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生態環境局2024年3月27日擬審批建設項目環評信息公開表 | |||||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及信息公開要求,經審議,我局擬對以下項目作出審批意見,公示期為:2024年3月27日至2024年3月29日(3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0886-*、*(貢山分局)、*(蘭坪分局);傳 真:0886-* 通訊地址: (略) 新城區怒江州生態環境局;郵 編:* 一、貢 (略) 預拌混凝土拌合站建設項目 | |||||
項目名稱 | 貢 (略) 預拌混凝土拌合站建設項目 | 建設地點 |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茨開鎮嘎拉博村齊得小組 | 建設單位 | 貢 (略) |
環評文件類型 | 報告表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云南 (略) | ||
項目概況 | |||||
建設地點:貢山縣茨開鎮嘎拉博村齊得小組,廠址中心坐標:E98°42′37.920″,N27°42′25.025″。建設項目利用選廠空閑土地和建筑物進行混凝土拌合站建設。選廠用地面積為 4771.59 m2(約 7.16 畝),場地高程為 1590.71—1582.89m,高差為 7.82m。 項目投資:總投資1470.*元,環保投資為48.*元,占項目總投資3.33%。 建設內容及規模:租用閑置三棟建筑物及空地新建1條混凝土拌合生產線及配套裝備設施。工程內容包括主體工程、儲運工程、輔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環保工程等。 位于廠區南面的第一臺階,利用495.72m2的2層建筑物改造,一層為辦公用房和職工食堂,二層為職工生活用房和其他用房。辦公生活用房東側空地進行硬化和綠化。拌合站布置硬化混凝土攪拌車裝、停車場地一塊,面積1100m2,辦公生活用房西側空地布置3m硬 (略) 。 位于場地中部第二臺階,面積1440m2,主要布置1套攪拌成套設備(三一重工 HZS180)包含:1臺混凝土攪拌機、4座250m3粉料筒倉(筒倉頂高度15m)、4臺配套螺旋輸送機、4臺倉頂布袋除塵器、1臺混料機、1個添加劑儲罐(60m3)及1間設備控制室。散裝水泥、粉煤灰、礦粉等粉料采用罐車運輸、卸料。混凝土攪拌機設置在攪拌室內,粉料筒倉露天布置。租用原有車間一層改造為骨料密閉倉庫(1660.05m2),原車間一層總面積1272.53m2,其中1000m2為骨料倉,272.53m2為通道,骨料倉內設:骨料(碎石、砂料)隔倉各二座,每座占地250m2,平均堆高5m,每隔容積1250m3。骨料倉庫內設置砂料、石料料斗各1個,共2個料斗,裝載機運輸至料斗后,通過皮帶運輸機2條輸送至攪拌成套設備混料倉備用骨料采用自卸汽車運輸、卸料。項目主要生產C30系列商品混凝土,年產*m3。 | |||||
項目主要環境影響 | |||||
1、生態環境影響:建設項目用地范圍屬于二調地類(耕地、林地、園地、草地)中的村莊、有林地,以及三調地類(建筑、道路、公 (略) 基礎設施的土地)中的工業用地、采礦用地,項目占四級林地,不涉及占用基本農田保護區及生態保護紅線。場地植被在水電基地建設選廠時鏟除,不會劃定為寒溫性針葉林區需要重點保護的生態系統,場區已無重點保護的植物種類分布,不是獸類、兩棲爬行類主要的活動場所。 2、大氣環境影響:建設項目主要大氣污染物粉料倉、拌合站顆粒物燃油尾氣、廚房油煙、污水處理站惡臭氣體。有組織顆粒物,粉料卸料形成的高濃度顆粒物,通過倉頂布袋除塵器除塵后排放;骨料卸料、輸送,道路和停車場揚塵等環節產生無組織顆粒物;拌合站原料、產品均為汽車運輸,拌合站設置裝載機一臺,汽車、裝載機產生燃油尾氣,主要污染物CO、NOx等;建設項目設置職工食堂,食堂生廚房油煙,廚房油煙設置油煙凈化器處理后達標排放;建設項目設置污水處理站處理生活污水,污水處理站產生硫化氫、氨等廢氣。 3、廢水環境影響:項目廢水主要為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生產廢水主要為攪拌機、攪拌車清洗廢水、事故廢水。拌合站設置1000m3三級清洗沉淀池處理清洗廢水,清洗廢水排入第一級沉淀池,經沉二、三級淀池依次沉淀后,清水貯存于第三級沉淀池,然后循環使用,不外排;食堂污水設置油水分離器處理后,與其他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糞池,再經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污水晴天用于綠地澆灌,雨天作為攪拌車清洗補充水利用,不外排;拌合站設置1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怒江為Ⅱ類水體,禁止設置廢水排污口,經收集的初期雨水返回混凝土攪拌機重復利用,不外排。 