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西雙版納州生態環境局勐海分局關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審查公示
來源 :西雙版納州生態環境局勐海分局 訪問次數 : 發布時間 :2023-09-15
2023年9月15日西雙版納州生態環境局勐海分局關于建設項目環境
影響評價文件擬審查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局擬對1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進行審查。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審查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3年9月15日至9月21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以對以下建設項目要求聽證。
聯系電話:0691-*
傳 真:0691-*
通信地址:西雙版納州生態環境局勐海分局 茶鄉路6號
郵 編:*
一、擬審查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 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評文件類別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約200字左右)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1 | 勐海縣流沙河曼海橋-八公里武警大隊治理工程 | 勐海縣縣城北部 | 勐??h水務局 | 報告表 | 西雙版納 (略) | 項目擬建設勐??h流沙河曼海橋至八公里武警中隊防洪治理工程,上起曼海大橋下游第三個彎道出口,下至八公里武警中隊上游200m處,治理長度5200m。堤線總長度9.7km。主要整治內容為堤防填筑、護岸和格賓擋墻等。 | 防治對策及措施如下: 施工期:1.廢氣:施工車輛采取篷布加蓋措施,合理規劃施工車輛運輸路線避繞人口密集區、學校等敏感點。開挖土方集中堆放并采用防塵網覆蓋,縮小粉塵影響范圍,及時回填,減少粉塵影響時間,采取灑水抑塵措施,增加灑水頻次。2.廢水:加強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和施工進度計劃,避免雨天開挖、回填,防止水土流失。施工期間,臨時設置擋土墻、截水溝等措施進行水土保持。施工廢水要采取沉淀等措施進行處理后回用于工程用水及場地降塵。施工人員盥洗廢水和施工廢水經簡單處理后,回用于區內灑水降塵、設備沖洗等。圍堰施工時盡量少擾動水體。3.噪聲: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嚴禁高噪聲機械在12:00-14:30、20:00-次日8:00期間施工。使用相對低噪的機械設備,同時注重對施工設備進行保養和維護,保證良好運行工況。施工運輸路線的選擇應注意對敏感目標的避讓;施工現場合理布局,高噪設備應遠離噪聲敏感點布設。運輸車輛途經聲環境保護目標時減速慢行,并禁止鳴笛。4.固廢:項目開挖過程產生的不能回填的土石要及時清運,縮短堆置時間。施工單位規范運輸,禁止隨意傾倒建筑廢棄物,制造新的“垃圾堆場”。施工場地設置垃圾收集設施,及時收集產生的生活垃圾,統一收集交由環衛部門處置。臨時堆料場需采取臨時攔擋、覆蓋措施進行防護,減少水土流失。 5.生態環境保護:(1)開挖前先將表層土單獨收集堆放,并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施工結束后,先將開挖的土石方用于回填,之后再將表層土均勻覆蓋于表面,對場地進行平整,臨時堆料場進行防塵網覆蓋。(2)施工前期制訂合理的土石方工程施工組織計劃,嚴格管理,圍堰及生態駁岸構建等施工應盡量安排在非汛期,盡量避開雨季施工。(3)合理組織土石方調配,盡量做到即挖即運;工程堆土場結合施工進度設置,及時用于自身工程回填。(4)嚴格規范施工活動,嚴格劃定施工范圍,防止人為對工程范圍外土壤、植被的破壞,保護好施工區以外的綠化植被,不得隨意砍伐及踩踏。(5)施工期應優先建設好臨時堆土場,施工期產生的渣土存在土堆場中,并采用不低于2000目/100cm密目式的防塵網全面覆蓋,用作施工場地區、辦公生活區后期的植被恢復覆土來源。渣土儲存期間如遇雨季,需做好防雨淋措施,減少水土流失。 (6)加強施工隊*的管理和教育,禁止擴大施工區域,規范施工;保護沿岸動植物生存環境。 (7)減少水體擾動,嚴禁隨意捕撈水生魚類,減少對水生生物的影響。(8)保護好周邊綠化植被,不得隨意砍伐及踩踏。 運營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及時做好工程區的植被恢復工作和水土保持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加強對周邊人員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
注:項目基本情況、項目主要環境影響、項目預防及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公眾參與情況、地方政府或相關部門部分由建設單位填寫。擬審批意見、公眾反饋意見聯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審批機關填寫。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