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的公示(2023年6月27日)
我局擬對以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現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 2023年6月28日- 2023年7月4日。 聯系電話(傳真):0562-* 郵箱:*@*q.com 通訊地址: (略) 木魚山大道666號,銅官區人民政府旁智慧銅官運營管理中心三層 聯 系 人:銅官區生態環境分局環評室 聽證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個工作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決定要求聽證。 | |||||||
擬審批的建設項目 | |||||||
序號 | 項目 名稱 | 建設 地點 | 建設 單位 | 環評 機構 | 建設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 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公眾參與情況 |
1 | 銅官區疾控中心標準化改造提升建設項目 | (略) 銅官區黃山大道以東、美瑞路以南 | (略) 銅官區衛生健康委員會 | (略) 環協環境規 (略) | 項 (略) 銅官區黃山大道以東、美瑞路以南,總投資約12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約42萬元。主要利用現有1棟4層樓,建筑面積約2700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實驗室、疫苗冷庫、應急處置和建教中心等相關業務用房;配套建設給排水、電氣、消防、污水處理間等附屬工程。 | 1.在現有用房內建設,禁止夜間二十二點至次日凌晨六點期間從事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裝修改造以及設備安裝調試作業。 2.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實行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經過化糞池預處理后排放;純水制備廢水直接納入污水管網;實驗廢水(高壓滅菌鍋排水、實驗室清潔廢水等)必須經自建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排放,外排廢水均必須納管入西湖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污水處理站排口執行標準《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表2中預處理標準并滿足西湖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生活污水排放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三級標準并滿足西湖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 3.嚴格落實并加強廢氣收集處理措施。微生物實驗室實驗廢氣等,設置生物安全柜,經自帶高效過濾器過濾后樓頂排放。同時,實驗室排風整體收集后(實驗室內部設置輔助消毒裝置),經高效過濾器過濾后樓頂排放,共用1根不低于15米高排氣筒排放(DA001);污水處理站惡臭氣體必須經收集+UV光氧催化凈化器處理后,通過不低于15米高排氣筒排放(DA002),執行標準:《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表2標準限值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表3“污水處理站周邊大氣污染物最高允許濃度”中相關標準。 4.噪聲方面,優化各產噪區域布局,合理布置空調室外機、風機、水泵等設備安裝位置,并采取減振、消音、隔聲等有效噪聲污染防治措施,確保噪聲達標排放。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 5.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收集,交環衛部門清運,無害化處理;一般固廢分類、集中收集,定期外售資源化再利用;實驗室廢物(廢實驗用耗材、廢樣品、廢培養基、清洗廢液、實驗廢液等)、高效過濾器廢過濾材料、廢生物安全柜濾芯、廢UV光管、污泥(消毒后)等危險廢物,必須規范設置暫存場所、設立標識牌,及時交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同時,建立健全危險廢物收集、暫存、轉移及處理處置臺賬。 6.按照分區防治原則嚴格落實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重點做好危廢暫存間、污水處理站等區域的防滲措施。 7.必須嚴格按照《報告書》要求細化并落實環境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措施,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報我局備案,定期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有效防范可能引發的環境風險。 | 建設單位依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2.1-2016)以及《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等規范和文件要求采取網絡平臺公示、報紙公示、張貼公告等方式開展了項目公眾參與調查工作,編制了公眾參與說明,受理公示期間無反饋意見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