4、噪聲環境影響:拌合站噪聲為設備噪聲和交通噪聲。設備噪聲產生于攪拌機、攪拌車空壓機、除塵器風機等,交通噪聲產生于原料、混凝土運輸,建設項目采取設備基礎減震防噪、盡可能將設備安裝在室內等措施進行防噪。 5、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固體廢物為攪拌車清洗沉淀池沉渣、混凝土檢驗廢試塊,設備檢修產生危險廢物廢礦物油以及生活垃圾。沉渣經分離機分離后,骨料返回骨料倉庫利用,漿水作為混凝土拌合補充利用;廢混凝土檢驗試塊用 (略) 鋪墊等;廢礦物油屬于危險廢物,設置危廢暫存間暫存,最終委托有資質單位轉運處置。設項目產生生活垃圾,化糞池、污水處理站污泥生活固廢。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清運,化糞池、污水處理站污泥委托環衛部門清掏、清運。 6、環境風險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涉及的危險物質為廢礦物油和廢礦物油桶等,危險單元主要為涉及危廢暫存間。依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18),本項目主要風險物質為廢礦物油,風險類型為泄漏、火災、爆炸。項目廢礦物油、廢油桶最大儲存量為0.024t,儲存量較小,企業嚴格落實環境影響評價提出的風險防范措施與管理要求,設置80m3事故水池、建立應急預案機制,加強對危廢暫存間檢查,嚴格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可將本項目環境風險事故隱患降至最低。 | |||||
項目預防及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
一、施工期 1、生態環境防治措施:(1)建設項目施工期嚴禁在河道管理范圍內修建礙洪建筑,施工過程中嚴禁挖、采河床砂石料。(2)建設單位應按照國家水土保持法要求完善水土保持相關手續項目建設場地周圍植被茂密,施工中應加強森林保護和森林防火,設置保護生態環境的警示標牌。 2、大氣污染防治措施:(1)運輸建筑材料的車輛應進行覆蓋,裝載不超過車廂板高度,保證運輸過程中不散落,并規劃好運輸車 (略) 線與時間,需通過縣城時車輛 (略) (怒 (略) )通行。(2)對運輸過程中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要及時清掃,以減少運行過程中揚塵,砂料等粉料堆存、設備清洗沉淀池、化糞池挖方堆體 (略) 遮蓋減少揚塵對環境的影響。(3)施工砂料 (略) 覆蓋。(4)目前主要建設場地地坪未進行硬化,揚塵污染大,施工中應根據氣象條件進行灑水降塵。(5)施工中使用商品混凝土,不進行現場混凝土攪拌,避免現拌混凝土污染環境。 3、廢水污染防治措施:(1)場地硬化和其他建筑物混凝土保養采取用草簾、塑料薄膜覆蓋方式進行保養,避免產生混凝土保養廢水污染環境。(2)施工期設置臨時沉淀池1個4m3,施工廢水經臨時沉淀池沉淀處理后回用于項目區灑水降塵,不外排。(3)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排入臨時沉淀池,然后回用于項目區灑水降塵。(4)禁止在嘎拉博河沿岸堆存建筑材料,防止其流失污染嘎拉博河。 4、噪聲污染防治措施:(1)項 (略) 與219國道交叉口有居民區分布,建設項目施工在晝間進行,夜間不運輸事故材料,防止運輸車輛產生噪聲擾民。(2)合理布局施工設備,在不影響施工的情況下將噪聲設備盡量不集中安排,并設置在場地中部。(3)應強化行車管理制度,運輸車輛限速行駛,保證場內運輸暢通,減少噪聲對周圍保護目標的影響。 5、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1)將場地堆存的建筑垃圾清運至合法渣場堆存。(2)建設項目施工棄方主要產生于設備清洗沉淀池、化糞池、初期雨水收集池,挖方量不大,在場地內實現挖填平衡,避免棄方外運。(3)施工產生的鋼鐵、塑料等邊角料、廢包裝材料等固廢分類收集后,外售廢品收購站利用。 二、營運期 1、生態環境污染防治措施:(1)建設項目選址涉及Ⅳ級保護林地,應依法依規辦理林地征用手續,嚴禁出現未批先建、邊批邊建、未批先占等違法行為。(2)加強生物多樣性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增強職工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發現疑似外來物種立即報告相關部門勘查、處置。