府和村民要求調整擋墻平面布置及結構型式。調整后擋墻結構型式采用C25鋼筋砼。
㈡竹峰南山段:
1、ZL11+567至ZR11+560楓樹壩清單量與圖紙不符,且加固施工時,進行基槽開挖,挖至設計標高層:64.80處,發現底部出現淤泥及樹枝樹葉,不符合澆筑要求,故對該處進行清理、挖出至符合要求的基層面。
2、施工的楓樹壩下游護岸(格賓石籠2):ZR12+189至ZR12+269段已按照圖紙標注線形施工完成兩層,后當地村民反應該段河面較窄,需根據現場實際進行線形調整,后經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當地政府、施工單位及相關主管單位對現場進行了查看,商議,對該段進行線形調整。
3、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竹峰南山段)工程,在施工至ZL13+267至ZL13+718段時,當地政府及村民反應該斷面歷年受損嚴重,該段又是竹峰一景點,并且現有設計方案不是太美觀,不滿足該段使用要求,在該段已施工完成的護岸上方增加格賓石籠護坡及長城墻以此來提高該段的整體穩固性及美觀性。
4、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竹峰南山段),在施工至南山萬福段:ZL17+057-ZL17+238段格賓石籠時,當地政府及村民反應該處斷面歷年受損嚴重,將該段更改為混凝土護岸,原有設計尺寸不變。
5、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竹峰南山段),在部分格賓石籠護岸及混凝土擋墻施工中,因該段有排水溝,需要在擋墻的墻身上開設排水孔,詳細如下:
ZL13+751-ZL13+882段格賓石籠固腳+箱型砌塊護岸+連鎖護坡,留置排水管一處;ZR15+719-ZR16+214段格賓石籠護岸-三層,留置排水管一處;ZR16+686-ZR16+833砼擋墻護坡,留置排水管二處
6、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竹峰南山段),施工至萬福南山段時,當地村民組反應,在施工區域ZR15+719-ZR16+214段下游跟ZR16+686-ZR16+833上游中間有一段塌方嚴重,長度在30米左右,原設計未考慮該段面,考慮到當地老百姓的實際使用需求,增加該段面的護岸。
其它建設內容與環評階段基本一致,項目未發生重大變更。
三、環境保護措施落實及環境影響調查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 (略) (略) 。
㈠水環境
施工期產生的生活污水均依托周邊農戶化糞池預處理,用于周邊農田施肥;機械維修、沖洗廢水配套建設油水分離器,基坑廢水中和沉淀處理達標后,回用于施工場地、道路灑水抑塵和施工生產,施工期廢水不外排,未對周邊地表水水質造成不利的影響。
運行期項目本身不排放污水,根據驗收階段地表水水質監測,各斷面水質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I類水質標準要求。
㈡聲環境
施工期合理制定了施工計劃,高噪聲設備錯開施工;施工設備選擇了低噪聲設備,并且定期進行了維護檢修;施工時間安排在白天施工,避開午休時間,夜間不施工;施工現場設置了施工標志,場地周圍設置了圍擋。施工區遠離敏感點設置,距離較近的敏感點設置聲屏障,車輛限速禁鳴,設置警示牌限速牌。整個施工過程中嚴格做好了噪聲防護,未發生擾民事件。運行期項目本生不產生噪聲污染。
㈢環境空氣
建設單位將防治揚塵污染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工程項目開工前,安裝視頻監控設施、監管人員到位及備案,制定了揚塵污染防治方案。
施工場地均采取“圍、蓋、灑、洗”等措施,嚴禁敞開式作業;對施工場地區域周圍設置連續、密閉的硬質圍擋,高度不低于1.8m;施工現場出入口、施 (略) 、施工生產生活區均采取硬化處理措施;施工場地出入口設置車輛清洗專用場地,配備車輛沖洗設施。
施工現場土方開挖后一律回填,未及時回填的裸露場地,采取灑水、覆蓋等防塵措施;棄土運至相應施工區的臨時堆土場,棄土大部分及時運至誠投砂場,其余回填。
施工現場建筑材料實行集中、分類堆放。采取覆蓋等防塵措施,不露天堆放;施工工地圍擋外禁止堆放施工材料、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
施工現場采取灑水降塵措施,每個施工區配備1臺灑水設備,灑水頻次以施工現場無明顯揚塵為準,冬春季晴天一般灑水次數在4~6次,夏季一般灑水8~10次。建筑物拆除作業一律實行濕法作業,縮短起塵操作時間。建筑物拆除后應當及時清運,不能及時清運的,應當采取有效覆蓋措施。
本項目不新建大型混凝土攪拌站,小型混凝土攪拌場所和砼預制件場避開環境敏感區,遠離居民聚居,并采用封閉、灑水、遮蓋等降塵措施。
土方運輸車、混凝土攪拌車、物料運 (略) 前進行車身、輪胎沖洗,物料遮蓋,確保無拋撒滴漏。運行期項目本生不產生大氣污染。
㈣固體廢物
本項目棄土均運至相應施工區的棄土區,棄土堆置期間進行定期灑水,防止風吹揚塵。堆放過程中控制堆放高度,并采取設立擋欄等措施防止其被沖刷流失。建筑垃圾分類堆放,能回收利用的盡量回收利用。一部分通過在整治河道沿岸坑塘固基填埋進行處置,一部分用 (略) 墊層填筑,剩余少量工程不能再利用的建筑垃圾, (略) 容行政管理部門指定地點進行堆放。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運。危險廢物由各施工區用專用危險廢物儲存容器集中收集,并交由有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專門機構進行安全處置。
㈤生態環境
1.在坡面種植適宜的植物,待固坡植物生長后,將護坡磚覆蓋,即能達到固坡防沖的目的,又能綠化岸坡,使岸坡保持原來的植被形態。
2.工程施工結束后,對臨時占地進行植被恢復。工程臨時占用的植被多為灌草叢,在“適地適草”的原則下,草種應選擇當地的優良土著物種,保證綠化栽植的成活率。把剝離的表層熟土回填至周圍的植被恢復區內,用作綠化帶的覆土改造。
㈥環境管理情況
本項目建設前嚴格執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重視施工期的環境保護工作,建設單位設置了專門的環境管理機構,制定了施工區域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工程監理單位負責試工期的環境監理工作,施工單位落實日常的環境保護工作,環境監測單位開展試工期的環境監測工作哦,施工期環境監測基本符合環評文件中列出的監測計劃。
環評文件及批復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在施工期均得到了較好的落實,未發生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時間,基本落實了環?!叭瑫r”的要求。
本項目驗收期成立了環境管理組,開展了驗收期環境檢測、環保檔案整理、竣工環保驗收調查等,進一步完善了本項目的環境管理工作。
四、驗收結論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建設項目前期環保審查、審批手續完備,技術資料基本齊全。項目實施過程中已按照環評文件及批復要求逐項落實環境保護及生態恢復措施。本項目的建設情況不存在《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第八條中所屬的九種不予驗收情形,達到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要求。
驗收組同意項目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五、后續要求
1.進一步完善岸坡綠化工作,強化堤防及岸坡的日常維護和養護。
2.加強環保設施的維護和管理,嚴防環境污染事件發生。
3.加強項目沿線周邊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工作,提高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持續改善環境。
(略) 水利局
2024年7月28日
(略) 中津河霞西至經開區河道治理工程驗收調查報告表正文.pdf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