(3)加強森林防火宣傳,教育職工禁止在植物林地內吸煙、野炊、燒紙、取暖等用火行為。禁止毀林、捕獵行為,不得驚嚇、捕捉偶然進入廠區的保護動物;在西面廠界粘貼嚴禁煙火、嚴禁砍伐森林、嚴禁捕獵等警示標牌。(4)加強拌合站保護設施管理維護,防止顆粒物,特別是粉料筒倉顆粒物非正常排放,以免大量顆粒物沉降對周圍植物生長造成不利影響。(5)按批復的項目可研報告要求進行綠化。 2、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1)顆粒物 1)顆粒物有組織排放治理設施 a.除塵設施 拌合站渣卸料、投料、混料產生的顆粒物采用布袋除塵器除塵,對照*《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水泥工業》附錄B,袋式除塵器屬于可行的顆粒物防治技術,建設項目顆粒物采用布袋除塵器除塵合理可行,顆粒物排放濃度可以滿足《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散裝水泥中轉站及水泥制品生產20mg/m3的標準限值。 b.排氣筒高度 拌合站粉料筒倉高度15m,按照《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除儲庫底、地坑及物料轉運點單機除塵設施外,其他排氣筒高度應不低于15m,且高出本體建(構)筑物3m以上”的規定,要求在粉料筒倉頂布袋除塵器除出口加裝3m排氣筒,排氣筒高度達18m,達到*氣筒高度應不低于15m,且高出本體建(構)筑物3m以上;要求攪拌機排氣口高15m,高于攪拌機室頂高度3m以上,達到*氣筒高度應不低于15m。建設項目排氣筒高度滿足《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除儲庫底、地坑及物料轉運點單機除塵設施外,其他排氣筒高度應不低于15m,且高出本體建(構)筑物3m以上”的規定。 2)顆粒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 a.骨料倉庫 骨料在倉庫堆存,并設置固定式灑水降塵設施。揚塵污染防治設施符合《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水泥工業》要求,可以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b.混料揚塵 落料、混料揚塵采取設置集塵罩收集、布袋除塵器除塵后經15m排氣筒排放,可以將無組織顆粒物排放源變為有組織排放源,是*《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水泥工業》附錄B推薦的治理技術,實施顆粒物后可以實現達標排放. c.其他顆粒物 皮帶運輸機設置防塵走廊,道路、場地進行硬化, (略) 、場地進行灑水降塵;拌合站利用設備清洗沉淀池為出站車輛車輪過水池,車輛出站時駛入水池對車輪進行清洗,減小車輛行駛揚塵;拌合站空閑土地進行綠化。上述顆粒物無組織排放防治措施屬于顆粒物無組織排放的可行防治技術,可以有效控制顆粒物的無組織排放數量。 (2)其他大氣污染物 利用污水處理站外殼阻隔氨、硫化氫、臭氣無組織排放。拌合站廚房油煙按照*《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要求設置油煙凈化器。對燃油尾氣采取加強交通運輸、粉料卸料管理措施減少燃油尾氣排放。 3、廢水污染防治措施:廢水主要有攪拌車清洗廢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1)攪拌廢水設置1000m3沉淀池及廢水循環利用提升泵、管道,設備清洗水經沉淀后循環利用于攪拌車清洗,不外排。(2)生活污水自建污水處理站處理,處理達到達《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GB/T*-2020)后回用于綠地澆灌、灑水降塵,不外排。(3)初期雨水建設100m3初期雨水收集沉淀池,經收集處理的初期雨水回用于混凝土攪拌,不外排。(4)食堂廢水設置油水分離器一套經油水分離后排入化糞池,與其他生活污水一起進入污水處理站處理,處理達到《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GB/T*-2020)后回用于綠地澆灌、灑水降塵,不外排。(5)攪拌車現場清洗廢水回用于施工現場灑水降塵,無灑水降塵條件時收集至攪拌車內帶回攪拌站處理、循環利用,禁止排入怒江及其他支流、溝渠污染地表水。 4、噪聲污染防治措施:生產設備噪聲建筑物隔聲、基礎減震防噪,交通噪聲使用環保合格汽車、加強廠內交通管理,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2類區標準。 5、固廢污染防治措施:固體廢物為攪拌車清洗沉淀池沉渣、混凝土檢驗廢試塊,設備檢修產生危險廢物廢礦物油以及生活垃圾、化糞池污泥。(1)設置分級機一臺,攪拌車清洗沉淀池沉渣經壓分離后,骨料返回攪拌機重復利用,混凝土檢驗廢試 (略) 鋪墊等。(2)危險廢物廢礦物油設置危廢暫存間暫存,危廢間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物控制標準》建設,暫存后委托有資質單位轉運、利用。(3)廠區設置垃圾收集桶收集生活垃圾,然后委托園區環衛部門清運。(4)化糞池、污水處理站污泥委托環衛部門清運。 6、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項目建設場地已進行硬化,達到簡單防滲區要求。(2)危廢暫存間防滲等級按重點防滲區建設,達到滲透系K≤1.0×10—10cm/s的要求。 7、環境風險防范措施:(1)混凝土拌合場地門口、倉庫門口等張貼安全生產和使用告示,廠內和倉庫等配置消防栓等滅火器具;加強環境污染治理設備的日常運行維護,若廢氣治理設施出現故障,不能運行,應及時停產并檢修。(2)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要求做好危廢暫存間的建設,并做好危廢暫存和轉移的管理。(3)在編制公司突發環境應急預案時,將廢礦物油貯存、轉移環境風險內容納入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最大程度降低廢礦物油貯存、轉移的環境風險。(4)設置80m3廢水事故池收集事故排放、消防污染廢水,消防污染廢水經處理、監測后確定其最終處置途徑。 | |||||
公眾參與情況 | |||||
無 | |||||
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關承諾文件 | 貢 (略) 預拌混凝土拌合站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全文公示承諾 | ||||
擬審批意見 | |||||
擬審批意見 | 同意審批 | ||||
注:項目基本情況、項目主要環境影響、項目預防及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公眾參與情況、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關承諾文件部分由建設單位填寫。擬審批意見、公眾反饋意見聯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審批機關填寫 |
二、蘭坪縣翠屏街道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項目
項目名稱 | 蘭坪縣翠屏街道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項目 | 建設地點 | 云南省怒江州蘭坪縣翠屏街道金龍社區 | 建設單位 |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教育體育局 |
環評文件類型 |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云南 (略) | ||
項目概況 | |||||
項目總占地*.95m2,總建筑面積*m2;學校建設采取分期建設模式,其中一期建設內容為:小學教學樓2棟、面積6733m2,初中教學樓2棟、面積3200m2,專教樓1棟(內設化學、生物等實驗室)、面積5880m2,食堂1棟、面積4390m2,綜合樓1棟、面積4235m2,小學宿舍樓2棟、面積8590m2,初中宿舍樓1棟、面積2072m2,教師周轉宿舍1棟、面積2656m2,門衛室60m2,以及項目場地開挖及回填、邊坡支護等;一期總建筑面積為*m2,一期總投資為*.*元。二期建設內容為:初中宿舍樓1棟,建筑面積為2072m2,二期總投資1106.*元。該項目總投資*.*元,其中環保投資373.*元,環保投資占總投資的1.337%。 | |||||
項目主要環境影響 | |||||
一、施工期: 1、廢水:主要為建筑施工廢水、設備和工具清洗污水、土石方進出車輛輪胎沖洗水等施工污水、雨天地表徑流及基坑涌水、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等。 2、廢氣:施工期廢氣主要包括場地平整、地基開挖、主體工程和配套設施建設過程的揚塵;原材料運輸、堆放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運輸車輛、施工機械產生的廢氣,以及裝修廢氣等。 3、噪聲:施工過程中不同施工階段所采用的施工設備、機械產生的噪聲。 4、固體廢物:施工期間,固體廢棄物主要來自施工所產生的廢棄土石方、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 5、生態環境:施工占地對植被的破壞,將導致項目區域內土地利用方式發生變化;植被的破壞會導致水土流失。 二、運行期: 1、廢水:運營期間產生的廢水主要為學校人員的生活污水、食堂含油廢水、實驗室廢水和衛生保健室醫療廢水。 2、廢氣:項目運營期廢氣主要為:實驗室廢氣(實驗使用鹽酸、硝酸、硫酸產生的HCl、NOx、硫酸霧以及*醇取用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食堂廚房炒菜產生的食堂油煙及食堂天然氣燃燒產生的廢氣(顆粒物、NOx和SO2)、汽車進出產生的汽車尾氣、化糞池及垃圾收集點異味。 3、噪聲:營運期噪聲源主要來自風機、水泵等設備噪聲,以及人員活動噪聲、汽車噪聲等。 4、固體廢物:固體廢棄物主要為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實驗室廢物、中和池廢渣、實驗室廢液、化糞池污泥、隔油池廢油和衛生保健室醫療廢棄物等。 | |||||
項目預防及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
一、施工期: 1、廢水:施工廢水采用臨時沉淀池處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作業和施工區域灑水抑塵。 2、廢氣:采取灑水降塵措施,運輸車輛及堆存場地采取覆蓋篷布控制揚塵。 3、噪聲:采取低噪聲設備并定期維護保養、合理布置施工場地、合理安排施工時間,一期工程施工在東側施工場界設置臨時隔聲屏,二期工程施工區域四周設置臨時隔聲屏障。 4、固廢:項目一期開挖的土石方全部回用于項目區回填,二期剩余土石方運至當地城建部門指定地點堆存;建筑垃圾分類收集,回收利用可利用部分,不能回收利用部分送至當地城建部門指定堆放點;生活垃圾利用加蓋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處置。 5、生態環境:將施工區域現有林木作為綠化樹種,以保留區域林木樹種,減少對植被的影響。 二、運行期: 1、廢氣:實驗室廢氣采用專用的通風櫥收集經活性炭吸附處理后經26m高的排氣筒引至專教樓屋頂排放;食堂廚房廢氣經油煙凈化器處理后引至食堂樓頂排放。 2、廢水:食堂廢水經隔油池預處理、實驗廢水經中和池預處理、衛生保健室醫療廢水經消毒池預處理后與其他生活污水一并進入化糞池處理,最終經 (略) (略) ,進入蘭坪縣污水處理廠處理。 3、噪聲:選用低噪聲設備,安裝減震膠墊并加強設備日常檢修和維護,風機、水泵布置于室內;加強車輛出入管理,午休時間應盡量減少或停止高噪聲器材與喇叭的使用等措施。 4、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和化糞池污泥委托環衛部門清運;餐廚垃圾和食堂油脂委托餐廚垃圾經營權的資質單位清運處理;衛生保健室醫療廢物設置醫療廢物暫存間收集后交由當地醫療廢物集中暫存點;中和池廢渣、實驗室廢物、實驗廢液、廢活性炭等危險廢物分類收集暫存在危廢暫存間,委托有資質的危廢處置單位清運處置。 5、分區防滲:項目按分區防控措施分為重點防滲區、一般防滲區和簡單防滲區;危險廢物暫存間、醫療廢物暫存間及中和池,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進行防滲;消毒池、隔油池、化糞池、垃圾房為一般防滲區;除重點防滲區、簡單防滲區外的學校其他區域進行簡單地面硬化。 | |||||
公眾參與情況 | |||||
無 | |||||
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關承諾文件 | 蘭坪縣翠屏街道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全文公開承諾 | ||||
擬審批意見 | |||||
擬審批意見 | 同意審批 | ||||
注:項目基本情況、項目主要環境影響、項目預防及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公眾參與情況、建設單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關承諾文件部分由建設單位填寫。擬審批意見、公眾反饋意見聯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審批機關填寫 |
剩余會員時長將自動延長
掃描添加客服微信
暫無歷史郵箱
使用微信掃一掃關注
“銷邦招標”